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寓大吉:“鸡画”在生肖画中有何特殊之处

2017-02-07

文章来源:
2044次浏览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53.6cm 绢本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81.5×53.6cm 绢本

  在绘画中,“鸡”是历代画家乐此不疲的重要题材。至少从宋代开始,便有以“鸡”为主题的绘画流传于世。直到今天,在画家笔下,仍然可以见到各种雄姿英发的“鸡”的形象。就其原因,不外乎在传统文化中,“鸡”承载着很多的吉祥寓意。早在汉代,韩婴便在《韩诗外传》中提出“鸡有五德”之说。所谓“五德”,是指文、武、勇、仁、信:因头戴冠者,所以称为“文”,有“升官”和获取功名之喻;足搏距者,称为“武”,公鸡成为武将的象征;敌在前而敢斗,称为“勇”,如《斗鸡图》即属此例;见食相呼者,称为“仁”;守夜不失时者,称为“信”,俗语有“天鸡报晓天下知”之说。若人能具备此“五德”,便是几近于完人了。所以作为长盛不衰的画题,“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许。当然,“鸡”本身与“吉”谐音,故有“大吉”、“吉祥”之义。现代很多画家如陈大羽等经常便以大公鸡为题创作《大吉图》,就是取其谐音。

  明 吕纪 榴葵绶鸡图 200.8×105cm 绢本  明 吕纪 榴葵绶鸡图 200.8×105cm 绢本

  以“鸡”为题材创作的绘画最早追溯到何时,现在并无明确的年代可考。但从传世画迹中,我们发现,早在南宋时期,就有“鸡画”留存于世。画家李迪的《鸡雏待饲图》作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画两只鸡雏,仰头相望。其画法工整细致,具宋代院体画典型风格。如果说该画是作者随意所绘,任由观者深度阐释的话,到了明清时期的画家,则是画家们直接在画面中传递不同的寓意,使“鸡画”本身无需观者释读而立意自明。如同样是画鸡雏,在晚明画家梁元柱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涵义。梁元柱的《雏鸡图》描绘的是一只雏鸡伫立于山坡上,作打鸣状,其题词画龙点睛:“一鸣惊人者,鸡也,而性善于人,何况未鸣而雏者乎?初音惊人者,几希矣,龙之潜也。吾侪之未识也,亦道是□矣”,以雏鸡而喻潜龙,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谓,显然与干隆题李迪的画大异其趣。在晚清画家居巢的《菊下鸡雏图》中,画的则是母鸡率四只鸡雏在月下觅食,母鸡的仁爱,小鸡的活泼可爱以及一派温馨和谐的画境跃然纸上。

  现代 喻继高 玉兰锦鸡 146×83cm 2001年纸本  现代 喻继高 玉兰锦鸡 146×83cm 2001年纸本

  当然,因鸡有“五德”,故在明清画家笔下,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其中最为画家们青睐的题材便是“五德”之首:文(升官)。最早在明代“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笔下,就出现《加冠图》。他所绘一只大公鸡和鸡冠花,是为“加冠(官)”,以寓升官之意。画面传递的信息简洁明了,披图可见。可惜该画现在已见不到了,但我们从清初没骨花卉名家恽寿平的《仿沈周加冠图》中,可以看到画面的基本情况:一只肥硕的大公鸡立于草地,旁有鸡冠花及寿石、兰竹。恽寿平题诗云:“锦石丛花绛帻明,五云长向彩毫生。凤皇楼下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是为画面的升官寓意加上了注解,立意更明。此诗乃源自明代“吴门画派”另一画家唐寅的《咏鸡诗》:“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其诗歌也有“临摹”之嫌,着实也是一件颇有趣味的事。在清代中期“扬州画派”画家李鱓的《加冠图》中,除描写大公鸡和鸡冠花而外,题词部分则直白地将画意表达出来:“昔人画德禽于罗波奢下,名曰加官图,所以颂士大夫者,至矣。虽有五德,士夫致贵显,好是懿德与不负画家期许之意焉耳”,显然是为了满足受画者的喜好而写。“扬州画派”的大多数画家,都是靠卖画为生,故其画面需要迎合市场,最大限度地传递出画意所在,反映出当时画家们创作绘画的文化语境。不过,在“扬州画派”之外,很多画家并不这样做,他们以绘画语言透露信息,而不加任何题识阐明画题,如比李鱓略晚的张敔在其《雄鸡花卉图》中就只画公鸡与鸡冠花,题识也只署“干隆三十三年春仲芷沅张敔写”,但其画面所表达的“加冠(加官)”之意,仍然是一目了然的。

  现代 黄胄 五鸡 64×66cm 1983年 纸本  现代 黄胄 五鸡 64×66cm 1983年 纸本

  在“五德”中,还有表现“勇”者,以《斗鸡图》最为常见,如晚清画家鲁瀛山的《斗鸡图》就是写两只怒目相视的公鸡竖起羽毛,憋足干劲直捣对方,以表现其见敌应战、威武善斗之性;也有表现“仁”者,如现代画家石鲁的《双食图》则是两只小鸡遇食分享、共享美食,凸显其宅心仁厚的博爱精神;也有表现“信”者,如现代画家徐悲鸿和王羽仪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写公鸡守信报时,从不践约,折射其诚信美德。这些数“德”,虽然是赞颂“鸡”,实则是对人的美好期许,是绘画“成教化助人伦”教育思想的一脉相承。因而相比较其他题材的绘画,其感化与说教的功能似乎要远远高于其艺术性。

  显而易见,在“鸡画”中,因“鸡”的谐音,故多有绘“双鸡(双吉)”者,如“岭南画派”画家高剑父所绘《双鸡图》即是如此。高氏尚在画上抄录唐寅的《咏鸡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预示其吉祥之意。即使只绘一只特立独行的鸡,也会被解读为“大鸡(大吉)”,而鸡与牡丹并列于画中,则有富贵吉祥之意。总之,无论“鸡”与何种题材组合,都会被赋予吉祥之意,这是“鸡画”在生肖画中的特殊之处。

  清 任伯年 牡丹双鸡图 148.5×39.8cm 1891年纸本  清 任伯年 牡丹双鸡图 148.5×39.8cm 1891年纸本

  毫无疑问,这些不同构图、不同组合、不同题词的“鸡画”,是被人为地过度解读。正是这种千篇一律的解读,恰好反映出人们对吉祥的期盼和普遍的审美倾向,是文人绘画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的象征。作为吉祥文化的象征,“鸡画”既受到大众的追捧,更受到文人墨客的激赏,从宋、明、清职业画家如李迪、吕纪、任伯年到明清文人画家沈周、程嘉燧、李鱓等,甚至到近现代的陈师曾、齐白石、徐悲鸿、石鲁、陈大羽等,都创作过无数的“鸡画”。作为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鸡画”的功能性已经超越其艺术价值,是世俗文化在绘画中的呈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鸡画”,也就不难理解其在画史中的比重了。

  (作者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478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42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493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846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165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196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26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655热度

最新文章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密密蓁蓁 郁郁葱葱——陕西画家马继忠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

线勾墨点石峥嵘,笔皴每多密蓊蓊。近浓远淡峰险峻,山川总见郁森森。古人韩拙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