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小楷《金刚经》现匡时春拍

2012-03-22

文章来源:
601次浏览
 
 

 
 傅山小楷《金刚经》现匡时春拍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石人等别名)小楷《金刚经》传世鲜有露面。北京匡时春拍“明遗民书画专场”征集到一件傅青主的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年湮世远、精光秀骨,容庚小篆题册耑,邓以蛰为之不惜“米颠据舷”,严群将之与傅山传世名作《百泉帖》并列为“傅书双绝”,往圣先哲无不击节称赞。
 
  谈到傅山书法,人们常常会想到他论书“四宁四毋”的美学观点,想到他那恣肆飞动的狂草。在他的大幅狂草立轴面前,我们会感受到他那金戈铁马、长枪大戟、狂风暴雨般的感情宣泄魅力。其实,傅山不但善草书,同时也善楷书,并且对楷书有许多真知灼见,都能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傅山在《霜红龛书论》中说:“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钟王之不可测也,全得自阿堵。”这里的“阿堵”是俗语“这个”的意思。这句话说钟繇、王羲之楷书之所以写得好,是得自“知篆隶之变”。使用篆隶之法来写楷书。傅山真书细楷即是在楷书中运用篆隶的笔意,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斤铁杖柱地,小字施以重力,气息厚重古朴。
 
  此小楷《金刚经》精严朴素,出于魏晋,制度谨严,格调疏逸隽永,可谓极构。其运笔锋锷内敛,精益求精,结体自然,不事安排,活泼生动。左右结构的字任其宽,写得宽放扁平;上下结构的字任其长,写得伸展瘦长。其笔画方圆并用,自然流畅。竖画较粗,正如他说小楷的“柱笔著纸”一样,力度很强;横画较细,有的微弓,富有弹性。整体上字呈横式,醇厚朴雅,可以明显地看出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的影响。
 
  傅山把观赏者带到了庄严肃穆的清静佛地,听他向我们娓娓动听地朗读佛家经典,同样使我们屏住气息,体会到心灵的震撼。观傅山行草勃勃有生机,而其小楷《金刚经》又如此法精韵雅,善书者时常或能恣肆,或能醇雅,二者兼得,是为不易。
  甲申国变后,傅山出家做了道士,一方面是由于其亦喜欢于老庄,可逃避现实;另一方面亦由于满人之“剃发”。出家为僧未尝不可,但僧人需要剃度,仍然是“剃发”,这是傅山所不愿意的。但傅山虽为道士,对佛教之感情却愈之浓烈。在此后四十年间,傅山结交僧人之广,读抄佛经之多,阐述佛理之精,都是同时代士人少有的。
 
  《傅山与佛教之关系考》一文中考出傅山所结交僧人亦达二、三十人之多。据邓之诚先生《骨董琐记》中《傅青主二十三僧纪略》载,傅山结交当时僧人有达岸、大美、惠聪、达中、石痴、蝶庵、尺木、蕴真、石影、方义、普福、明豁、雪峰、上达、元度、普达、天泽、意空、果真、梦觉等等。一方面不离士人之本色,一方面亦深受僧人之影响。故傅山别号中有自称六持居士、老櫱禅者等。从《霜红龛集》、《傅山全书》及散见的傅山手稿中可以看出,傅山所读过的佛典有《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四分律》、《五灯会元》、法苑珠林》等等。
 
  此册末落“癸卯”年款,为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年,傅山前往河南辉县访问大儒孙奇逢,并请他为母亲撰写墓志铭。孙奇逢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北方学界宗师,亦是著名的明末遗民。两人相见恨晚,志趣相投,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傅山《霜红龛集》卷三十九有一则杂记,这样写道:“顷过共城,见孙钟元先生,真诚谦和,令人诸意全消也。其家门雍穆,有礼有法,吾敬之爱之。”
 
  关于《傅青主先生墨迹小楷金刚经》,《傅山全书》附录五有常赞春《跋傅青主先生书小楷金刚经》,其云:“青主先生沧桑后遯迹黄冠,兼修白业。于《金刚经》,既为评注,而手书经文,世尚传第十二本者。”民国年间也只出版两种,即山西书局本和商务印书馆本。一九九二年上海书店出版的《傅山小楷金刚经》则是依据商务印书馆本翻印的,只是转变了本来青山农黄葆戉题写的封面和有"承裕堂收藏"的扉页。至于其它十本,则不曾面世,着落如何,不得而知。此册傅山小楷《金刚经》应该就是常赞春所说的“十二本”中的一本,极为罕见,弥足珍贵。
 
  本册经李削凡、严群递藏。首尾各钤二人名章与收藏章多方。李削凡乃李桂芳后人,清代著名收藏家,山西晋阳人,与傅山同里。严群(1907-1985)字孟群,福建侯官人。严复侄孙,幼时即甚受严几道先生钟爱,认为可成大器。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执教燕京大学、杭州大学,终身致力于哲学与收藏。
 
  册耑由容庚题。册尾有姜世昌、李削凡、贾克慎、阎国祥、林本象、严群、邓以蛰、吴家琭多家题跋。李削凡在壬子(1912年)的题跋中题到阅读此册的快乐“余尝持奉般若,心苦未静。及初阅此经,而心境顿异寻常。轻旷闲远如游极乐园,一时神兴有难言语形容者。”“佛经不能静余心而忽因先生之书佛经静余心。先生之书能静余心使为佛心。殆有胜于佛经之静余心,使为佛心耶。”直言傅山小楷纳须弥于芥子,乃生佛化身,有目者共见。
 
  林本象在题跋中也赞道傅山小楷殊落不可多得。“李削凡三兄穷搜博导,犹得金刚经墨迹。于年湮世远之余,精光秀骨,透露行间真不朽物也。”足见削凡寻觅此宝物之费心竭力。严群在1941年的跋中也透露出收藏此册的经过:“前有好事者持以求售,犹豫未收。今乃以善价得之寒斋所藏先生小楷三种。”又对此册创作时间缘由作出考释:“癸卯为康熙二年,时先生五十有七岁,是年四月访孙钟元先生于百泉,以手录于书一册。自随旅舍篝灯批照。咸丰间太谷员氏曾以入石。颜曰百泉帖襄友人,某以初得见帖真迹。”将之与傅山创作于同年的传世名作《百泉帖》相提并论,认为“此堪称傅书双绝,可不宝诸。”
 
  邓以蛰先生得观此册,爱不释手,赞其“有钟王之遗风,颜柳之笔力。”“孟群(严群)收罗名人法书甚富,知无出其右者。余借置案头,旷时轶日,犹觉分手不得。”邓先生并借用“米颠据舷”的典故,表达迫切想要据为己有的心情,并且慷慨题盒。吴家琭先生亦作大加誉美“全经首尾一贯,真气弥满,得石刻已可贵,矧为墨迹。”疾呼“孟群先生此册见示,惊为世间玮宝。”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9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7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3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