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线造形 生动传神——浅谈徐新平先生人物绘画的审美取向

驭线造形 生动传神——浅谈徐新平先生人物绘画的审美取向

   2020-08-28 18:11:48   浏览数:

徐新平先生画作《牧趣》


    中国的绘画是线条的组织,在线条的流动变化中,所呈现亦是中国绘画最为根本的审美意趣,其曲直跃动、长短媾和、粗细变化既是音乐般的律动,更是如舞蹈般的姿态。徐晋平先生师从陇上著名人物画家李宝峰先生,其所作人物绘画笔墨继承了老师当代人物绘画的融汇中西和线条多变的画面语言,又受幼时连环画及写生速写等艺术元素浸润,简练有力、率意明快。同时以其自幼就熟识的金城兰州市井生活,陇上朴实的百姓百态为母体;在线条、墨块、色彩的衔接构成为画面媒介承载,形成了其地域特征鲜明的画面风格。
 


徐新平先生画作《藏族老人》

    中国画的笔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徐先生的绘画可谓总结提炼出这种笔墨丰富形态,并汲取西画光影的独有造型样式衍生发展,又嫁接融合锻炼成为属于其个性的国画线写基本元素,造形写意而生动传神。如成功美术馆馆藏作品《牧趣》快意、洒落的线条,简明扼要勾画出人物轮廓与骨气,再加上泼染层积的水墨色彩,线条与块面体积相契写出形貌。笔墨线条动静变化中蕴含画家赋予其上的情感力量,或爽利洒脱、或婉转回环、或匀整圆融,期间节奏、速度、刚柔的笔墨情调如琴弦之音、舞蹈之姿,既能呈现人物体积、形态,也更体现了画家对画面对象给予的生命力量和画家笔底流溢的丰沛的情感。背着背篓的两位牧家少女结伴而行,牧羊犬欢快的奔跑,简单的画面语言组成却又饱含鲜活的劳动生活场景和丰富的情绪变化,观之令人心生欢快愉悦的情感共鸣。
 


徐新平先生画作《拉卜楞寺速写》

 

    再如《藏族老人》一作,画家在笔的线写构形之上,又充分发挥水墨的语言形式,墨色的浓、淡、干、枯、笔锋的泼、染、擦、积等等元素的不同组合纷呈,都在特定的画面位置形成鲜明的物象造型。将老人沧桑的脸庞,厚实的藏袍,以及身后负重形成的力量拉伸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画面中,高原藏区艰苦的生活环境,老人身上平凡而又充满故事神秘都仿佛在这一画图中得以彰显。还如《拉卜楞寺速写》一作,画家以速写简练却也精准的造型语言,直观的呈现了画面对象形貌特征,抓住人物行走中瞬间的肢体形态与动作表情,以及人物所处的寺庙环境轮廓,作品可谓形神俱佳。从中亦可见画家对典型人物形象抓取上惊人的形象记忆力,以及驾轻就熟的画面线写语言运用水准。再如成功美术馆馆藏《草原上的歌》《秋》《高原牧歌》等作品亦是如此,画家驾驭满含深情、富于骨气的线写笔墨,将西部人民坚韧乐观的精神,用自己对高原的深切体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传递给观者。
 

徐新平先生画作《清音图》

    这种国画人物中以线造型所呈现的强大艺术张力,丰富的音韵律动,强大的情感寄寓,也还体现在徐新平先生在古典人物的画面造形当中。如《然游图》《游山图》《清音图》《行吟图》等作品,画面线条呈现出的意写性与画中古典人物形象的恬淡自然、纵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高度契合。画家线墨组织中呈现出的趣味性,也暗示着古典人物的性格、骨气;线条的跃动、自由与超象取势所呈现出的画家心物交融和取象得神,值得观者咂摸玩味。
 
徐新平先生画作《行吟图》

    中国绘画线条横向延展为墨块又浓缩为点,笔锋在纸上的轨迹可屈可直,而画家心手相应触击纸面的力量或大或小,线条也或实或虚。这种富于情致化的笔态与体积感的墨象,落于纸上自然情韵生焉!造化万物亦能情融其间,韵律其上。徐先生对于国画人物,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构成元素的丰富艺术蕴藏,而在不同题材、不同形象、不同时代的人物造型上,达到了随形驭线而形神兼备、生动传神艺术境界。
(文\成功美术馆书画艺术评论员 冯宜玉)





画家简介:
 
徐新平,笔名徐唯泰,1962年生,1987年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先后就读于河西学院美术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画院特聘画家、高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徐新平先生画作《草原上的歌》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陇ICP备17005074号陇网文(2016)6819-012号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621号

2018 www.shj888.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