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睿:抽象绘画升值的时间与空间

2012-04-27

文章来源:
815次浏览
       刚刚结束的伦敦佳士得“2012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让2011年整体气氛比较低靡的欧美现当代艺术拍卖多少振奋了一下。
  培根(Francis Bacon)1963年作 Portrait of Henrietta Moraes(165 x 142cm),以2132万英镑成交,合人民币2.11亿元。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一件小油画Small Figure,尺寸仅为22.5 x 33cm,估价150~200万英镑,最终以160万英镑成交。高价成交的还有里希特(GerhardRichter)的作品。这些表现主义和抽象艺术的重要作品高价成交,有带动2012年市场形势回升的迹象。
  其中还有值得关注的一件抽象大师卢齐欧·封塔纳(Lucio Fontana)1967年的红色作品Concetto spaziale, Attese(92 x 73cm),超出估价120万英镑,以205万英镑成交,也是不错的市场成绩。Fontana是空间主义的重要代表,他藉由在画布上的一刀来打破平面绘画空间,打破绘画与雕塑的界线,是现代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
  中国美术自成体系。近代,传统书画引入西方技法的过程,不是线性发展,而是几条创作形式和观念形式的并行穿插。其中,“抽象性”概念进入中国艺术语汇的时间较晚。回头来看,中国20世纪以来的抽象绘画,从老一辈绘画性很强的赵无极、朱德群,到国内观念性比较强的丁乙、余友涵等人,各有自身的风格,但是,如何系统地解读这些作品,中国的藏家还并不掌握。
市场中常常出现年代、色彩、尺寸非常接近,但是价格相去甚远的作品。这是作品本身的因素,还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因素,藏家很难分辨,因此导致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
  用二级市场价格指标反过来教育藏家的美学素养是本末倒置。中国藏家收藏抽象绘画,需要梳理抽象绘画的渊源,看前人已经创作到何种极致程度,并了解当下国际的画廊在“玩”些什么,这样就比较容易找到一个鉴藏抽象艺术的客观标准。
  现在国内出现了一些年轻的抽象艺术家,如王光乐、谢墨凛等,都有非常好的成长趋势,不断挑战抽象的可能性。类似的还有陈文冀、陈彧凡等,但这些中青年“极简主义”(Minimalism)抽象艺术家的作品都还不太被广泛接受,推手都在一二级市场一步步努力地推动。
  欣赏或评判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有核心的几点准则,判断一个具有潜力的艺术家也有一系列基本的条件。首先,艺术家最终展现出来的作品要直接、充分地表达一个“信息”(Message),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要表达清楚语义,所以艺术品实物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观念也常常被称作“艺术语汇”。优秀的艺术作品,会传递出“普世”(Universal)的信息,能够让来自各种不同教育、文化背景,和拥有迥异个人经历的观者都可以读懂,而且信息表达得十分强烈而准确,让人们可以在简单的解释与辅助下非常迅速地捕捉到它想传递的概念。
  《华尔街日报》最近对王光乐和几个年轻艺术家做了报道,可见国际艺术界对中国新兴艺术的关注。王光乐的作品看起来几近没有内容,画面不是单纯的色彩,就是一层层的色条或一片片的色点,绝大多数观者都不解那些色彩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王光乐的“寿漆”系列灵感源于其家乡福建松溪一带老人年迈后为自己的棺木每年一遍遍刷漆的习俗。艺术家画布上一条条的色彩实际隐含的是这个让人唏嘘的习俗——“向死而生”的精神。
  从绘画技法上看,成功的抽象艺术创作要通过色彩和表现形式来实现对时间和空间的营造。这是一件艺术品能够不被历史打倒的关键要素。纵观现当代艺术史,留下名字的重要艺术家都是某种程度上挑战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方式,或颠覆了对它们旧有的思考方式。
  比如抽象大师Fontana,他有出众的雕塑基础,对空间和线的思考不同于一般的平面绘画艺术家。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在各种色彩的画布上刀割出几道狭长,稍有弧度的倾直斜线,也有的作品系列是给作品穿孔。1940年代,他这样一刀刺破单色帆布的创作一下打破了传统的二维绘画空间,挑战了整个西方架上绘画的历史。刀割的狭缝为画面凝聚了非凡的雕塑感,并且打破安静的纯色画面,制造了强烈的紧张感。这是超越画布,让空间以及观众的思考自由发展的天才手段。
  王光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就是覆盖,再覆盖,只用两种或几种颜色一条条刷下来,一条条互相覆盖。但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对时间的堆积。画面在简单的色彩条中,渗透出一种温和而深沉的张力,这是作品在视觉上造就的空间感的张力,也同时与时间的概念链接。作品两侧边缘由颜料堆积形成厚重的一道道纹理,使得画面的边际被延长,作品由于每层之间干燥的速度不一,画面隆起一些不规则的褶皱,是其经历时间的印证。
  在这个高收益的市场化环境中,年轻艺术家的创作还需要时间来历练,尤其是抽象风格,如何把握住个人风格,又继续超越形式,会将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过程中会包含挖掘他的世界顶尖画廊和专业推手的持续栽培和正确引导,一二级市场的稳妥经营和保护,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本身的质地和坚持发现、挑战个人的创作心态。抽象作品在目前的中国当代美术界划界不清,不成体系,这有复杂的文化史渊源,但是,一些年轻抽象画家逐渐受到肯定,一批懂得欣赏的藏家群体正在逐渐形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经过一定时间,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家和爱好者会接受类型更加丰富的作品,也会更加清楚地什么是自己的真正爱好,专注于属于个人的、有系列的收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1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92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4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5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1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