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为基 取象赋新——当代山水画家陆天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笔墨为基 取象赋新——当代山水画家陆天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析

   2022-09-02 09:49:39   浏览数:


陆天宁先生作品《春江》

    以传统国画生动的笔之律动、墨之晕染,为建构画面山水、草木等物象的媒材承载;用写生自然的取象获得和主观审美的情致化构成,为立意定景、布象置物而赋新,继而带来了其山水绘画创作上线墨灵动宏大,精神上独与天地往来的山水画语新象。这是笔者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日刊载当代山水画家陆天宁两幅作品时的总体感受。其作品,有如清代笪重光所谓“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般灵活而丰富的传统笔墨画语运用反映,亦有画家于自然写生中体物得神、储像心怀,又站在现代审美立场上情迁入景、意匠经营,从而超脱景物实像束缚的鲜明山水心象反映。

    以这幅《春江》为探究其艺术构成和内美的对象而言,画面中以笔运见筋骨,墨晕为血肉造化的春柳屈折遒婉主干,见粗笔折楞、浓淡相宜、枯润生彩的传统笔墨运构之变。纤笔劲婉、墨色沉着写意的早春随风摇曳柳枝,亦见中锋用笔、长线不散、提按起始、飞逸映带的书写性线态展现,和主次分明、穿插交合、横溢斜出的国画语言布势法则。再有画面远处,江南丘陵的舒缓山势,平沙浅渚的旖旎婉约之景表现上,画家全以滃晕含情的水墨写之,而见平淡天真、大千丰饶的艺象。以水线破淡墨而见峰丘相衔之边际分割,带来的江南远山弥漫情韵;用水势驭墨形,也见水雾蒸腾、烟云朦胧的水乡春景混沌迷蒙。再有块面交合、留白带来的静谧江水,以及短线组构的无人野渡、闲怡渔舟,浓墨写意、疏密点染、抽象造写的春水群鸭、天际飞鸟等等,自然而然就让观者心中生出了“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行白鹭上青天”般的诗情遐想来。

    陆天宁先生的《春江》此作,既有以扎实的国画笔墨语言,为表现画面物象基础构成元素的传统承传体现,但同时又在具体的山水画面艺象的建构上,打破了以皴擦为形态的固有程式束缚,用烘、染、破、积、泼的墨法,及浓、淡、干、湿墨象之变化,构筑水乡江南春江之象。其树的画法也是从“肥沃的传统笔墨土壤上萌发的新芽”,虽与故有的近景草木双勾之法不同,但依然可见最基本的国画语汇律变呈现,及传统山水里远景草木或“没骨”画法的因素。如此也充分反映了画家站在个人的艺术审美视角,立足当下多元的时代审美趋向背景下,尤其是抓住了江南春季江景、依稀烟雨,恍兮惚兮、如梦如幻般的神韵气质,进而赋予了其江南春江之景创作的画语新汇。




陆天宁先生作品《途》

    陆天宁先生这种因人、因时、因景的不同,而赋予艺术创作的全新画面诠释,也还反映在《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期刊载的这幅《途》当中。显而易见《途》所摄之景,是其画艺长期耕耘实践的青藏高原山水人文物象。故而画家在画面图构上,以大面积的浓墨挥写和恣意斑驳的枯笔皴染,带来占据大半画面遥接天际、苍莽浑穆的巍峨连绵远山之象,缥缈纵逸、雾霭隐蔽的山岚云霞之景。浅墨晕淡带来的奔涌大河,与线写粗粝、水墨覆染的碐磳山脚,相接于画面纵向的黄金分割处。浓墨铺染整体造型的逼仄浅谈水岸上,又见藏乡人家的一队牦牛徐徐而来。

    这幅《途》整体的画面语构上,依然可见画家以传统笔墨为基本构成而取象现实山水,带来艺术新景的个性画语呈现。但具体而言,西部山水的旷凉雄浑在其结构、生理本质上,又与前作中江南水乡之景吴侬软语般的气质不同。于是就有了画家笔墨的大开大合之变,浓重沉厚之态,也就有了画家在图示布陈上放大远景,压缩中景、近景,进而在蓬勃的笔墨节奏,强烈的画面对比中,立象迥异于中原山川的西部壮丽山河画面客观对象,及所彰显大气象、大境界的全新阐释。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陆天宁 1957年11月出生于江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6年1月开始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开发中心任职。1986年毕业于江苏省文艺学院,1987年以来长期深入西藏高原,从事宗教艺术的创作与研究。《陆天宁西藏风情画展》曾在瑞典、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国家展出,作品被中国首都博物馆及其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收藏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21 甘肃新思维广告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