千秋巨笔见证峥嵘历史——“美丽中国•湖北国画院学

千秋巨笔见证峥嵘历史——“美丽中国•湖北国画院学

   2012-12-11 17:03:00   浏览数: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张琴琴

       成功美术馆“沿着十八大方向奋勇前进——美丽中国•湖北国画院学术邀请展”参展画家、湖北国画院副院长刘成春的《激情百年武汉》系列,倾注了他十年的心血,以千人精英形象来表现大武汉百年人文景观,以笔墨彰显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展现武汉的个性魅力,体现了他以人为本、朴素与崇高相结合的精神境界。对于如何达到艺术创作的终极目标,他已规划出宏伟蓝图,并已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实施之中。他稳扎稳打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着艺术生命的辉煌。纵观华夏千古史,鄂楚大地人才辈出,而他就是生长在这鄂楚大地上的一颗国画明珠。

刘成春近照

      记者:刘院长您的《激情百年武汉》系列画作,倾注了您十年心血,以千人精英形象来表现大武汉百年人文景观。您能谈谈创作这部系列画作的情况吗?

      刘成春:我从2000年开始创作“激情百年武汉”。开始的时候感触并不深刻,但随着创作、思考的不断深入,感触越来越深。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辛酸史、兴亡史、奋争史,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所进行的奋争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但反映这种奋斗历程的作品实在太少了。
      以一个城市l00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创作主题,这个城市必须具有独特的魅力,才能承载这个题材所包容的内涵。武汉过去的l00年,它的经历极其丰富而独特,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其它国内城市所不能替代的。武汉风雨历程的l00年,是中国现代历史巨大变迁的缩影。
       1900年自立军唐才常从容赴死,揭开了武装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序幕;1903年张之洞书写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率先打开面向西洋的一扇窗;l911年熊秉坤的一声枪响,结束封建帝制;l920年董必武创建共产主义小组,党的一大13名代表,湖北人有5位;I923年林祥谦淌血的胸膛,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l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楼前宋庆龄灿烂的笑容,历史进入了第一次国共合作;I938年武汉会战周恩来冷峻的脸庞,武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心;1958年新工业奠基毛泽东匆匆的脚步;1991年南巡时邓小平充满智慧的话语;l996年世纪三峡论证会李鹏明快睿智的发言;1998年抗洪决战时江泽民发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气概……。所有精英都将最灿烂的瞬间定格于大武汉。以事件作篇,以表现人物为主的创作思路逐渐清晰。“激情百年武汉”画卷将描绘百年武汉历史风云人物1000余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艺术、工商、宗教等各界知名人士。
      在“激情百年武汉”的创作中,肖像群,是我树立的明确的创作核心。我努力追求新的手法,新的视点,新的审美观点。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感人,首先在于她反映真实的历史事件,真实性并不是自然主义的再现,而是要讲究艺术表现的规律,讲究艺术性,讲究形式美感。画幅中,为营造出真实感,我尝试大量的运用历史照片的复印裱贴,书写当时的标语、口号以及时尚语言等文字内容,凸现历史原貌,增强画卷中的历史纵深感。
 

刘成春作品  四尺斗方 价格协商

      记者:人物画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中历来是大系,在创作上也是最具难度的。当代的中国人物画在时代潮流的发展中,既要植根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点。对此您怎样看待?
     
       刘成春:中国画人物画探索从来都是一种过程,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守望什么样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谓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也已经到了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了。但是文化传统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既有其不断生发的活力,也有传统本身惯性所带来的包袱。当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应该守望什么样的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精神、笔墨表现在当代中国画界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学术红线,我们的探索恰恰是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区域文化中的趣味出发,花大力气去体味、感悟,这种精神上的领悟与沉淀使笔墨更多地表现出历史的厚重之感、沧茫之力,而退去了技巧层面的精进与追求 。
      中国在20世纪的大动荡、大变革中,带来了“当随时代的新国画”。在中西碰撞中,中国人物画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也就是徐悲鸿等人以及解放后引进的外国(法、苏、俄)现实主义与古典形态的写实风格。它冲破了固有的封闭体系,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需求和审美意识,使中国画在意象美学的基础上往写实美学方面演进,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国人物画在20世纪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转化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想要真正成为现代形态,任重而道远,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需要国画家们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中国传统人物画在悠悠岁月中经历的不仅仅是山水、花鸟画的排挤,还在一次次与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的碰撞中产生了一种具有坚毅民族特色的风貌。 恢宏的场面像西画,细腻的刻画像文人画,有传统、有笔墨、形神合一、表达有深度的作品,这才应是中国人物画新的面貌。
      现在的画家,包括我自己在内,心态都比较浮躁,尽管我很注意这个问题,但也达不到“出污泥而不染”的地步。我觉得艺术家还是要凭良知画画,因为每幅作品都反映着你自己的水平。
       绘画是人物内心对所处时代生活状态的反应,是直逼灵魂深处的“情感释放”,是宣泄自己喜怒哀乐的“平台”。然而,有人在不清楚、甚而没有深入理解自己“母体文化”的当下,就用绘画这种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当然是很难出现有灵魂有激情的作品。
      我认为中国人物画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把写意的人物画或者水墨的人物画画得很工整。在西画强调结构、强调比例、强调造型的教育影响下,必然产生迎合某种要求的画作,但我还是希望能画出人物的神态、人情与内心世界,希望这个人物是具有抒写性的,而不是描摹性的。
       我们画人物画不要怕人家这样那样的议论,能画重大题材,拿到国外去人家也得承认。有悟性,有严格的造型基础,对笔墨、各种主义都要了解,该吸收的都可以吸收,所有的手法技术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把这些技法用在表现个人的感受上,表现时代精神上。
       画人物画我感觉难度确实是很大,首先,人物画造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写实的造型,写意的造型,怎么结合起来,怎么从生活里直接捕捉塑造形象,而且形象确实很有中国味,确实很现代,我想这是当前摆在我们这一辈人物画家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 。
      

刘成春作品  四尺斗方 价格协商

      记者:您参加过许多大展,也举办过多次个展。在成功美术馆举办的此次展览中,您最想带给金城兰州书画观众们的是什么? 
      刘成春:西部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她的神秘、博大、朴实、厚重是我梦萦魂牵的圣地,我愿用我的作品向金城兰州人民汇报,此行将是我艺术征途中一次很重要的活动,我非常期待。
      刘成春:男,1955年出生于武汉,1983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文学士。现为湖北国画院副院长、湖北中国画研究院秘书长、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获“纪念长征胜利全国美展”一等奖(最高奖)、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湖北省纪念建国55周年美展铜奖 。
       入选“全军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北京炎黄艺术馆,“关东画派中国人物画大展” 、中国美术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艺术展” 、中国抗日胜利纪念馆,“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展” 、中国美术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中国军事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美展”、中国美术馆,“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美协,“湖北省美协成立50周年精品展” 、湖北艺术学院展览馆。
       论文、作品发表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国书画博览》、《美术报》、《湖北日报》专刊,《武汉晨报》整版等核心期刊及重要报刊上。
承担中央党史办、文化部重大历史题材《长征二万五之巾帼英雄》巨幅长卷创作项目、承担湖北省文联一类创作题材《辛亥革命》巨幅作品。(校对:张琴琴)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