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其吉现场创作
行走在书法艺术的广阔殿堂,演绎着充满绚烂色彩的艺术人生――书法家陈其吉为书法艺术而狂热,他为传统艺术而奔走,他在书法艺术的烈火里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在和陈其吉老师的言谈中,我们发现他并没有文人的呆板沉闷,可以用“人如其书”这四个字来形容,陈其吉老师平实而不拘小节,言语朴素而不乏哲理,这也许就是对书法艺术的朴素性最好诠释。

成功美术馆陈其吉老师书法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现场采访陈老师。您几十年浸淫《爨宝子》,精于熟稔,又能汲其它营养变化出新,首先请您给我们讲讲《爨宝子》书体?
陈其吉:《爨宝子》书体来源于晋碑,《爨宝子碑》可以骨骺、茂密、天真、稚拙、谲诡。小爨体书法它具有汉隶的庄重,“一波三折”;又具有唐楷的方正。《爨宝子碑》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故著录家或视为隶书,或写作楷书,都不一致。此碑许多地方还保留着隶书的笔法和体式、如横画多作燕尾等。但更多地方则更近楷体。此碑笔画质拙凝重,主用方笔,不少笔画呈方棱或锐角。字形或大或小,结法紧密但不类型化,变化比较丰富.整个看来显得端严高古,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形容为“端朴若古佛之容。”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中学时习唐楷柳体,汉隶礼器张迁。后广涉欧颜赵二王。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对晋碑小爨浸淫最深,常年临池不辍。老师您为何将《爨宝子》书体作为自己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呢?
陈其吉: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学习唐楷,到高中时代我受一位老师的影响,学习汉隶。后来工作从事的是电影美工,海报之类的宣传工作。80年代参加一些海南职工书法展,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广东分会,那个时候受广东省老书法家秦咢生的影响,开始临摹《爨宝子碑》,88年的时候参加了“师生联展”获得了一等奖,那次对我的鼓励很大。后来,我的“爨宝子”书体作品入展很多次全国各类书法大展,并都获奖。也就一直坚持去研究和学习。
成功美术馆陈其吉老师书法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老师刚刚的小爨作品是以唐诗为内容创作的,在您的书法创作中,您追求什么样的创作审美意境?
陈其吉:平常我的“小爨”作品写唐诗宋词比较多,唐诗宋词在内容上就很有意境。“小爨”书体写起来比较慢,动感很强烈,所以写的时候一定要心静,这样才能‘慢’,书写的时候慢,笔力才能渗透纸背。早期写“爨宝子”书体的人还是有许多比较出名的,我把他们每个人的特点糅合在一起,自然、潇洒、笔法的吸收等等,然后加入我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在我的创作中追求圆、美,当然“拙”的东西我也追求,亦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成功美术馆陈其吉老师书法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作为原海南书协的副主席,请老师您谈谈海南书法的发展情况?
陈其吉:海南是88年从广东分出来的一个小省,以前海南是广东的一个地区,文化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的。海南的书法发展受广东的影响,近年来,海南省书协举办了大量书法展览和书法研讨活动。较有影响的如中南五省(区)书法联展、中新美书法联展、海南省第六届、第七届书法展、海南省第二、三、四届刻字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海南省书法作品展、第一、二届“热带季风”海南省中青年十人书法作品展、 “泛珠三角9+2书法联展”、“中国书法家进万家行动计划”海南行活动等。这些展览,全面反映了我省书法创作的整体实力,展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书法艺术风采。 但是和内地比起来还是差很远。现在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号召,让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来学习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成功美术馆陈其吉老师书法作品 价格:协商
记者:那么,您认为现代书法又要如何去传承?
陈其吉:我个人认为汉字艺术作为一种纯艺术,应该作为一个艺术种类保留下来。“书法陶冶人的情操,也锻炼人的性格,培养人一种安定的心态,写书法临摹需要大量的功夫,没有这种静的心态投入,学不了书法,这是培养人性格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静养心。”对于传统的传承,作为一个书法创作者,只有常临摹,才能体会到历代名家书法的精髓,才能吸收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校对:金石开

陈其吉老师参观成功美术馆书法展

陈其吉老师接受成功书画家网记者采访
陈其吉老师创作中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