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亚丁用花鸟画叙述人文关怀

乔亚丁用花鸟画叙述人文关怀

   2012-02-11 17:26:00   浏览数:
        “作画贵在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敷色浓艳,便自以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可不知者说也。”
赵孟頫的这段话,书画中人想必是耳熟能详,相知有素。乔亚丁先生便是位执古意者。乔先生主攻花鸟,他笔下的花鸟画结构方正匀整,浑穆端庄,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着色浓艳纷呈、明丽沁人。从没骨到双勾,从水墨到重彩,形式其外,实质其内。
      

 

       得心应手,如身使臂,皆在于纯熟之功,稳练之操,粉墨登场如此,笔走龙蛇何尝不然。我与乔先生算一代人,我们那个时代的漫长悠远、旷日遥遥皆在于那个时代人的单纯有足色,质朴无冗杂,那代人的执着顽迂、死心塌地,乃今日信息时代纷繁错节、扑朔迷离景象之不可思议。一场没有什么来头的知识竞赛,能在周日的新华书店门前聚集起半市的读书人,为之讨论甚至争辩得面红耳赤,某幅画中的一个小技法,便能成为美术界历久的话题。乔先生绘画基本功便是在那个时期练就的。当一种枯燥平淡、味同嚼蜡成为一番妙趣横生、津津乐道,还有什么不能回肠荡气、沁人心脾。几十年前田间的劳作场景、市民的生动表情,已然成为乔先生千仓万箱、用之不竭的富矿。
       后来,乔先生专攻了花鸟画,且成绩斐然,有目共睹,他先前的那些死功夫,那套西洋画的体系,多少承接在了传统的曲目,不得而知,但构图造型上的独到,却使之卓尔于众、峥嵘于角。还有他对色彩的感悟,本是大艳大俗的搭配,却能古色古香地雅致,这样的意境竟似词曲的地步。凡词曲皆囿之于曲牌阙韵,李后主李易安、柳三变姜白石,谁敢说他们的情结与白香山杜牧之、温飞卿李义山的情绪相形失色,等而下之。
      

 

       近来,乔先生的画风突变,有攀篱摆脱、蹊径另辟之象,与先前较然不同,迥若二人,使一直关注于他的诸友颇感诧异,但我没有觉得愕然,我知道这一浮表的变化,全自心质的惊蛰。花鸟画的程式,不仅在于梅兰菊竹、翎毛蜂蝶,更在于微忱芹意、神志感受。变化后的这组作品,笔墨华滋、酣畅淋漓,机智灵巧中,把稳持重了些,贞固果敢间,拄笏看山了些。弘一法师出家前的笔体与出家后的解构,南枝北枝、南阮北阮,其中的关涉牵累却是同条共贯、一脉相承,明眼人一看便知。齐白石师从胡沁园前后,画风之蜕不在画艺之提升,正在于诗文之长进。乔先生此次画风之变,当然不能单纯归结为诗文之长进,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与古人毕竟有别。虽如此,诗文长进,画艺长进,以及等等的长进,其惬意却是同样的顺心称愿。求仁总能得仁,求仁的探索却是异常的惨淡困砢、屯蹇役役,一张不成功的画幅,能让他惨厉几日,凉如三秋,岑寂无言,然而一事之求,十年无局,二十年终会有正果,这便是从量到质的变程。
       变法后的画作,依然冠盖相望,繁花似锦,但内质却廓落静谧、萧瑟凄紧了些许。花鸟画表现是乔先生的书面语言,每天伏身案头,那是他在写日记,阴晴圆缺、雨雪风霜,便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颜面。
      

 

       花鸟画是大自然对我们的人文关怀,使你我不至于将季节更叠的目光仅停留在女士们的装饰替换上。牡丹可以不分季节地绽放,葫芦里可能装着也可能不装着,所有的季节,其实都是心在消磨,所有的襟怀,其实都可在某一日空空落落,方寸为清。这让人想起了王维的诗:“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世间早已无王孙,归隐的心绪却从未间断,更早的楚辞中已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句子。画幅中的那一笔表现,虽不是归隐的久留地,却终是念念不忘、拳拳服膺的境域。
       乔亚丁先生是位隐者,隐于市的隐者,在他位于二十六层的画室里,品着他甫自印度游历回的红茶,我们的谈话很投机。冬日的斜阳从这扇窗踱到那扇窗,竟不到一杯茶的功夫。堆满书卷的画室里,案头的色笔还没来得及涮洗,这让人想到了二百多年前的郑板桥知范县时,衙门前长满苔藓的那条甬道,与他乱石铺街的书法,异曲同工,以及无讼的升堂鼓,也一任夕阳抚弄。这是一种别样的宁静,画外的宁静。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