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艺术研究展”即将开展

2021-05-25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家网|0
1357次浏览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承办单位李可染画院、中国国家画院院庆活动筹备委员会、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美术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开展时间:2021年5月26日(周三)

撤展时间:待公告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一层国风堂

 

为进一步防控疫情及确保展览有序开展,现就《观展须知》公告如下:

1.“李可染艺术研究展”开展日期为2021年5月26日(周三),撤展日期待公告。

2.每日观展时间自上午9:00至下午17:00;

3.“李可染艺术研究展”采用预约方式观展,预约通道(二维码、电话)开启日期自5月25日(周二)上午9:00起;每日仅可对次日观展名额进行预约;

4.扫码预约:可关注“中国国家画院”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下方“观展预约”栏扫描二维码预约观展,每日扫码预约观展人数限制在300人以内,预约名额仅当日有效;每日上午9:00起可扫码就次日观展名额进行预约,约满为止(预约二维码每日上午9:00更新,请随时关注“中国国家画院”微信公众号“观展预约”栏);

5.电话预约:观展人员在60周岁以上(非日常使用智能手机者)可通过电话预约,预约电话为010-68445510,每日电话预约观展人数限制在50人以内,预约名额仅当日有效;每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可致电就次日观展名额进行预约。

6.非预约者无法观展;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时需进行“北京健康宝”本人信息扫码登记;

7.如发现扫码或电话预约通道出现问题,请致电010-68412606咨询。

 

前言

40年前,经国务院和原文化部的倡导支持,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中国画研究院在原中国画创作组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创院元老、首任院长、德艺双馨的李可染先生在成立大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画研究院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应肩负继承和发展中国画传统的重要任务。他强调:人离开生活(客观世界)和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生活和传统是一切知识的根源,也是中国画研究院的两门主要研究对象。

40年来,中国画研究院在党和国家的积极领导与大力扶持下,在几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几代艺术家的辛勤努力,历经变革、励精图治、砥砺前行,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包含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篆刻、理论研究8个专业所,专聘结合、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以创作研究为中心工作,集展览、交流、培训、收藏等功能于一身的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的“国家团队”崭新的面貌和发展格局。

40年来,中国美术事业蓬勃发展,可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百家争鸣。中国国家画院也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为守正创新、传承和发展中国美术,传播中国精神、助力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可染先生常引用牛顿的名言——我之所以能比人看得远些,因我是站在前代巨人的肩头上——来激励后学,他也常说,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接力赛。今天,在中国国家画院建院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又逢党的百年华诞、“十四五”开局之年以及“两个百年”大的时代背景,回顾漫漫来时路,我们必须时时警醒:是否尽到了应尽的使命和责任?能否更好地整理和研究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借鉴吸收和传播前辈们在艺术和学术上的宝贵经验?如何更好地接过前代“巨人”的接力棒,推动中国画创作和理论在新时代更加健康繁荣地发展,由“高原”向“高峰”积极地迈进?这既是中国国家画院建院时的初衷,也是我院创研工作的重要历史任务。

作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位领跑者、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先驱,可染先生一生在创作实践、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他一生倡导以“大天才”下“笨功夫”,“深于思、精于勤”并身体力行之,一生致力于在传统中不断探求变革,在变革中不断发展传统。他始终胸怀国家、胸怀大义,坚信中国艺术会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他重视艺术的总结和“传帮带”,一直主张通过展览或著作等形式,把造诣深厚的艺术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一代,帮助他们在艺术的大道上稳步前进、攀登高峰。今天,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上,我们以展览和文集等形式,再一次集中梳理、总结和研讨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和成功经验,就是希望通过整理和研究对当代中国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将研究成果更多地惠及后学,为当代美术创作补充新肌和新机,同时,也激励画院艺术家以前辈为榜样,跑好后面的接力赛,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进而为中国美术的发展、为文化强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卢禹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52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147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2102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261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407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965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835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5300热度

    最新文章

    苍拙写山雄 清空显江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王建树先生作品赏析

    苍拙写山雄 清空显江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省中国画

    王建树先生是高举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艺术主张大旗的坚定

    2025-07-31

    瓠架满生机 浓浓家园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福建花鸟画家詹黎明先生作品赏析

    瓠架满生机 浓浓家园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福建花鸟画家

    与古人那“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的秋意萧然瓠瓜画作不同,当代青年

    2025-07-31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30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30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解析

    斧劈云壑 墨润万物——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恩钊山水画(《

    师恩钊,以其雄浑苍劲的艺术风骨与深邃悠远的精神追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

    2025-07-30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莽沉雄 亲切灵动——当代著名人物画家杜滋龄先生作品(《西部

    西部山河自然的苍茫与沉雄,边疆生活的亲切与牧场乡民的灵动,这自然与人文在

    2025-07-30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体照物我 丘园幽寂——中国美院张谷旻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于之墨色枯润浓淡而皴染、泼破驭笔的化虚为实画面具象反映和肉身写照里,又见

    2025-07-29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疏简秀挺 形朴意丰——陕西美协名誉主席王西京先生作品(《西部

    画者从于心,故画面上或笔墨或设色或章法,或形象或姿态或神韵,一一罗列而

    2025-07-28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说

    笔墨语言的写意性表达——甘肃美协原副主席张卫平先生画作(《西

    张卫平先生属于有灵性的画家,想法丰富、思路泉涌又变化多端,动手能力强。作

    2025-07-24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秋光满画屏 草木皆乡情——陕西美协理事苏君良先生作品(《西部

    譬如这幅《山乡秋韵》,画家抬高视角仿佛站在山腰处布构物象的画面中,形构

    2025-07-23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高三复习方法与提高复习效率的途径

    2025-07-22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如何抓好尖子生的能力培养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