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锦龙作品 68cmx68cm 价格:5000元
一直不明白人物画家赵锦龙先生为什么要选择那样一种题材,高阁,深院,芭蕉,仕女,青花,团扇……而且形象有些古怪。后来才慢慢明白,锦龙先生正是从这些题材中实现他的率性表达。画面的经营,水墨的淋漓,主题的凹现正是从这些看似柔丽纤细的馆阁仕女中升华出来的。
都市的钢铁水泥占据了村落和森林,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无暇去顾及心灵的宁静与生长,琴筝管弦弹奏的云水清音被电子乐所代替。物质的喧嚣,生活的忙碌随之带来的是精神的苍白。画家赵锦龙的画,正是用这古典的高阁,深院,芭蕉,仕女,青花,团扇……来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复苏和欣赏。
他从陈老莲的人物画中出发,继承了形象的高古、怪诞变形,又自成一貌,人物面部形象是从古代壁画和菩萨像中提炼而来,却又不同于古,面庞丰腴,着装又极其简练,类似一种宋时妆扮。这样就构成了画家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人物形象。
衬景极其简括,却非常典雅,用笔看似简单随意,却有深刻的传统功底。构图随意自然多变而多变,似有现代艺术的风貌,水墨淡淡的渲染与肆意的铺陈结合起来,加上较多的留白反而成了一种苍凉。

赵锦龙作品 136cmx68cm 价格:10000元
淡淡的,洋溢着悲情,哀却不伤;柔丽的,弥漫着感性,却有风骨。这就是一种诗性的表达。看他的画,令人想起旧时庭院里幽闭的女性,叹青春虚度,嘉华空逝,只好在琴铮雅韵,芭蕉残月,古卷孤灯中打发岁月。“天地之性”在于自由旷达,“气质人性”却因时代的局限被压抑,美乎?悲乎?诸般情韵都赴流年碎影,繁华遍地也许是孤魂,聆听岁月华丽的转身,也许吐出的是一串苍凉的尾音。比如《春花秋月等闲度》《春风相遇不知年》就归于此类,而他又从描绘垂杨小院,画阁朱廊,仕女徐行,琴筝雅韵,粉彩青花,清窗几案中表达一种中和之美,表达佛理中那种“隐忍”“超脱”的境界。《时有落花至 远闻流水香》、比如《闻风坐相悦》《细雨闲开卷 微风独弄琴》。超然于人生的悲剧之外,乐在纤云流水间。
垂杨小院,画阁朱廊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从一个方面承载着中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那种闲情逸韵,人文情怀是每个中国人心灵源头的清泉,生命根的脉络之一。朱颜也许黯淡漠漠的秋窗,白发也许飘飞了南园的凉月,秋清山高天大,月落碧水无痕。古典的情怀,古典的意韵,现代的形式与符号,自成一体的形象和语言,这些就构成了锦龙人物画的主脉和灵魂。用现代简括的形式语言刻绘古典的庭院,种种景物人语都被微缩概括成一种独有的形式语言和符号。而画面无论怎么放,怎么随意,却有一种“中正典雅”的美感。而这背后渗透着一种“融通”的智慧。
锦龙先生以小品居多,也不乏大尺幅。小品不小,妙趣盈于尺幅间,大幅作品浑然有意趣,浩浩乎天地之外。锦龙先生愈加简练概括,弥漫着一种禅意。
也许我们真该走进他的画寻找一种古意,也许我们真该看到他的画,来思索当今的时代,在多元价值观的错落中寻求一脉心香,一缕清新韵致。既立足古意,又把古典的形象剥离、分解和重构,极怀骋目间,花落去,人倚风,世间流年。而时代总是在向前发展的,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追怀,更是站在一种更高的高度上去俯瞰古今,苍生万物自有其法则,而得失恩遇可以淡泊视之,这也许就是看到锦龙先生画作后的一些感悟吧。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