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2021-05-25

文章来源:美术报|0
1074次浏览
近些年,国家及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都给予了极大关注、重视和不同程度的扶持,这其中有一支特殊的力量备受瞩目,即让艺术参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从而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的确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而就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总书记的讲话为美术、艺术进一步服务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做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美术、艺术在助力乡村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作用和使命任务,的确可以为乡村蜕变升级、筑建美丽家园带来新的发展视角与思路,提供新的腾飞动力和潜能,不仅能够有效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对弘扬乡土文化、树立文明乡风、活跃乡村文艺氛围、提高村民审美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地方旅游、增加村民收入与提升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有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设计规划时,除了注重“硬件”投入、凸显实用功能外,还要注重“软件”开发,注重其外在形象和内在美感,特别在对待乡村传统美学的传承、人文精神的弘扬、审美功能的彰显等方面,要邀请专业设计师、艺术家一同把关、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在科学合理设计规划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历史资源,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的美的符号和元素融入其中,从而使得整个设计规划更加锦上添花、尽善尽美,更加体现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乡村新风貌。而作为设计师、艺术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专业小圈子里,要以“美”为媒,以“艺”为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乡村振兴等的大舞台、大课题之中,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艺术乡村、乡村艺术的建设贡献才智。譬如,以当地原有景观特征和文化脉络为灵感,通过建筑、雕塑、绘画、摄影、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门类与具体表现手法来融入艺术乡建,进行不同主题的创作;也可以寻找多元文艺形式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现当代艺术与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乡村传统工艺等有机融合、同台共技,来提供更多文艺样本和观感体验,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乡村文化活力,开阔村民审美视野,吸引游客驻足观光。当然,艺术助力贯穿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其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关键在于精准聚焦、精心谋划、精品创作,拒绝胡乱应付、粗制滥造,更要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风气与丑陋现象。

直言不讳地讲,虽然艺术乡村建设近些年称得上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曝光出不少失败的、虎头蛇尾的案例。我们要从中及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特别要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有些地区将其视为政绩工程,太过急于求成,严重脱离乡村实际,打着艺术的名义对乡村进行盲目粗暴地改造与涂抹,甚至推倒重来、整拆整建,以致于出现了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弄虚作假,中看不中用,最终造成乡村发展定位上的错误,以及大量资金资源等的浪费。再比如,有些地区为图省事、搭便车、走捷径,直接拷贝、照搬照抄,走上了千村一面、千篇一律的乡村城镇化路子,没有体现出所在区域应有的优势、特色和价值,没有坚持一村一品、各美其美的正确发展理念等。

毫无疑问,艺术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落实,也必须根植于乡村,真正融入村民生活,符合乡村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最大限度保护村庄肌理完整,保留其质朴风貌、原生文化、传统习俗等的基础上,借助和运用艺术的思维、理念与手段来唤醒、激活、赋能乡村,来增强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同时也要清楚,无论是艺术振兴,还是文化振兴,归根结底都属于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重要一环,绝不能敷衍怠慢。它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也不是设计师、艺术家创作的试验场、试错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将其单纯理解为艺术下乡、文化移植,或简单改造、挂牌成艺术家的写生基地,随便举办几次艺术活动就草草了事,就算大功告成。远没那么简单,也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要深度融合持续发力,并且要负责到底,不能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因此这就要求无论是相关职能部门,还是设计师、艺术家,在进行乡村设计、规划前都要反复考察、潜心研究、严谨设计、充分论证,尤其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而非主观臆断、一意孤行、随便拍板。同时还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朝令夕改,更不能头脑发热,纯粹为了凑热度、赶进度、拼政绩等置村民意愿于不顾,或严重违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致使村民的获得感、满意度大幅下降,以及出现所谓“建设性破坏”“开发式破相”等的违规违法行为,都是不应该,也是不被允许的。

须知,乡村发展经不起折腾,由不得任何单位和个人肆意妄为,它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也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务必要保持其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所以每走一步、每制定一个规划、每设计一张图纸、每开展一个项目等,都要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村民为参与和服务主体,尊重村民意愿,集中村民智慧,汇聚村民力量,而非大包大揽、主客颠倒、强制推行。

(作者为艺术评论家)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69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5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8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6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49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8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77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88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