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联展沈利萍画作《童年》
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
中国人物画的传统是力求将人物性格特,刻画的逼真传神,使之既有形神兼备还能气韵生动。古往今来的画家们,往往通过对描绘对象的眼神、身姿等重要细节的强调,来凸显人物的性格,也通过环境的渲染抒发画家的情感。显然,宁夏书画院副院长、宁夏美协副主席、宁夏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沈利萍的国画人物创作,正是继承了这样的传统。同时她也在对国画传统的深入研究与开掘中,找到了属于自己个性的绘画语言,找到了其寄寓情感的艺术世界。

本次联展沈利萍画作《荷塘秋韵》
就题材而言,沈利萍笔下的人物多以大都以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为创作对象,重视人物眼神、动态、衣着的细节描绘勾勒。往往或眸光流盼、或凝神伫立、或回眸莞尔,通过对眼睛描绘的细微变化,将人物的情感流动和思想变化融汇在线条的流动中,如此次“风韵传神•当代中青年实力人物画家20人双线联展”展出作品《童年》《荷塘秋韵》《十里荷塘》《小花》等。

本次联展沈利萍画作《童年》
《小花》中那似火通红的围巾,可爱的“冲天揪”,粉嘟嘟的小嘴,不无透着少年小姑娘的心思纯洁和人性本真的阳光美好。再如《童年》,画面组合以小姑娘怀里抱着小老虎布偶,以及羊角小辫等。这些看似简单的衣饰布置安排,却也能扣人心弦抓住人性的真善美,将读者的情感和思绪带回到了自己童年。譬如在笔者看来,那画中洋溢着温暖甜美笑容的少女,以其纯真无邪的内心、清澈如水的目光打量着世界,眼中充满希望和顽皮,不正是邻家的大姐姐,亦或者自己儿时的那些玩伴,同桌的那个小姑娘吗?

本次联展沈利萍画作《小花》
沈利萍先生,用带有鲜明童真美好记忆符号的人物形象,为创作对象,为其艺术情思的寄托,我想其所表现既有对童年的无限追思,也是对童真稚子阳光开朗、无邪烂漫的赞美。在画面塑造中,画家抓住了表现对象最为突出的个性加以呈现,将细节放大为焦点的画面处理方式,继承了传统国画人物的审美观念,同时又展现了其鲜明而独特的笔墨语言。再加上那奇妙而丰富的想象,含蓄而又充满深意的画面组合,构成一种倾诉式画语方法,带给观者幽深、神秘、纯朴、真切而诗化的静美境界,唤起人们对生命本真的遐想与思考。
在以绘画塑造人物、表现人物中,沈利萍的艺术创作还不忘融汇人的生活于自然万千、天地世界。将人物放置于荷塘、松柏等环境中,呈现的是其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好的赞叹,是其画作对艺术、生命和宇宙万物的挚爱与感恩。譬如常见的少女与荷花的组合,或恣意渲染、渺茫如海的荷塘世界,或枝枝蔓蔓、秋染荷塘的辽阔天地,或墨色晕染、荷香阵阵的纯净意蕴,其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力较之自然力量的渺小,也是画幅中那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眼中纯净而又充满希望的自然世界。
如笔者前文所言,中国的人物画往往将人物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从而使之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寓意,使之将画家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带到观者面前,这是绘画技法上的传统,也更是审美趋向里传统,是带有东方哲学之美的传统。在沈利萍的笔下,无论是《十里荷塘》《荷塘秋韵》还是《童年》抑或如《秋风春月在怀抱》,荷花的盛开、莲蓬的生长、莲叶的枯黄,都是画中小姑娘眼眸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她们闻到的“雨裛红蕖冉冉香”,也是画家沈利萍眼里的荷塘世界,更是她通过画面带给我们的荷塘景象四季变化的感受。由此而观之,沈利萍先生的人物绘画,必定是的这一传统之妙义了的。
言至此,我想画家沈利萍的绘画审美意趣和画语呈现,也就更加明朗了。其无论在题材上选取笑靥温暖如初阳的小姑娘,还是以黑与白以及线条与块面组合,所诠释的都是自己对历史和生活的特殊感悟,是画家在小女与荷的绘画组合中,领悟到的哲学命题和人生况味。她的画回归生命的本源、人生的本真和万物自然的真谛,在追随自然之春华秋实中,在对眼眸澄澈的少女纯净内心注视中,其艺术生命流转、内心世界的美好,也早已跃然纸上。
画家简介:沈利萍,女,宁夏银川人,1957年3月出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宁夏书画院副院长、宁夏美协副主席,宁夏美协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