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滋润艺术 以绘画缔造人生——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

用生命滋润艺术 以绘画缔造人生——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

   2013-03-06 15:34:00   浏览数:
用生命滋润艺术 以绘画缔造人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访谈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梁时民近照


    他总是在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画画,这一坚持就是八九年;他把绘画视作安身立命之本,在“一点一拂”中努力构建他的艺术生命意义;他将对时代与生活的关注熔铸于画中,造就了他绘画的艺术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人说,他的作品立足于“道”,虽作花鸟,却有天地之“道”。观他的画总有一种酣畅淋漓从画面中透出来,他画面的多变构成和精妙处理所形成的强烈艺术冲击力和富于大美、强健的气象。他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巴蜀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部国际艺术研究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四川美术馆馆长、四川省花鸟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文联委员梁时民先生。在访谈中记者带你走近梁时民的绘画人生。
 

 

梁时民作品《暖冬》


    记者:梁老师,观您的画,总会被画面“一点一拂”之间透射出的亲和力所感染,“用生命来滋润艺术”这是您对绘画艺术矢志不渝的态度和坚持。您能具体谈谈您的绘画所要构架的生命意义吗?

    梁时民:作为艺术家,艺术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一直以来,在进行绘画艺术创作的同时我又兼任着四川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等行政工作,自己平时的创作时间很有限。我的绘画艺术也只能在白天繁杂的行政事物工作之后进行,为了挤时间常常忙到很晚,凌晨四五点起床再画。

    艺术创作和行政工作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作为一名画家,艺术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绝对不能有半点松懈。我把艺术看作是我的第二生命,是我努力架构并矢志不渝追求的人生,也是我用绘画艺术建构的生命。
 

 

梁时民成名作品《包谷林》


    记者:梁老师,我们知道你的画作《暖冬》是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创作的,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您自己也遭遇了一件对您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在这样的境况下你创作《暖冬》,在作品中融入了怎样的感情?通过作品本身您要表达怎样的一种心情?

    梁时民:《暖冬》这幅作品是参加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拿到了提名奖。在创作时又正值“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恰恰在这个时候我母亲病危住院我一边在医院里照看母亲,一边加紧创作,医院家里两头跑。就在画最后一部分的那一天早晨,我母亲永远离我而去了,所以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对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情感在里头。

    在创作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花鸟画家创作怎样的作品才能将“5.12汶川地震”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四川人民英勇顽强、坚贞不屈的精神和自己对于抗震救灾精神的感受表现出来,同时又能反映较高时代脉搏。

    “5.12汶川地震”对四川人民来说震撼和伤痛都很大,在很短的时间里,上至中央领导下至亿万同胞纷纷赶赴救灾一线,捐钱捐物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作为四川的画家我创作了这幅《暖冬》,一方面是表达万众一心,奋勇顽强的抗震救灾精神;另一方面表达我们四川人民对给予我们帮助的同胞们的感谢。这幅作品以灰雁这种群居的鸟类为题材,整幅画描述了冬日的沼泽滩上,卧着几十只小憩的大雁,它们以各种姿态集聚在一起相偎取暖,眼神充满坚毅和淡定,作品以暖色调为主,格调雅致沉静,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四川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浴火重生,表现四川在重建工作中坚强不屈、重焕生机,山依旧那样美,水依旧那样绿。体现了的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记者:梁老师,有人称您是音乐“发烧友”,据说您吹拉弹唱都会。您觉得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对您的绘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梁时民:是的,我非常喜欢音乐。画面有音乐感,是我追求的一个境界。音乐与绘画一个是听觉艺术,一个是视觉艺术,二者有直接关系。它们的关系就体现在韵律上,在中国古代就有“气韵生动”的画论。绘画中线条、点、干湿、颜色的变化使绘画本身就有了音律感。一幅画中线条起伏的轻重缓急则与音乐节奏的抑扬顿挫遥相呼应。比如乐器里的大提琴的低沉浑厚,相当于国画中的大笔墨;小提琴的欢快相当于流畅的线条。

   绘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要画好画,不但要在绘画技术上有较高的水平,还得有深厚学养功底。要广泛的涉猎哲学、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所谓“功夫在画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画家即是“杂家”,要善于从各个艺术形式汲取营养,艺术创作的灵感才会生生不息。

   记者:当下四川美术界正在大力推介“巴蜀画派”,作为四川重要的画家对于 “巴蜀画派”的发展前景您如何看待?

    梁时民:关于打造“画派”的工作,省里一直比较重视。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全国各个省市都在做推动自己地方特色画派发展的工作,这是我国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体现。

     但是“画派”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我认为一个画派首先要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其次还得有一群本土绘画艺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在这个画派中还得有一些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家产生。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的这个理论体系,还要经得起历史的大浪淘沙,五十年一百年以后还能被后人认同,这个画派才算初具其形。画派的形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也得以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这其中的工作也还很多,需要一代一代巴蜀画家的不懈努力。

    记者:梁老师,您是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又兼任秘书长,您能谈谈四川美协2013年的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和有重大意义的规划吗?

    梁时民:2013年对于四川美协来说是比较繁忙的一年,有几个大的活动要举办。四川美术馆即将建成交付使用,在今年10月正式开馆,在开馆前我们要办几场大型展览。我们计划要将去年四川美协与中美协联合举办的 “大美四川”采风活动在今年进行采风成果展览;还有四川老一辈美术家们长期收集的一些古画也要和观众第一次见面,林林总总活动很多。

    其次还要完成几项大的工作任务。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已启动,我们四川美协也要积极筹备送稿参加此次活动;此外我们还要为明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做好动员、培训和指导协调工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