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起点上的璀璨明珠

2018-11-07

文章来源:人民网|0
1174次浏览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武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的《少年行》描绘了一幅欢快明丽、恣情迈逸的盛唐风情图。诗中繁华热闹的“金市”便是当时唐都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国际化贸易中心——西市。

据史料记载,隋初宇文恺遵隋文帝旨意在汉长安城西南方建大兴城,并在廓城东、西两侧设“都会”“利人”两个贸易市场。至唐初,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两市仍承旧制,因两市分设于城市中轴线朱雀大街东西两侧,依其方位而称“东市”和“西市”。前者经营国内贸易,后者紧邻西去丝绸之路的出口——长安城西开远门,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四方辐辏,商贾云集,成为隋唐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1300多年后,大唐西市博物馆在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上拔地而起,以保护性发掘的方式,再现了绵延千载的西市盛景。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古丝绸之路上唯一的集市类遗址博物馆,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非国有国家一级博物馆。笔者采访了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据她介绍,博物馆馆区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上起商周,下迄明清,以承载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商业文化的西市出土文物为主。

西市遗址繁华留迹

走进大唐西市博物馆一层大厅,被誉为“活的穿越、镇馆之宝”的唐长安西市遗址赫然出现在眼前,无声地述说着千年前大唐西市四面立邸、珍品汇聚的辉煌景象。

历史上的西市面积有1600亩,纵横向各有两条街道,构成九宫格格局。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形容长安城棋盘式的整体布局,而西市也沿用了这种规划方式。西市平面呈井字形,南北约1031米,东西约927米,四面均有围墙门址,围墙内有沿墙平行的街道,内部南北向和东西向各有两条街道,将整个西市划成9个矩形区域。这9个矩形区域均四面临街,便于开展商贸交易。

现存西市遗址主要由东北“十字街”遗址、“石板桥”遗址、道路车辙遗址、店铺房基遗址、排水渠遗址等部分组成,分别以裸露原状和玻璃覆盖两种方式展示。“十字街”北侧有一处东西5.5米、南北1.75米的“石板桥”,由7块石板铺就,石板间有铁卡相互固定,这一技术在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中也有使用。“石板桥”附近路面上还有若干条宽约1.3米的车辙痕迹。经考证,这一宽度与唐皇宫大明宫、兴庆宫石门槛上的车辙宽度相当,体现了唐朝的车同轨制度。“石板桥”东北方向不远处,残存几间房屋墙基,当是旧时西市店铺遗址。

在大唐西市博物馆,千年古迹以最原始真实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展示出先人在交通、排水、建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智慧,还带领观众穿越1300多年的历史烟云,想象当年商旅络绎不绝、游人摩肩接踵、店铺鳞次栉比、货品广集四海的大唐西市盛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从这里走向世界,西域的宝马、香料、风俗由丝路传至中国。大唐西市不仅是繁荣的国际贸易中心,同时也是联通东西文化的枢纽,在世界文明交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商品遗珍工艺精巧

作为国际化贸易市场的西市,这里出土的文物带有浓郁的商业气息和生活气息,也反映出当时工艺的精巧。

博物馆展出两件西市出土的陶扑满,类似于现代人使用的储蓄罐,是一种储钱工具。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已有扑满,在文献中常被称作“缿(xiàng)”。因扑满在实用中具有“满则扑之”的特点,故很少有完整的扑满留存。而这两件罐状陶扑满,罐体饱满,形制完整,顶端均开有一条可放入钱币的狭口,还有一个供插系绳子的小眼,没有使用痕迹,可能是未售出的商品,因其存世量少而倍显珍贵。

2006年,考古人员在西市遗址清理过程中,采集到60枚釉陶丸,除几枚残破外,大部分保存完好。陶丸的胎和釉层均较薄,色彩分黄釉、绿釉,规格有直径2.5厘米和1.5厘米两种。它们与弹珠游戏所使用的实心弹丸不同,腔内中空,摇动时可以感觉到内装有硬核,从而被鉴定为一种珠算工具——“珠算板”上的算珠。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筹算,一般认为珠算萌芽于宋元,至明代才取代筹算成为主要计算方式。西市出土的这些唐代釉陶算珠可称为重大发现,不仅为前人所著《数术记遗》中所提到的“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提供了实物资料,也说明唐代已有简易珠算,开始从筹算向现代珠算过渡。珠算这一当时被认为先进的计算方式在西市出现,是唐代西市商业繁盛的重要标志。

“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陆龟蒙诗《太湖砚》表达了唐代文人对文房四宝之一砚台的珍爱。西市出土的两件十二峰灰陶砚,展现了唐代高超的制砚工艺和雅致的审美情趣。第一方陶砚通高12.5厘米,砚面径13.5厘米,总体造型为山峦形,三足,带盂箕形圆砚。山峦分里外两区环绕于陶砚外沿,高低错落。三足上部和砚首主峰正面各塑有一个高额瞠目、肌肉发达的半蹲力士作负山状。第二方陶砚略小,有残缺,造型与前者相似,但局部特征有明显差异,残足正面饰有堆塑的莲花纹样。这两方陶砚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二峰陶砚”造型相似,体现了古代文人将湖光山色与文房用具结合的审美意趣。

汇通东西文化交融

大唐西市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与丝路主题相关的文物,这些文物多带有东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西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染织图案影响最大的是联珠形式。隋代何稠曾成功仿制波斯金锦线绵,唐代以后这种图案形式被吸收消化,成为兼具中西特色的联珠团窠。馆藏“中窠对马纹织锦”,团窠内为两匹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的写意马,马腹圆圈纹中织汉字“午”,团窠间饰花朵和古波斯文字,充满异域风情。西域文化还为中国染织品带来了新的表现题材。“对格利芬织锦”以两个背向回首的格利芬为团窠内饰,格利芬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兽,鸟首、立耳、狮身、卷尾、带翼。团窠间缀有古波斯文字,具有鲜明的波斯风格。

胡风胡俗还进一步影响到时人的衣食住行。《新唐书·车服志》记“开元中……士女衣胡服”,《新唐书·五行志一》谓“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描述了开元天宝年间胡服盛行的社会潮流。博物馆展示的唐代彩绘釉陶戴笠女骑俑,女俑头戴黑色帷帽,上身内穿窄袖绿色长衫,外套圆领半臂,下着红色长裙,其中窄袖袍服和间裙都是受胡风影响产生的装束。三彩调鸟男立俑,男俑头戴幞头,微向左偏,身着翻领窄袖胡服,腰系带,双手各持一小鸟作调耍状,神态悠闲潇洒。

大唐文化也深刻影响了当时到访的外国友人。唐长安城广迎四方宾朋,来自丝路沿线各国的人口达数万之多。他们的身份主要是使臣、商贾、僧侣、学生、伎艺,也有少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唐代权力机构。展厅里绿釉胡人午狮纹陶扁壶、三彩胡人陶哨、回鹘王子葛啜墓志等文物,不仅反映出盛唐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更是东西方文化深入互动的生动写照。

创新文保促进交流

诠释丝路故事、解读丝路文化、传播丝路精神,大唐西市博物馆以“丝路”为主题构建陈列体系,自2010年开馆以来,已举办近百场弘扬和传承丝路精神的宣教活动,接待海内外观众逾500万人次,不断探索着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新路径。

在常设展览“丝路起点盛世商魂”之外,大唐西市博物馆还设有专题展览“货币中的丝路故事”,以时间为轴、以地域为纬,通过48个古代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枚货币,管窥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面貌,映射出丝绸之路的千年辉煌。

博物馆开发了多种文创产品,如造型独特的王莽“国宝金匮直万”款U盘、“中窠联珠对鸟织锦”图案杯垫、以西市遗址出土陶瓷羊为原型制作的存钱罐等,拉近了文物与大众的距离。此外,还举办了“未成年人跳蚤市场”等社会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体验盛唐商业文化与西商精神。博物馆赋予活动强烈的仪式感,开市前带领孩子们以诚信经营、文明经商为主题进行宣誓,开市时敲开市鼓,闭市时击闭市钲,让孩子们在感悟历史的同时接受诚信教育。

据悉,大唐西市博物馆已与丝路沿线16个国家、22座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不断为促进文化交流增彩添色。20144月,大唐西市博物馆举办的《陕西皮影展》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开展,开创了中国非国有博物馆走出国门办展的先河。20185月,大唐西市博物馆成功引进《欧亚大草原早期游牧民族文化——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这是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首次走进中国,该国国宝级文物“金人”也得以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供国人观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22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241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33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63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03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02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158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405热度

最新文章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生八尺黄河画作赏析

墨彩相济 黄龙怒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郭建平先

从巴彦喀拉山口发源的母亲河——黄河奔腾向东,穿越九省、自治区,由山东

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