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应再倡骨法用笔

2011-12-19

文章来源:
1020次浏览

 

中国书画应再倡骨法用笔

  当国家经济崛起,奔向“民族复兴”之时,国画发展在文化发展中很重要。是追随西方?还是扬长避短?就国画来说,曾有种种非议。再赘“骨法用笔”,似乎与时代语境不合拍,而且在有些人看来“岂不是太守旧吗?”“骨法用笔”常被称为“笔墨功夫”,这里我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研究心得,说一些感受。

  中国绘画“骨法用笔”已延续1500年。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得到了历代美术家和史论家的肯定,被称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一千多年来,六法犹如一把尺子,衡量着中国绘画的优劣,制衡着中国美术的兴衰存亡。我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到,这六法中,“骨法用笔”对画家影响最大。

  笔者认为,我们祖先主观将自然界设定为由线条组成,在经历了艰辛的磨砺后,确认了追求蕴含力量骨感的线条长、短、粗、细、曲、折变化来表现作品,总称为“骨法用笔”。如同音乐简谱中常用的基本元素“1234567”,可创作跌宕起伏、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亦可创作委婉缠绵的小调。当然,中国画还追求意在笔先、气韵生动等理念。我以为,立意、用笔、气韵应互为共荣,如同音乐中高、低、长、短音在起作用,如同7个音符一样不能分割。现在有些人把“骨法用笔”丢在一边,片面强调“意在笔先”,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稍一观察就会发现,意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过度宣扬意境只会适得其反,美术毕竟以视觉审视为主。讲“骨法用笔”,并不是复古,而是找回我们的价值标准。

  那么中国画为何注重“骨法用笔”呢?本人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所确定的。自然界万事万物凡是生命,力量骨感是它们共同的神态,小草看似柔软,近观叶叶挺拔。一千多年来,历代先贤之所以都认同“骨法用笔”,原因有三:首先是其抓住了自然核心神态特征;其次用柔软的毛笔表现不同质感,方显出东方文化的魅力;其三,毛笔写字虽然每人临写一帖,但各有不同,说明“骨法用笔”也是个人习性表现自然的最佳途径。可以说“骨法用笔”如同音乐“1234567”基本元素一样永不衰老,但是它的变化又是无穷的,这也是我们祖先的高明之处。意境是靠线条来表现的,作品的感染力、技巧、节奏、韵律都同线条的优劣有关。国画产生了两度空间,如远效果整体佳,近效果则笔墨美。线条表现自然,看似主观,其实从宏观上看是科学的,它绵延至今像一座仰之弥高的巨峰,是我们绘画艺术灵魂所在。

  “骨法用笔”也是中国绘画功夫的具体体现。法国银行驻沪总裁甘懿就说,我喜欢你们宋元作品。宋元时期就注重“骨法用笔”,《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世博会期间产生了轰动效应,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试想没有“骨法用笔”,如何支撑这栩栩如生的经典之作?中国书法、京剧、曲艺、棋类、工艺、饮食、武术、建筑等均蕴含功夫,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立身之本。没有唱、念、做、打,还叫京剧吗?背不出几十套棋谱,还叫棋坛高手吗?

  现在许多人对“骨法用笔”持不同意见,我以为主要由这样几方面因素造成:一抛弃,十年动乱,“骨法用笔”被扫入垃圾箱;二失传,近些年,师者理不直气不壮,学者唯恐避之不及;三功夫,“骨法用笔”得来需要功夫,而功夫需要灵性、悟性、才气方可得,反之抛弃“骨法用笔”,可走捷径,皆大欢喜,但失去的是民族精华。

  我要强调的是:“骨法用笔”是中华民族在艺术上的伟大创造,是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艺术规律的宝贵文化财富,我们只有继承这一遗产,才能使中国画的价值以艺术独特性、民族创造性而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聂成文
聂成文

中国的书法艺术,行草隶篆、或碑或帖各有特点。或如草书之“存字之梗概,损隶

 8件作品 400热度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4795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6588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6631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683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710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9380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7965热度

最新文章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

以写为主 清丽纵逸 ——读张雪丹先生两幅大写意花鸟(《西部成

大写意花鸟画,借助于书法的技术手段和审美特征,充分发掘毛笔和宣纸的表现潜

2025-09-03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生作品赏析

山重水复 云逸烟邈——《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陕西画家傅化群先

皴笔奇崛苍莽而见山峰如耸、超拔挺立,线写朴拙嶙峋又见崖石纵横、峥嵘碐磳

2025-09-03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丹青绘尽秦岭色——陕西省美协理事葛建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

秦岭,这条犹如盘踞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龙,以巍峨的身躯横亘东西,成为中华民

2025-09-01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岭上多白云 山水总含情——陕西画家翟晖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清代张惠言《水调歌头》

2025-09-01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先生作品赏析

笔蕴天机 富丽含趣——《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黑龙江画家王俊平

王俊平先生是以漫画闻名的画家,也偶作中国水墨写意画,往往笔写墨染富于天

2025-08-27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浅赏

重彩为笔 山河为卷——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苗重安作品(《西部成

苗重安的作品中蕴含着将中国传统山水转化为具有现代视觉张力的“图腾”,其作

2025-08-26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作品简析

意出工写 清婉娟秀——《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张怀月

或工质或写意的,或古典或现代的,无论什么体裁、何种主题,张怀月女士

2025-08-26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对如何让老师自觉落实二轮复习方案的思考

2025-08-25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备课“ 四思 ”

2025-08-25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以学为先

2025-08-25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赏

深情致敬自然美——大力先生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欣

“一生画兰,半世画竹”画竹必是成竹在胸之人才可为之的事业,而成竹在

2025-08-25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高效课堂在“ 争吵 ”中成长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