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三峡情缘 别样山水风情——山水画家余成明访谈

2013-06-17

文章来源:
1655次浏览

       余成明是三峡画派鼻祖岑学恭的弟子,他承袭了老师的三峡之情怀,却有着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余成明的山水画作融进版画的功力,他大胆的运用墨色,形成了三峡画派的另一种风格,因为他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笔下的山水画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余成明笔下的家乡风景更是描画了巴渝地域的奇美景观、山水河道,蕴涵着浓重的巴渝情调、典雅且淳朴的风土人情。他将巴山蜀水的空灵高峻陡峭同陈旧俭朴的吊足楼楔合在一路,既富有超脱俊奇的朦胧美感,又不失保守的浓艳厚重。

余成明接受成功书画家网记者的采访


采访人:汪利利
受访人:余成明
采访地点:兰州成功美术馆

记者:余老师您早期是创作版画的,八十年代,版画热早已褪去,您转画山水,请您谈谈在您的山水创作中版画的创作带给您什么样的影响?

余成明:版画对我后期的山水创作是有影响的。版画它是绘画形式的一种,用刀具或化学药品等在版上刻出或蚀出画面,再复印于纸上。版画的创作,要求非常精确,细腻。它要求的创作技法也是很高的。版画的表现形式是很厚重、厚实而且有力量的,在山水创作中我充分运用版画的留白技巧,使我的作品有一种大气磅礴之势,并呈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

记者:在您的山水画创作中您最在意的是什么?

余成明:最在意的是我的画给别人一种不同与其他的感觉。在写生的时候,我很注重事物对内心的触碰,让我有一种表达的冲动。在我的创作中,我不喜欢重复的景色,并且我的山水用墨色较浓厚,鲜亮。我希望书画爱好者和欣赏者可以从我画作跳跃缠绕的线条中感受得到形于外的澎湃激情和含于内的构思创意。也通过我的笔墨描绘在领略三峡风光和重庆旧城风貌的同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韵味。码头、吊脚楼、沧桑的街道、熟悉又陌生的故事,燃起一代人重拾记忆的冲动。

余成明作品 136cmx68cm  价格协商


记者:您的山水画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风貌,这是否和您的用笔繁重、概括、墨色等有关?

余成明:我的山水画以三峡为题材的居多,在三峡的表现上多取中、近景,通过这样一个透视的画法,使得画面立体而饱满。早期我一直从徐悲鸿、张大千、李文信、岑学恭等一班鸿儒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传承他们优秀的一些东西,像墨色的表现,我深受他们泼墨泼彩画法的影响。当然,我也借鉴西画中绚丽明快的色彩和中国画笔墨情趣相融合,用勾、破、皴、擦、点、染、烘诸技法表现天地的大气于笔端、纸上。在用墨上,墨分五色各执一色,或清墨重泼、或重墨轻泼、或清墨轻泼、或重墨重泼,于无形中泼出有形的山水。通过这样的墨色和色调的融合,使国画表现出一种瞬间的自然感,再加上墨色自我变化效果和颜色、水的相互冲融转化以一种厚重气势的呈现在宣纸上,形成一种特有的风貌。

记者:最后想请老师谈谈,从绘画的开始至今,您个人在国画的创作上有什么样的理解?

余成明:我自幼酷爱书画,我从事书画创作后。因为喜欢,十几年的时间对巴山蜀水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作,我在绘画中总结出了“六法”:一、起转开合;二、乱而不乱;三、笔法苍健;四、墨色新韵;五、传承中外;六、大气和谐。在我的国画创作中,我总是以这“六法”为指导。我个人认为艺术的创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大众喜欢,你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我对于艺术和市场的追求是一样的,画人们喜欢的画。我的画不能是空的,只有形,而没有内在的东西也是不行的。以我的创作来讲,一幅画有结构,有内容,能够打动别人,耐看,能够给欣赏者留下视觉的感受和心灵的撞击就是好的。(校对:张琴琴)

艺术简历

    余成明,重庆江北人,现任徐悲鸿故居重庆市磐溪书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画院院士,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美术创作中心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代表作有《航标》、《山乡集市》、《古镇逢春》《三峡浪》、《山高水长》、《峡江烟云》等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多种报刊发表。近年来,国画作品先后邀赴台湾《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大展》,在韩国参加《1998世界美术大展》,特聘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庆祝建国50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美术书法民间工艺大展。参加1999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城联合主办中国20世中华民族书画长卷在京展出,国画作为精品收入“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之中。2008年,国画《神女峰》在上海世博会展览上获得了银奖。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697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50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62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5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62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323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71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825热度

最新文章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