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生活“皴”出辽东山水新貌

2013-02-01

文章来源:
1424次浏览
植根生活“皴”出辽东山水新貌
——年度人物代表孙奇成访谈
 
成功书画家网记者 冯宜玉
 

 

孙奇成作品 四尺整张 价格协商


    他自创的“乱笔皴”为营造中国山水画新意境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他曾为家乡的发展奔走,在不懈的努力中打造了宽甸青山沟等诸多的旅游景点;他是当代中国有突出贡献的艺术家,也是鸭绿江画派的创始人,被社会誉为德、艺、业于一身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作品得到了《人民日报》、《美术报》、《收藏快报》、《艺术市场》、《神州诗书画报》等百余家电视、报刊、杂志的专题介绍,其作品的学术实力和收藏价值得到广大收藏家的青睐和世人的瞩目。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丹东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鸭绿江画院院长、国画年度人物代表孙奇成。
 
 

 

孙奇成在国画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


    记者:孙老师,您的画作多以描绘秋冬景象为主,将辽东边地秋冬两季的风貌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绘画物象季节选择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孙奇成:这主要是因为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造就了东北地区中国画的地域性特性,大多数的东北山水画家都是选择以秋冬两季的物象为绘画主题的。
    至于我的绘画作品以描绘秋冬景象为主,也是这样的原因。在我们东北鸭绿江畔,丹东宽甸天华山,秋季芳菲落尽,枫林漫野,万山红遍,绚丽多彩,百草丰茂,气象万千;冬天荒草覆雪,绿树尤荫,银装素裹,绿江凝结,群山巍峨,绵延归心。秋冬是辽东乃至整个东北最美丽的季节,也是最易入画的时节。我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在长期的采风写生实践中又有了切身的体悟和积淀,所以在我的创作实践中,就将这些景象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了。
 

 

孙奇成作品 四尺整张 价格协商


    记者:老师您独创的乱笔皴“画出了中国山水的新意”,你是否考虑过将这一绘画技法付诸文字理论,出书介绍给书画界的同行和广大的书画观众呢?

     孙奇成:写书的事也一直在考虑之中,有许多绘画界的朋友和青年画家们也曾多次询问这件事,只是因为时间关系一直没有动笔。近期我也在做一些准备,收集资料着手写。
    “乱笔皴”是我在长期的绘画实践过程中,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从自然中获得的。乱笔皴不只是在画草的运用中体现出了特殊的表现力,在山、石、树木的绘画实践中的表现效果也非常好,在南北山水的绘画实践中也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乱笔皴”手法,皴出的山石、流水、房舍、禽畜,有笔触狂放自由,形乱神聚,气脉成章的特点,使画面上的山更加跌宕起伏、雄奇嶙峋,树木更加葱茏润泽、浓郁苍翠,野草更加乱而有序、风貌多姿,成了我自己的绘画艺术的符号、画面构成的标示。
 

 

孙奇成作品 条屏 价格协商


    记者:老师您以边地冬季雪景为题材的作品,常常以灰白为主要画面颜色构成,同时又点缀红色等暖色调,使画面在体现积雪覆盖、银装素裹的辽东边地冬景中又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国画颜色运用上,您能给年亲后辈提一些建议吗?

    孙奇成:我的作品中颜色的运用多源于生活,在长时间的写生中对这些景物有了切身的感受。秋天到了丹东天华山、宽甸青山沟,引入眼帘的是那层层叠叠的红枫林,令人陶醉;冬天白雪皑皑,房屋上、树上、草垛上满是积雪,房檐下的火红的辣椒,春节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和门框上的春联,又为画面增添了生机。这些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物象颜色进入到画中,才更有人情味,才是生活的本味,所以我常常告诫学生,艺术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就是空中楼阁,对于颜色的用运用要从生活中体悟,在创作实践。
    作为艺术家,作为画画的人要能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的写生、创作,不张扬不争宠,以画说话。现在有很多的年青学生,由于年龄、社会环境的关系都略显浮躁,这样不好。绘画要达到一个高的层次,不只是技术上要有一定的水平,还得要在学养、阅历、人文知识上达到一个高度,这些都需要沉淀,要先做人,后作画。
 

 

孙奇成作品 四尺斗方 价格协商


    记者:孙老师,癸巳蛇年春节就要到了。您想对成功美术馆的观众、《当代书画家》的读者以及成功书画家网的书画迷说些什么呢?

    孙奇成:送走壬辰隆冬,迎来癸巳新春。2013年春节即将来临,祝愿成功美术馆的观众、《当代书画家》的读者以及成功书画家网的书画迷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及报社的所有工作人员新春快乐、工作顺利,祝愿2013年我们的书画事业更加繁荣。
    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是当代书画艺术宣传、交流的理想平台,这里有一群年轻、团结又充满活力的书画艺术传播者,你们为当代书画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主动担起了中国书画艺术复兴的责任。希望2013年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乘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的东风,举办更多的书画活动,为广大书画艺术家和书画观众打造更多的书画艺术盛宴,为2013年书画国粹的发展繁荣再添新彩。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58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13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576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11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19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279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22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764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