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吉图二 136cmx68cm 面议或协商
本报讯(记者 汪利利) “2011—2012中国当代最具学术实力与收藏价值书画家年度人物精品展”在成功美术馆火热展览中。2月17日,成功美术馆为您推出河北画家“黄耿辛画家日”。黄耿辛的花鸟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寻求创新突破,他的笔墨淋漓,意境深远,画风清新、简约灵气。许多作品充满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悠长。
采访者:汪利利
被采访者:黄耿辛
采访日期:2012年2月12日

不要人夸好颜色 68cmx68cm 面议或协商
记者:黄老师谈谈当下的艺术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黄耿辛:现在的艺术市场应该是好的,因为人们的空余资金很多。但是市场上假的东西很多,高仿的东西也很多,他们的仿制高到一种连画家本人也分辨不出的境地。收藏家的顾虑就是“假”另外一点就是艺术市场的不可预测性,书画艺术的鉴赏很困难。现在假的艺术都形成一种产业了,所以形成了收藏家望而却步、隔岸观火。现在的艺术市场主要集中在:投资(对书画的投资)、礼品市场、收藏这三大类,而礼品市场远远大于收藏市场。艺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几年中国的书画市场大大的改善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社会需求提升了,许多的老板要通过艺术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显示自己的身份。所以对文化的重视也就越来越大了。总的来说现在的市场不管规范不规范,都是向着繁荣的方向发展的。

春江 68cmx68cm 面议或协商
记者:都说花鸟很难画,那么在老师的花鸟世界中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黄耿辛:花鸟画,从整个脉络上去看,读懂花鸟在传统发展进程中随时代的一种突破。贴近生活。在艺术世界里,要创作出好的书画作品,就要对生活多体会,多探索。
花鸟画创作过程中的诗境并非追求而来,是长期对自然、社会、人生、感悟对话后的升华。是知识、经历、阅历、阵痛、沉淀、反刍、发酵之后的喷发与流露,诗境是诗和画的和谐融合,是为艺术赋予多彩生命的象征,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解释得已再明白不过。诗情画意把作者与观众共同带入到一个云中漫步,神与物游的绝佳境界。所谓“追求”画中诗境实则是瞒天过海、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招摇过市而已。好作品诗境的产生有时是在一瞬间感悟到的,有的是在多年修炼中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生发的。这种创作过程很难说清楚。
花鸟的世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世界,和人一样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所以花鸟世界可以给人一种亲近、悠远的静谧,这就是传统的一种学习,一种对生命的感悟。80年代,花鸟画开始有生命,有感情的注入,这就需要从深层次的去了解花鸟。造型上花鸟和山水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创作中向山水画去学习,形成山水、花鸟的相互学习。当然这样的花鸟还是不丰富的,向西方学习他们的技法和方法,去更好的表现中国的传统艺术。

大吉图一 68cmx68cm 面议或协商
记者:请老师谈谈您从传统绘画到创新这个过程?
黄耿辛:我初学人物,素描、速写,那时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国画人物画也多次参加画展并出版。后受到邢台画家白寿章、北京画家王雪涛、天津画家孙其峰的影响,逐渐学画花鸟画,第六届全国美展我的作品《梨园小景》(合郭明堂合作)入选并在《美术》杂志发表让我感到振奋。这是我以全新的艺术语言用花鸟画表现实生活的尝试。之后我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各门类的艺术大师,在自己的脑袋突然变大到又逐渐转向平静的同时,我不自觉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艺术观念、艺术修养、综合技法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创作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很强,对于传统我们一直要坚持传承和创新。实际上一个画家好不好,不在于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的作品,他有好的作品,让人们去记住的是作品。从学习国画开始,我们一直在传统的文化艺术里游弋,吸收跟多古人的好的东西,在时代发展中加以运用形成现有的具有时代精神的画作。这就是一种过程。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