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董文广艺术之路

2012-02-28

文章来源:
456次浏览
       董文广者,警察也。
       董文广者,书法家也。
       若不是亲耳所闻,我真不知道具有警察和书法家双重社会身份的董文广自1988年始,其作品连续4届入展于在中国书法界素有“中国书法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全国书法篆刻大赛”。这在我市是绝无仅有的。而更令我吃惊的是,1992年12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联合主办“董文广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文广的128幅才情四溢,翰墨飘香的书法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100多位全国知名的书法家莅临展厅,场面宏大、盛况空前。由国家公安部和全国书协为一个普通的人民警察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这在全国百万公安干警中,董文广是开先河的第一人,迄今为止也是惟一的一个。这标志着董文广书法艺术的成就和他在书坛上的地位。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王芳评价说,董文广书法篆刻艺术作品展的举办,表明我们公安系统有人才;说明我们公安干警不但能搞武,而且也能搞文的。
       骄人的成绩的背后,是董文广数十载临池不辍、笔耕不已的勤奋以及他见微知著、聪敏过人的艺术天份。
      

 

       文广说,尽管他在小的时候,硬笔书法很好,但懵懂之中并没有日后要成为一个书法家的意识。当时他的家与我市书法家张子明的家比邻而居,所以,少年的董文广常到张家玩,在那里他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最初的熏陶。1980年,董文广考入座落于大连的辽宁人民警察学校。在那里,他结识了书法大家伦杰贤、王可俊等人,开始对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的中国书法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后,他结识了聂成文先生,并得其指教亲传。文广说,能入书法这个门,他要感谢三个人,一个是沈阳的聂成文先生,另两位是抚顺的张子明、张英武先生。
      1996年,在聂成文举办的书法创作班上,已在辽宁书坛小有名气的文广被聂先生请去,给聂先生的学生们讲书艺心得。文广赠言曰:临帖用脑去临,创作用心去写。这“十二字真言”,可谓是董文广从艺数十载的经验之谈。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董文广系统地临习了二王的《十七贴》、《姨母贴》和《圣教序》并涉猎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力求基础扎实,吸取古人的精华,融汇到自己的临帖与创作中,追求古朴,自然。为了表现深沉大气的艺术效果,既而,他又大量研习了碑体,如《西狭颂》、《石门铭》及大篆《毛公鼎》等。上世纪90年代中叶,他的目光转向唐宋元明清的各书法大家的作品。重点临习小楷,使自己的字能够笔划到位,字迹端整,笔笔精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董文广取法徐渭等人的作品,力求体现前人那种无拘无束,潇洒飘逸、笔到神知的艺术效果,追求一种行如云、流若水的艺术风格,去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读者这里看到的董文广的两幅作品,斗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文广取二王笔法,追随明代书家徐文长、黄道周遗韵的作品。书家在这里极其讲求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既大破大开,又一气呵成,一脉贯通。起笔,重力落墨,深沉见风骨,行笔,轻腕运势,飘洒如云飞。整幅字线条流动,字断意连,疏密得当。既具雄浑阳刚之美,又显清秀阴柔之妙。观之,给人以神舒气爽的感觉。扇面:仍取二王之笔法。 与斗方不同的是,较之更为典雅、古朴、平和。整幅构置意韵深刻、恬静,显现出不急不躁的艺术效果,体现了书法家一种“心静自然凉”的创作心态与哲学思考。
       上世纪90年代,辽宁省曾组织了一次29人辽宁书法名家进京展。这29人后来都成为我省各市书坛的精英和中坚。作为这29人之一的董文广谈及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理念时,说的最多是前贤的一句话:“以最大功力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这一进一出,说则容易,而做起来,对某些人来说,可能需要穷尽一生。所谓最大的功力打进去,需要的是勤奋,需要汲取前人的精华、博采众家之长。而最大的功力再打出来,靠的就不仅仅是勤奋,更多的是天份。艺术上的成功是需要有几分天才的,这种天份其实就是智慧。记者在不久前评论王一鸣的画作时,就曾斗胆把这句至理名言改为“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智慧打出来”。虽有班门弄斧、冒犯圣贤之虞,但还是得到被评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文广自己也说,进则易,出则难。这当是他20年书艺生涯的感慨之言。文广是否为天才,或者到底具备几分天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董文广书法艺术的意义,绝非仅局限于抚顺。同时,我也知道,文广是个性情中人。在说及书法界某些负面的东西时,文广愤忿之情,溢于言表。城府太深的人,适合仕途发展,而喜怒哀乐尽形于色的人,才是艺术的宠儿。
       回到文广书写的那首五言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古诗道出一个哲理:艺无止境。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那盏智慧的阿拉丁神灯。愿文广能够拽住那根智慧的灯绳。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073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544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080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84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721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8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401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364热度

最新文章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