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成功美术馆馆藏杨延文先生作品《月下行舟》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中西绘画在激荡碰撞和交汇融合中,于之艺术理论和创作方法上,又都产生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审美哲思火花,带了一些契合时象的画构艺术新境。当代著名画家杨延文先生即是于之东西绘画艺术思想交汇融合,以及油画与国画表现语言交融互参,进而开辟鲜明个人风貌的当代画坛卓然大家。其得时代大家吴冠中先生亲炙,所产生的富于现代感、创造性艺术理念影响和扎实的科班学习、训练,及投身国画创作实践里的意蕴境界探索,充满时代意象的自然人文景致画面符号呈现,使之作品在外相语言表现和意趣情志营造的中西合璧中,都成为了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进而使之作品往往于新颖、热烈的墨彩画面表象里,总能映射出意兴情浓又天机盈渥、和谐安逸的中国精神和东方意境来。
譬如2025年“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展出杨延文先生的这幅“墨趣彩韵,意兴情浓”的《月下行舟》。其不循国画勾皴表现语言程式,而融入西画语汇的以墨代彩造像、随形平涂渲染、应物点线象形,既见朦胧月色里,三五成群夜下行舟、川流不息的繁忙船运场景写照;以及浓翠深碧滃晕渲淡、侧锋枯笔破皴,明暗幽蓝、浅绛沉朱簇集点厾,或藏或隐或前或后排布的水岸树木浓荫掩映下,月影清辉笼罩里的粉墙黛瓦、闲逸寂静村居景象呈现。同时也还见其或墨或彩随形不拘的“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面创构中,画家主观运思而写意恣肆、求真取象,所带来的墨彩分明又互渗交融、辉映相彰的律动之韵,赋形传神共写心求真怡然相谐的形神之趣,留白虚景与浓墨重彩写实交映的阴阳絪蕴造境之妙,繁茂而静谧水乡风情与生机蓬勃盎然体照统一的生命意义追寻之真。
艺术是感性的,是画家的直觉反映,是其心灵的映射,恰如《罗丹艺术论》中所言:“艺术就是感情”,杨延文先生这幅《月下行舟》所绘亦是如此。无论是或绯或翠而冷暖相和,又蕴藉自然、神气生动的色彩之运,还是舟行徐缓、月夜静谧、草木蓊翳、民居安闲的景物布陈,亦都是画家给予对象生活最大热情的笔歌墨咏赞美,是画家艺术真象、生命真义探求的情致由衷画图倾诉。
故而,从《月下行舟》所摄物象寄寓象征意义和抒发的“意兴情浓”来看,由之浓郁丰润的绿色渲染层积里,而见树木枝叶繁密所喻示的森森盎然生意移情;由之浓重酣畅的钴蓝、绯红抟染造景中,又见幽谧月夜里犹然澎湃、浪漫的对比反差营景生情倾吐;还有那屋瓦灰白鳞鳞、粉墙雨淋斑驳相映成趣的典型“吴氏”江南民居勾染里,亦见那“小桥流水人家”一般的和谐悠然诗画意境表达;再如月明江清、银辉夜凝而明暗相构的水天世界里,错落远近还有序井然的夜航船运,所反映的熙来攘往时代繁荣景象象征来……再由这幅作品画语赋象、运景造境内蕴的主观审美情致承载视角赏析,杨延文先生这不拘墨彩、线面、布构画语而从心所欲、应意而生的写景造境,益加体现出画家感情强烈、个性鲜明的“怊怅抒怀”所寄来。如那笔锋撒开、有条不紊的枯渴点皴破开那醇厚泼彩,所带来的林木茂密、丛簇郁蔚而形神兼备之象,也见骨力劲挺、血肉丰满而结言端直、意气骏爽的意识流动和主观运思内质反映;还如那墨彩映衬、勾染组合营造的水乡葱茏世界里,“月夜行舟绿水前”“浓荫江村天地间”的水村诗意之景中,越加显现出其山水画面里东方意境,由形象到意象、心象的审美升华里,继而贯穿始终的情绪迸发和精神放怀来。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杨延文(1939年9月—2019年1月9日),生于河北深县,笔名柏树村,堂号铸剑堂,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任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获意大利第五届曼齐亚诺国际美展金牌奖;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4年被授予黄宾虹奖。曾出版作品合集《杨延文中国山水画集》《杨延文近作选》等。2019年1月9日晚8点50分,杨延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