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的天空,清鲜的空气,山峦逶迤,溪流低吟,满目绿色。山坡的羊群,像是绿毯上绣着的朵朵白莲,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涤去了世间的尘俗,让你想久立四望,又想身临其境。这一纯洁、宁静的世界,就是王居龙对巴林风光的观察和描摹。它融入了画家自身的感受和理解,并以写实的笔触再现了巴林草原景象,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让人产
生如初见“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亲切和感动。

王居龙的作品,既有大面积的平涂又有细微处的色调晕染,有的画面在层层叠叠的描绘中滋润细腻而不留笔痕。他注重光影转换和立体感的塑造,把细节融入整体的大关系之中,体现了物象与空间的和谐,自然又真实。画家有很强的画面驾驭功力。如《磨盘》,在颜料稀薄处却能看出画布的纹路,画面有着质地的美。作品稀薄处的透明性,浓厚处的遮盖力,无论是薄涂或厚涂、刷、刮、擦等技法都赋予变化。他用豪放的笔触与刀法驾驭了雄浑有力的明暗,有强烈的立体感,呈现出丰富美妙的色彩效果。时而粗犷,时而细腻的技法把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和他自身的激情充分表现出来。他的每一幅作品,每一笔每一刀都有着深入的思考,笔触与刀法的虚实、轻重、断连、行涩等都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表现了自然和主体生命的律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是在运用不同的笔触与刀法来捕捉草原、天空、羊群、土路、农家等事物的本质,层次丰富而又透气,总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自然与主体的内在节奏。
“如果说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那么色彩就是油画的生命”。王居龙的作品, 色形变化极有韵味,在写实的作品里尽显色彩之浪漫。他用色彩塑造形体结构,用单一相近的色块和准确的笔触寻找色彩与形体关系,以色彩强调和加强了物体的体质感,因而画面中的浪漫的色彩具有着强烈的说服力。《牧歌》以绿调做大面积的铺垫,来表现大草原的辽阔及植被的繁茂,左下角一块用黄褐色表现的洼地,又加以一丝绿色表现的清澈的水沟,右边一小块褐色的湿地,全幅构图利用色彩的变化表现了主观造型的随意性和自由性,颜色和谐,画面生动。一只只神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群羊,还有一只忠诚的牧羊犬,画家都是利用各种技法来表现,它们在一丝蓝色的天空及大面积的绿色映衬下,显得分外明快、逼真。远处依稀可见的几棵大树,一个隐隐可见同样是用褐色表现的,似抱着马头琴的牧歌人,给画面平添了生机盎然之趣,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想及强烈的难以抑制的对大自然的向往。
他对画面空间的处理,是通过透视、明暗、色彩的冷暖、笔触与刀法的强弱、线条的疏密对比来表现的。他注重表现空间和层次,通过节奏的强弱对比,作品有强烈的空间感。《牧归》《绿草如茵》等作品,景物有实、有虚,有浓、有淡,不但表现出画面的情趣,更增强了空间感。他在远山、近水、天空、草地、晨曦、落日等空间层次的准确表现中,近、中、远的景物层次十分清晰,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底,高超的运用色彩、肌理等能力。画面中个性的表现,内在的真挚情感,令人产生极强的美感。塞尚说,“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王居龙有着熟练驾驭色彩、空间、构图、肌理等多项造型因素的能力,处理表现语言关系的精湛技艺,使作品产生的效果表达出了油画的灵魂。

王居龙油画作品的题材涉猎广泛,不仅在风景画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人物画也很有特色。清晰准确的人物形象,有鲜明的写实特色,很细腻地把生活中的人物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的饱满更显示出其娴熟的创作技巧。他执着奋进,在自己的绘画空间里创造着更为丰富,魅力无穷的油画表现语言。幅幅作品无不体现着画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更融入着他的真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王居龙是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年轻画家,凭借着他丰厚的文化底蕴,真挚的创作激情,以及对绘画特有的敏锐,他的油画艺术表现力已日趋完善,更具魅力。年轻的他正处在艺术创作的佳期,作品有着较高的审美意味,具有收藏与投资价值。
(文/梅 子)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