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有大美——黄名芊的大漠系列中国画

2012-02-22

文章来源:
457次浏览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唐人的诗句,描绘了浩瀚无际沙漠的奇特景象,引发我们诗意无限的想象和审美境界的探寻。我们不禁感叹;这是古代诗人诗中的“画”,倘若我们能看到画家笔下的画,那又充满多少画中的“诗”!
       

 

        黄名芊先生的大漠系列中国画满足了我们艺术审美的需要。他创作的《大漠沧桑》、《大漠大夜》、《大漠无垠》、《瀚海朝暾》、《岑参诗意》、《王维诗意》等作品,宛如一道壮阔奇丽的大漠风景线,呈现在我们审美的视域,令人由不得击节赞赏:真乃是“画中有诗”!
       诗与画是一对艺术的亲姐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实际是讲“诗情与画意”的关系。“诗中有画”,暂且不论,这里公从“画中有诗”论及黄名芊先生的大漠系列中国画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黄名芊大漠中国画的“画中有诗”,最重要的是有画家自己独特的审美诗情,这种审美诗情是旷达的,是博大的,是宏丽的,没有古诗中充塞的那般荒凉、死寂、怨愤的气息。从美学的层面来说,黄名芊的大漠画呈现的不是凄冷美,而是壮润美。作品给人情感带来更多的是高亢和振奋,而不是惊惧和威慑。这种审美情态和审美感受的变化,原因则在于作为审美创作主体的画家审美心态具有了当代性的品格: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文化思想取代了农耕畜牧经济社会的文化思想。
       如果说创作理念和审美心态影响了作品,那么,黄名芊的大漠画具体表现出哪些创作的新因素和新特点呢?下面不妨作一概略分析。
       首先,黄名芊大漠系列中国画向我们揭示了“大漠有大美”的审美认知价值。这是其作品整体审美价值的一个突出表现。在古人的诗歌、文学、戏剧等作品里,读者看到的大漠多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乱石走”,“黄沙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的令人生畏可怕的景象,大漠几等于死亡,哪有“大美”可言!黄名芊的大漠画则不然,庄子说的“天地有大美”,在天地之中的大漠自然呈现出其“大美”。我认为,这既是整个自然界固有自然美属性的体现,更是画家当代社会时代情感对大漠自然的融入,是画家对大漠自然人文精神的倾注,也是21世纪人类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给以特别人文关怀的表现。尽管浩瀚的大漠有与大类对抗的一面,但人类凭其智慧可以不断消解与大漠的对抗而变为利用、亲和,使大漠彰显出大美。所以,我读黄名芊的大漠系列画,对其体现的审美认知价值是十分看重的。
      

 

       其次,黄名芊大漠系列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转换的艺术效应。我以为,这是黄名芊大漠画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有较强形式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笔的细腻转换出大漠的粗犷;2.以诗情的柔性转换出大漠的刚性;3.用墨、色的点转换出大漠旷达的面;4.以小景物转换出大漠深邃的境界;5.用跳荡的节奏转换出大漠的历史时空。作品《清秋》、《月牙泉》、《大漠无垠》、《悠悠岁月》、《大漠沧桑》等均彰显出这方面转换的艺术效应。
       又次,黄名芊大漠系列中国画构图、章法不拘一格的变化之美。我们都有这样的审美经验;同一系列作品最忌构图、章法的单一、板滞和雷同的诟病。可是黄名芊的大漠系列画却能极尽变化,既有竖向构图,又有横向构图;既有正有方,又破正破方,各有形体态势;或以环抱之状,或建团块之体,或以云气相断,或用树景引招,主次相谐,开合相望,依其形意,顺势而成,变化统一,气机条畅。如《驼铃声声夕阳》、《汉晋遗珍——楼兰》、《漠野高秋》、《岑参诗意》等作品。
       再次,黄名芊大漠系列中国画创出的“以点成象,抒写大漠”的显明特点。传统中国画多以用“线”,用“点”多起烘托、点缀作用,始终没有像“线”那样直接作为中国画造型主体手法而加以运用。而黄名芊的大漠画,一改大笔横扫,均用“点”来表现大漠的物质层面,收到成功的视觉效果。如进一层具体分析,黄名芊是采用“墨点”和“色点”并用的方法,一则使墨点与色点谐调统一,二则使画面颜色透明而沉着,“点”的特色更为突出,层次更为丰富。加上对“点”的浓、淡把握和光色的巧妙运用,在积“点”、扩“点”、聚“点”成象时较好地用明暗色彩关系透视出大漠的物性质感,产生出大漠的气势和大漠的韵律。
       潘天寿先生曾精辟地指出:“线由点连续而成,而由点扩展而得,所谓积成线,扩点成面是也。”“故点为一线一而之母”。(《听天阁画谈随笔》)黄名芊的大漠系列中国画首创“以点成象”的大漠画法,无疑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我想。黄名芊先生仍在继续他成功的探索之路。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02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508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025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81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69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85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357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318热度

最新文章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