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2011年春拍古钱币之环钱

2012-03-12

文章来源:
534次浏览
 
  那些曾作为货币流通的钱币,今天又成了大众竞相追逐的新宠。从几年前还使用的纸币,到几千年前祖先开创的环、刀、布,构成了浩翰、繁褥的钱币世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钱投入。
 
  平尾聚泉是一位在日本及中国都非常有影响力的中国古代钱币收藏家,其收藏的古钱和编著的《昭和泉谱》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早年得自于中国的古钱收藏,今天又重返故国,不乏珍罕之品。
 
  贝本是一种水生贝壳,它以独特的形状、特殊的来源、不多的数量,从远古人类的装饰物发展到人们的财富替代品,从数量较多的自然水生贝,到商周时期的石贝、骨贝、玉贝、铜贝、鎏金铜贝、银贝、金贝,形成了古代贝币系列。中国嘉德春拍钱币专场的木胎包金贝8625元,高于市价。贝币一组二十枚,拍至1955元,低于市价。金壳贝一组两枚,型大体薄量轻,5750元的价格不低。八枚估价500元至3000元的桥形币,可能因光素无饰,流拍。玉鱼,非实用器,应为祭坑冥器,拍到1.61万元,不知为何人竟得。但无论是以钱币衡量或以古玉来论,价格不高。楚国的“郢爰”金币是拍场常青树,价格平稳,此枚重16.09克,拍至4.37万元,高出了自身材质价格的9倍。近期此品种难有惊人的表现。
 
  布币是研究、收藏和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品种,它以悠久的历史,特殊的器型,深厚的文化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近年投资者的蜂涌而入,使布币市场价格大幅上升,现呈休整之态。从今春平尾赞平专场中的“小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大型耸肩尖足空首布”“各型平肩弧裆空首布”“斜肩弧裆空首布”“桥裆布”“圆足布”“锐角布”“方足布”“尖足布”的拍卖价较去年秋拍涨幅有限,其中的珍品市场中尚能寻到,唯“桡比四”背“一傎三傎”楚系小布为近年罕见珍品,估价10万至15万元,拍至11.5万元,确系物超所值,今后应有不俗的表现。
 
  刀币与布类古币的器型、文化、历史方面特点相同外,器型较长易损,使其存量更少。刀币仅有齐系、燕系、赵系和北方少数民族铸制品种。齐系刀币因其相对硕大优美的器型,较多的文字,一直引领近年刀币的涨势,尤其是山东藏家的极力推捧,使齐刀市价迅速突破万元大关。20年前一把品相佳好的“齐法化”三字刀只卖300元,几年前突破万元,现在以每拍卖季一万元的速度稳步上升,2010年秋拍在3.5万元左右,今年春达4.5万元(“齐大刀”三字刀背“土”为4.025万元,“齐大刀”三字刀背“行”为4.37万元),部分精品价格超过5万元(“甘丹白人”直刀一组两枚为5.175万元),个别精品达9.2万元(“齐返邦长大刀”六字刀背“日”)。四字刀“齐之法化”以极美的品相,创下20.7万元的价格,而品相远不如它的另外三件齐四字刀的成交价格总和还未超过它!这大概就是古代钱币品相的魅力吧(2021号“齐之法化”的成交价格2.76万元,2155号和2118号“齐之法化”的成交价格分别是4.6万元和3.68万元)。较罕见的“节墨法化”四字刀,以10.58万元成交,物有所值。1961号五字刀“安阳之法化”以极美品相拍到了20.7万元,另一件2199号“安阳之法化”五字刀品相稍逊,以10.12万元成交。品相之差是价格的决定因素,而比“安阳之法化”存量少的齐五字刀“节墨之法化”因有修或品相欠佳,如2190号、2191号、2194号、2196号、2198号的成交价格分别为8.28万元、4.6万元、5.7万元,流拍和9.43万元。齐刀中最名贵的六字刀“齐返邦长法化”以其在平尾收藏中悠久的传承,极美品相而以149.5万元成交,创齐六字刀的成交纪录。而介于齐、燕两系之间的“坪阳治××”刀币因其罕见,成交价达33.35万元,物有所值。
 
  与之相比,赵刀、燕刀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铸的刀币,虽涨幅不小,但绝对价格不高,日后会和燕系的低档高足布一起有着很大涨幅。原来市场中长期徘徊在百元以下,最普通、最常见的燕铸“安阳”方足布,4枚的成交价在7820元,一枚平均1955元。5枚方足布成交价9200元, 4枚方足布成交5175元。这些常见品种的方足币成交均价在千元以上,与方足布同为燕货布的“明刀”价格尚在低位徘徊。如明刀十五枚成交价5175元,明刀20枚成交价13800元,14枚明刀成交价12650元,三个标的中,每件明刀的平均价格645元,虽与齐“三字刀”价格有近百倍之遥,但已十倍于十年前的价格。
 
  环钱价格近一年异动,普通的“垣”钱环钱已涨至2530元,“共”字环钱游走在万元左右,垣、共各一枚的成交价在1.725万元,“长垣一釿”环钱成交价2.3万元左右,“蔺”字环钱成交价3.45万元,“一少朱”环钱成交价69万元。“半两”钱因面貌众多,存量较多,吸引着大量藏家。此次上拍的三枚半两钱,重量、年代、形制并无特殊之外,分以1.058万元、11.5万元、1.725万元成交,其中,2034号半两成交价11.5万元,高出估价十多倍。为何有此高价,不得而知。
 
  市场中少见的“半寰”圆钱,以9.43万元成交,两枚品相接近的“两甾”圆钱,分以3.45万元和3.68万元成交,物有所值。“文信”圆钱10.35万元成交,物有所值。齐系“益化”“益四化”“益六化”圆钱,分别在3000至5000元左右成交。
 
  与上述这些疯狂的先秦铸币相比,王莽时期铸币显示着贵族风范。几百年来风靡泉坛的金错刀,每枚价格跨上三万元台阶后,涨幅放缓。三枚“一刀平五千”品相中等偏上,成交价还算理想,2044号上的锈蚀被铲过后又有复发迹象,仍以3.45万元成交;2047号有相同毛病,品相略好,以5.52万元成交。若有绝好品相者,成交价应能超过10万元。
 
  契刀五百虽在王莽时期以10:1的比例,即10枚契刀抵一枚一刀平五千之值,但在今天的收藏投资界,早已提高了价格,形成了5:1的格局。2043号契刀五百品相较好,锈蚀较轻,仅字迹模糊,以5750元的成交价不高;2045号字口清晰,锈蚀很轻,1.15万元成交价物超所值;2048号字口模糊,4830元成交价不高;2058号字口深峻清楚,锈蚀较轻,原始铸造的痕迹仍存,4.83万元成交,与2057号一刀平五千的5.75万元成交价相比,凸显出契刀五百的收藏价值,并提前展示出了它的投资取向。
  王莽铸货币十年前仅45元一枚,现在市场已达千元以上,在中国嘉德春拍中,二十六枚品相精美的货布成交价4.6万元,每枚单价1800元左右,又一次展示了古代钱币品相的魅力。
 
  王莽铸钱的另一大珍品集合“六泉十布”与“金错刀”同是收藏者含辛茹苦、孓孓不倦的搜求之物。2049号“幺布二百”品相尚可,锈蚀不重,惜不美观,1.15万元成交价物有所值。2050号“幺布二百”品相尚可,锈蚀略重,器型大于上品,7820元的成交价不高。2051号“幺布三百”锈蚀较重,品相不佳,2.07万元的成交价过高。2052号“中布六百”,品相强于前几品,1.058万元的成交价物有所值,而2053号序布四百,品相锈色尚可,4.025万元的成交价略显偏高。2054号、2055号和2056号次布九百,三者尺寸形制、锈色有很大差距,既非当年一炉所铸,也非今日一地所出,对研究王莽时期铸币和流通有着学术价值,分以1.955万元、8625元、6900元成交,同时也显示出场内竞买者的心态。 “幺泉一十”重燃起了场内激烈的欲火,此钱背锈蚀较重,8280元物有所值。 “幼泉二十”两枚中有一残,但两者品相尚可,7820元物有所值。“中泉三十”字迹清楚,锈蚀轻薄,品相美观,5.75万元成交。“壮泉四十”锈蚀较轻,字迹较浅,4.83万元成交。两者相比,“中泉三十”为品相上佳,2511号“壮泉四十”为藏泉者梦寐以求的名珍。号王莽十布一套明显可看出来源于不同的出土地,勉强凑成一套,虽品相尚可,仅以28.75万元成交。藏者拍到后可将其中“序布四百”“壮布七百”替换另配套,会有更好的回报。
 
  其后的几件王莽十布品相好于前几组,但成交价没有明显的涨升,大概是经过600多件拍品的争夺后,场内的“战士”有点累了。2513号“小布一百”、2514号“幺布二百”、2515号“幼布三百”、2518号“中布六百”、2519号“壮布七百”品相优于2049号至2056号的王莽十布,但多为熟坑,成交价分别是1.38万元、1.61万元、9200元、3450元,与前几件价格略同,尤其是2519号“壮布七百”仅以3450元成交,相当于十年前的价格。难道拍场中的人都睡着了吗?
 
  倒是2516号“一刀平五千”和“契刀五百”拍出了13.8万元的“天价”,“一刀平五千”属熟坑美品,契刀五百属生坑未流通品,但字口还达不到深峻,不知何故令其价格如此之高。
 
  方孔圆钱中,汉、唐、宋、元、明、清诸朝既有常品名品,又有名品中的珍品。旧话“顺天易得,得壹难求”,指唐玄宗时期安禄山、史思明叛军所铸“得壹元宝”,因得壹之语不吉,不久改铸“顺天元宝”,故“得壹元宝”数量较少,“顺天元宝”数量较多,由于这两种钱币铸造精美,以至于李唐王朝掘墓人铸行的钱币倒成了名品,盖过李唐王朝铸行的钱币。场内几件“得壹元宝”“顺天元宝”品相尚佳,2212号“得壹元宝”“顺天元宝”一对13.8万元成交,高出市价数倍。2216号、2217号、2218号均为背星月不同的“顺天元宝”,除2216号流拍外,2217号、2218号“顺天元宝”只拍到三四千元,与2212号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竞拍者的心思难以琢磨。2526号“顺天元宝”品相尚可,拍至1.058万元,看来场内“潜伏”的收藏者真不少。
 
  安禄山、史思明的“得壹、顺天”并没有让其政权顺应天意,反而加速了灭亡。随后在唐末五代割据幽州的刘仁恭也铸“顺天元宝”,行违天意,终被诛灭。刘仁恭所铸“顺天元宝”钱文恶劣,因发现数量极少,价格反而要远高于安史所铸“顺天元宝”,2220号为一枚“顺天元宝”背“千”鎏金钱,以115万元成交,如此之高价,纯粹源于市场存量的稀罕,而非钱币品相姣好或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深厚。
 
  两宋三百年,但两宋钱币占中国古代钱币收藏的半壁江山。品类众多,版别繁杂,造就了许多珍罕名品。北宋“咸平元宝”普品小平常见,现价不过一、二元,但背巨星者少见。2221号“咸平元宝”背巨星小平钱4600元成交,高价缘于钱背上米粒大小的铜疙瘩。另一枚“咸平元宝”背四书者,也缘此拍至2300元(2223号)。而2222号“政和通宝”两枚重和版真书,只因钱文书体的异化,拍至3450元。2224号“至和重宝”折二母钱,因是铸造流通钱币的翻模的母钱,身价由常品的数元拍至7.82万元
  其实,我们现在收藏的、市场流通的,包括古人收藏的所谓“母钱”,大部分被冠以“铁母”“铸母”“母钱”,实则为古时的“铁范铜”钱,或“初铸”钱。它们不仅自身毫无“母钱”特征,就算是“母钱”,如此众多的“母钱”又如何走出历朝历代的官府,混到几百年的流通钱里,反被今天的收藏者们注意并发现出来呢?
 
  2225号“绍圣通宝”隶书小平铁母拍到5.75万元,这枚所谓的铁母,毫无“母钱”应有的规整、深峻及出入模的坡度。当然,这类钱已被钱币收藏界公认为“母钱”。有人高高兴兴的买,有人高高兴兴的卖,供不应求。
 
  2226号崇宁通宝小平钱,因宋徽宗铸折十大钱搜刮民脂民膏,反而铸量很少,版别繁多,以至于当时十枚小平钱当一枚折十大钱的崇宁通宝小平钱已拍至2530元,而一枚普版的折十崇宁通宝市价50元左右。
 
  至和重宝铁钱多,铜钱极少,并多被冠以铁母。2229号被冠以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拍到18.4万元,足见其在泉坛的影响力之大。随后的诸品宋代“铁母”,给我们展示了铁钱模母的风采。2232号“宣和通宝”背陕铁母,拍到3450元;另一品“宣和通宝”背陕铁母流拍。2235号“元丰通宝”折三铁母流拍,2236号“元祐通宝”大字版铁母拍至5.98万元,从锈蚀看,它被古人叠放在其他钱币中,怎能会是铁母呢?2237号“政和通宝”真书铁母拍到5750元。2238号“元丰通宝”铁母与2235号“元丰通宝”铁母流拍。
 
  2239号“绍圣元宝”小平钱不是铁母钱,但存世稀少,拍出了24.15万元,随后的一枚“政和重宝”折三铁母以精美的品相,拍到16.1万元,而十年前它能卖到3000元左右。
 
  崇宁钱是钱币中的常青树,但风头均被“崇宁通宝”掠占,可能是缘于“崇宁通宝”钱文为皇帝所书,“崇宁重宝”钱文为奸臣蔡京所写之故吧!凭心而论,“崇宁通宝”“大观通宝”这两种瘦金书钱币,铁划银勾之态,配以红绿斑澜的锈蚀,确能让观者赏心悦目。加之细分的版别,让众多泉友流连忘返。
 
  2243号“崇宁通宝”大字版试铸铁母5.75万元成交。此钱从外包浆看,应为数年前在江苏长江故道中挖沙所出“崇宁通宝”钱之一。说其量大,是相当的大,能成卡车的拉出一种钱来,是几十年间的第一次,它从刚出现时五元一枚,降到五角一枚,现又升至近十元一枚。此钱即为从中筛选出来,当然还会有更多的品种从中挑出来。这批钱无流通使用痕迹,有的流铜尚在,这为我们正确认知“铁母”有着非常的意义。
 
  有了上述认知,再看其后2245号和2246号两品折三“大观通宝”铁母,对比它们各自的“铁母”特征,就会有新的认识。实际上,2245号流拍,2246号以1.15万元成交。
 
  2247号和2248号为“大观通宝”折三铜钱,前者1380元成交,后者4600元成交。2249号为“大观通宝”折十和折三各两枚,以2875元成交,价格不算贵。因为2250号十三枚“大观通宝”折十拍到了1.725万元,每枚均价1300元。
 
  退居秦淮以南的南宋政权的铸钱没有北宋精美,但仍铸行了许多铁钱,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在拍场上驰骋的“铁母”。以至于我曾产生过一种莫名的错觉:市场中的铁母怎么比铁钱还多呢?当然,这是错觉。因为铁钱的数量确实远远多过“铁母”,只不过人们不会将几块钱一枚的铁钱拿到拍场。
 
  说到“铁线”,令人奇怪的还有辽代铸“统和元宝”铁钱、西夏铸“乾佑元宝”铁钱、金代铸“大定通宝”及“秦和重宝”铁钱,结果相同版别的铜钱都被定义为“铁范铜”,使铜钱价格大打折扣。为什么不把两宋时期铸造的“铁母”也称之为“铁范铜”呢?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江苏觅得一枚元代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折十铁钱,又在千里之外的河北找到一枚铜品八思巴文折十大钱,两者大小、穿廓、钱文结构、钱体薄厚十分相似,颇具“铁母”与铁钱的关系。我认为,它们只是特征相同的铜钱和铁钱,只不过铜铁两钱铸的精细,品相极佳,与“铁母”无关。就像金代铸造的折十“秦和重宝”铜钱,没有使用过的铜钱钱文精细深峻,个个堪比“铁母”,尤其是几年前出现在市场的一批泥坑“秦和重宝”,外表无使用痕,通体褐紫色,有的带五彩光晕,较之拍至2.53万元的2277号“秦和重宝”折十铜钱的品相,有着明显的美感,春拍中的成交价已经接近3万元,而当年刚出现在市场时被误为新仿品,才5元钱一枚。半年内涨过了千元。今天的集泉人以能有一枚五彩包浆的“秦和重宝”为荣,彻底改变了人们对“水坑钱”的认知。
 
  十多年前,一批水坑“乾元重宝”未引起市场重视,价格无明显变化。我曾将30枚外表铜光灿灿的“乾元重宝”叠在一起,手抚之,如握着铜柱,钱与钱之间的缝隙细比毫发。只感其间偶有变化者,取之细看,原为一枚白铜材质,喜从天降!江苏一带的“水坑”崇宁通宝折十铜钱中挑出的“大字版”已出现在这次拍场上。据说,泥坑中的“秦和重宝”亦有版别之分。
 
  元代钱币充满着神秘色彩,以品种繁杂、存量稀少而倍受泉家追捧。现经常能在市场中见到的元中期流行在中原地区的钱币,而元早期和所属察合台、伊利汗国等藩国及丝绸之路沿途同期钱币少有人收藏研究。它们应该有着美好的前景。
 
  目前,市场中的元钱绝对价值高,但涨幅不大,许多元钱近百年间的价格一直很贵,除“至大通宝”小平钱外,已无千元以下的元钱了,连十多年前15元一枚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折十铜钱,现已携手北宋“大观通宝”折十铜钱跃入千元门槛。反而显得当年那些价格很高的“至正通宝”便宜了许多。
 
  2280号“至元通宝”汉文小平铜钱以1725元成交,2281号“至元通宝”蒙文折二铜钱因品相不好,流拍。
 
  2282号“元统通宝”汉文供养小平铜钱以1.15万元成交,虽存量少,但非流通钱,价格偏高。2283号“至正通宝”背蒙文三多铜钱,15年前500元左右,现在拍至2.185万元。
 
  2288号“大元国宝”汉文背龙纹大铜钱13.8万元。2289号“至正通宝”背辰折三、折二小平三枚铜钱,拍到4830元,虽无红斑绿锈,但钱文精美,价格不高。2290号“至正通宝”背“辰”折二铜钱,品相精细,锈色美观,拍到4600元钱。2291号“至正之宝”权钞背壹钱五分,锈蚀较重,9.4万元的价格已属不低。
 
  2292号“至正通宝”背壹两重,1.035万元物超所值。2293号“至正通宝”背“午”折二和小平各一枚,小平铜钱的品相较佳,拍到了1.61万元,反映了内在价值。
 
  元末,农民起义军自行铸造天启、天佑、大义等年号钱,朱元璋的崛起,彻底改变了政治格局,也让今天的钱币收藏者有了更多的乐趣和不解。明代大钱的增多,让收藏者的收藏册增厚,也使钱币收藏之路添了几多高峰。
 
  如果说前面讲了许多是有一定实力的一般投资收藏者们的心爱,那么后几品高值钱币,则是少数顶级投资收藏家的裹中之物。
 
  2032号“一少朱”圆钱,虽无美感,但因曾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其对研究先秦钱币有着重要价值,以69万元成交。
 
  2071号“大唐镇库”铜钱非李渊开国之唐,而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此钱存量稀少,但铸造不精,以71.3万元成交,物以稀为贵。
 
  2220号“顺天元宝”背十鎏金铜钱,为五代幽州刘仁恭父子所铸,因物以稀为贵,拍出了115万元。此币曾以存世罕见被誉为名品之一。近年,全国性的城市改造工程出土了数量不等的刘氏父子所铸钱币,使集泉界有机会目睹到这些铸工粗劣,钱文随意的名品。
 
  2322号和2323号为明末张献忠铸行的银品“西王赏功”和金品“西王赏功”钱,此两种钱为旧时泉界的名品,存世罕见,近年陆续有新品出现,并出现在今年不同拍卖行的拍卖会上。这次银品以55.2万元成交,金品以230万元成交。其价格是否能继续上涨,还要看市场中的流通数量是否继续增多。
 
  2406号清代“乾隆通宝”雕母80.5万元成交,这应是一枚名符其实的“母钱”。它与市场中的诸多“铁母”和“母钱”相比,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母钱”应具备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母钱。
 
  2457号为清代咸丰宝泉局尔宝版当千样钱,74.75万元成交。咸丰大钱当千者不少见,只是近些年不断增加的集藏者沉淀了市场中的筹码,加之版别之差,使其价格暴涨,一枚普通的咸丰当千大钱,市价在数万元左右。此钱被定为样钱,就是用“母钱”铸造的样品,我们将这枚“样钱”与2406号“乾隆通宝”雕母比较,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它对我们正确认知“钱母”“母钱”和“样钱”的真实面貌,有着重要意义。
 
  2501号“齐返邦长法化”六字刀币。这应是古钱币中的真正的“大名誉品”。虽然近年偶有出土,但其悠久的年代,独特的器型,优美的文字,是其他钱币难以比拟的,故市价逐年上升。此枚又是收入《昭和泉谱》的原件,以149.5万元成交,应在意料之中。
 
  纵观近几年的古代钱币市场,温中带火,整体市场中暗流涌动,不时涌现出人意料的热点。带动着整体市场价格一年跨上一个新的平台。或谓炒作,或谓热钱涌入,或谓价值发现,但毋庸置疑,中国古代钱币收藏市场进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低,加上藏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决定了它的一般地位和热闹场面。百万元一把的齐刀给收藏家留着,一般的收藏者几元钱就能买到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钱,或几百元买上一枚燕明刀,千元就可集成一个古钱小系列,这个市场有什么理由不繁荣呢?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2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82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812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88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70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9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111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