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齐白石的画作

2013-07-05

文章来源:
762次浏览


 
  葡萄难满架,空处补丝瓜

  ——齐白石题画赏析

  文_施焕焕

  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观者往往会有这样一个印象:齐白石的画如此高深又如此通俗,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致又有来自民间的朴素味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不管欣赏者的文化层次还是兴趣爱好有多大差异,总可以在他的画中找到共鸣,这就是贯穿在作品里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齐白石的作品洋溢着朴素的情操、乐观的气概。他通过对生活的捕捉,能把俗升华为雅,特别是题画的点缀,使得他的画有非比寻常的纵深感和丰富感。

  醇厚的民间意识

  齐白石出身于农民家庭,12岁学木匠,成为家乡的雕花名手,这期间也在刻苦学画。到了27岁,他的艺术天才为当地的文人所重视,帮助他拜师,于是和当地一些文人有了往来,因而有机会接触古今山水名作。历史上山水画家对待山水的态度,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凡天下山水都是造物为文人雅士所设,不能为凡夫俗子所赏,山水画家必须涤尽人间烟火气,他们的作品愈是飘逸超脱,其品类愈高;另一类认为山水虽为造物所设,但离不开人间享用,要可观、可游、可居,才算好山水。后者比较接近人情;可是他们认为可观、可游、可居的山水,不一定是凡夫俗子可观、可进、可居的地方。

  齐白石在生活上和士大夫文人有了广泛的接触,但仍始终保持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品质,并且一改文人画只能以梅兰竹菊入画的藩篱,凡日常生活场景皆可入画:“满园蔬菜绕门青”,“家家田舍识蔬香”,最有趣的是这一首:

  删除草木打虚花,却笑平生为口嗟。

  新种葡萄难满架,复将空处补丝瓜。

  这些看来平常的事物到了他手底似乎都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他的作品表现出了民间气派和民族传统的高度统一,画中总是响彻着一种世俗的、生意盎然的愉悦情调,满眼天趣之中透露着对劳动生活的挚爱和信赖,俗中寓雅,雅中见俗。

  浓浓的思乡情怀

  1917年,为避家乡兵匪之乱,齐白石离开家乡,只身赴京;后又因张勋复辟之乱随郭葆生避居天津租界数日,回京后的齐白石以卖画、刻印为生。像许多文人一样,齐白石刚开始“北漂”时,就抑制不住思乡之情,写下了《燕京果盛有怀小园》:“家园尚剩种花地,梨橘葡萄四角多。安得赶山鞭在手,一家草木过黄河。”他画小鸡与葫芦所题写的“昨夜梦还家山所见”更是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感时怀乡,念及家中亲人,愁思百结,手中的画笔成了他宣泄情感的主要工具了。第二年,他在画《石榴》时题:

  庚申夏,故乡大旱。秋八月,天雨时行,石榴始能着花,余还家已十一月矣,其实大不盈盏,越明年灯节后其实始熟,此岂老天有意怜我未归人耶?

  几句话,语浅情浓,饶有诗意。

  齐白石以文人特有的方式,通过题跋记述了过去的一些往事,将情感延伸到了画外。在他的晚年这种乡愁则表现得更为突出,通过书画题跋表述对故乡、亲人的忆念及愈老弥深的赤子之情,作为“寻常百姓人家”的“杏子坞老民”,齐白石时时忆念或歌咏自己中年在家乡半劳动半文艺的生活。如题《竹院围棋图》 :

  阖辟纵横万竹间,且消日月两转闲。

  笑侬尤胜林和靖,除却能棋粪可担。

  对自己既能下棋又能担粪的生活追怀不已。“担粪”这样的事,很难出于文人雅士之口,在齐白石这位民间匠人出身的大画家笔下,却充满生活情趣。

  齐白石60岁时仍怀着赤子之心回忆童年生活:

  儿戏追思常砍竹,星塘屋后路高低。

  而今老子年六十,恍惚昨朝作马骑。 (题《画竹》) 

  92岁画牧牛图,还忆起自己幼时“身系一铃,祖母闻铃声,遂不复倚门矣”,且题诗云:

  祖母闻铃心始欢,也曾总角牧牛还。

  儿孙照样耕春雨,老对犁锄汗满颜。

  儿时所用的工具,成了画家寄托思乡之情的绝好题材。

  在众多的蔬果题材作品中,白菜、冬笋是他的最爱。“白菜之佳无过北地,菌野之美唯有南方”。所以,他在画《白菜冬笋》时题:

  曾文正公云:鸡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宴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宴席真不如也。

  更有甚者,他还在《白菜蘑菇》上题:“南方之菌远胜蘑菇,惜不能还家共老妇喜食也。”齐白石爱画蔬果,但有了这些文字的蔬果,其意义已经超越了绘画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展现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乡情怀。

  独特的艺术主张

  齐白石许多精辟的艺术见解都是通过题跋书画而公诸于世的。对艺术造型的要求,齐白石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91岁题画枇杷云:

  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此九十一岁白石老人旧语。

  如何才能做到“似与不似之间”呢?他64岁时在题画中就有过论述: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这里他提出了形和神的关系。他以自己画虾的经验,证明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他说:“余之画虾已经数变:初只略似,一变逼真,再变色分深淡,此三变也。”我们研究齐白石画虾的几个时期,他的变化的确如此。“初只略似”是他初学别人画虾的方法,“一变逼真”是观察了活生生的虾的结果,“再变色分深淡”是他对虾的观察进一步之后,提高了表现方法,于是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了神似。

  85岁题兰云:“凡作画须脱画家习气,自有独到处。”齐白石认为:“古之画家,有能有识者,敢删去前人窠臼,自成家法,方不为古大雅所羞。”又云:“匠字作画,寡心前人伪本,开口便言宋、元,所画非目所见,形似未真,何况传神?为吾辈以为大惭。”他主张作画要“我行我道,下笔要我有我法。”

  雨过石方润,人闲物不惊。

  池上似有意,出水听吟声。

  这是齐翁题画鱼的诗。前两句一派幽静清凉景象,后两句静中见动。王国维称杜甫的“细雨鱼儿出”有境界,鱼儿出来干什么呢?齐白石独有所悟:佛门有顽石点头、鲤鱼听经的故事,这画上的鱼,却会听诗,成了诗人的知音了。这样的画配这样的诗,意境已经到了画外,也到了诗外。

  鲜明的人世感叹

  齐白石也有些题跋通过画境表现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如题《樊笼八哥》:

  鹦鹉能言自命乖,樊笼无意早安排。

  不须四面张罗网,自有乖言哄下来。

  跋云:“谚云能巧言者,鸟在树上能哄得下来。”这就形象地说明旧社会罗网四布,人心惟危,如不好自为之,就会误入花言巧语的圈套。

  又如题《不倒翁》 :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又有跋语数行:“大儿以为巧物,语余远游时携至长安作模样,供诸小儿之需,不知此物天下无处不有也。”语锋尖锐,直刺旧中国普遍存在的贪官污吏。

  题《白菜》的文字又是另一种态度:

  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何也?

  为普通而价廉的白菜争荣誉,是朴素的生活观和艺术观的表现,也是对普通劳动者的歌颂。

  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生活中的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事物用画笔表现出来,如农人常见的柴筢和算盘,房前屋后的草虫以及河塘中的鱼虾,让人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到艺术的魅力,从寻常事物的品质中挖掘其为人所忽视的精神内涵。

  齐白石曾在作品集的自序中写道:

  予少贫,为牧童及木工,一饱无时而酷好文艺,为之八十余年,今将百岁矣。作画凡数千幅,诗数千首,治印亦千余。国内外竞言齐白石画,予不知其究何所取也。印与诗,则知之者稍稀 ……

  齐白石不甘心仅以画家名世,他感慨当时人们对自己的评判有欠公允。在他自己看来,他在印与诗方面的心力和造诣,是不逊于画的,只是世人“知之者稍稀”罢了。他曾对胡絮青说过:“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这种自我认知最起码可以理解为画家对诗意的重视,由此我们就理解了题跋在齐白石画作中的重要性。题跋生发绘画的意境,升华绘画的内容,大大强化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何加林
何加林

大诗人王维的《山水诀》首句即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显然何加林先

 6件作品 132热度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924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543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7086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7160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731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7514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9951热度

最新文章

云起峰更雄 松茂瀑愈急——中美协理事段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云起峰更雄 松茂瀑愈急——中美协理事段铁先生作品(《西部成功

五代时期的大画家荆浩在他的《笔法记》中,讲了他深入自然而见“洪谷”古松

2025-09-08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

大写意花鸟画,借助于书法的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充分发掘毛笔和宣纸的表现潜

2025-09-03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生作品赏析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

皴笔奇崛苍莽而见山峰如耸、超拔挺立,线写朴拙嶙峋又见崖石纵横、峥嵘碐磳

2025-09-03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秦岭,这条犹如盘踞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龙,以巍峨的身躯横亘东西,成为中华民

2025-09-01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

2025-09-01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