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成功美术馆馆藏于志学先生作品《春风送暖》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从何处寻》一文中,引用诗人艾里略的话说:“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性并使他更为高明的人。”而这种节奏里的“形象”,即如宗白华先生所言“又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其中的“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恰如当代著名“冰雪山水”画家于志学先生在其绘画实践中,所开创的“重叠法”“雪皴法”“泼白法”等,画家这些笔翻新样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即如此,不仅带来了东北雪乡天地自然景致的画语全新节奏反映,亦还在这重叠、皴擦、泼染的画语节奏契象应用中,又为那原本酷寒严峻的冰雪赋予了新的内涵而有了暖意和温度,于之具有冷逸之美的林海雪原家山上注入了浓郁深彻的乡情之寄,亦还突显了北方冰雪景观的莹彻剔透、雄浑壮观韵致。
譬如《西部成功书画家》近日刊载的这幅《春风送暖》冰雪画作,其“雪皴”“泼白”而写的树木枝丫积雪、雾凇、冰挂,又在淡墨随形晕淡和墨白交融的按形求法中,越加可见随类赋形冰雪诸象的体积厚度和飞逸姿态来,也让笔者在审美运思中情不自禁联想起“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一般的诗意情景来。还有“排笔”“光栅”诸法造景的凝冰水面和粼粼倒影,亦在光影明暗、“计白当黑”的辩证统一构成中,愈加透露出因形求意之下寒冬溪河的冷涩凝绝、晶莹剔透典型之质来,亦还带给观者“朔风凛冽冻河床,碧水凝冰透体凉”一样的生动自然写照来。再如冰凌雪相之下,墨重线劲、纤秾曲直又或隐或显勾勒的树木老干和枒槎,长短有致、聚散交合、疏密错结,还以白映之、冰雪烘托而曲婉劲挺、坚贞不屈,而愈见“雪压枝头底,虽低不着泥”似的坚韧不拔精神来。
当然于志学先生冰雪绘画中,由形及意及神而形式统一于内容,还使之“高明”的创构诸法之用不止于此,也还反映在画家立意定景的置陈布构中。如那“泼白”为主而积雪挂冰、纵横披拂的素净树木枝丫,以白代墨而没骨赋形、浑厚饱满的皑皑水岸、零星溪石,乃至或浅灰恣肆或大片留白而虚写造景、空旷置陈的云翳杳渺天际,与之以墨为主又光栅破开画面,而或黑或灰或白疏密井然的结冰溪水之间,对比开张还统构协和的辩证对立构成,愈显东北雪野沃土里雄奇苍莽的天地气象来。再有如近似半圆赋形的弧线雪压枝头景致,环环相扣又错错落落、疏疏密密运布而成的丛枝深幽、气象万千、漏透嶙峋布构,繁简有致、开合参差间犹见冰雪覆盖之下树木枝丫积蓄力量、待时而动的昂扬生命力量来。
尤其是冰雪枝丫丛簇纵深处,橙黄点缀的三五枝上野果,在这积雪覆盖枝头的天然“冰箱”里颤颤巍巍愈加惹人怜爱;还有积雪树冠、雾凇枝干上,或前或后错置停驻的二三野雀,或紧紧依偎或翘首望向画面之外的世界而越加灵动活泼起来。画家以如此富于生机、充满野趣的花鸟景物点景,又赋色增彩而写布置在黑白体和的画面图景里,不仅为之创构的绘画艺术形象赋予了昂扬的神采,也还于这冰天雪地、山河凝绝的画面世界构建上神思远扬、逸兴遐飞,犹还彰显出了大地回春而“春风送暖”的热切期盼和精神寓兴来。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于志学 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冰雪山水画创始人,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