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8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董文广始终强调研习书法,传统是根。在入门起步阶段需要传统,在提高发展阶段需要传统,创新仍然需要传统支撑。二十余年来,董文广孜孜以求,师法传统。记者从省书法家协会了解到,自1988年始,董文广作品连续四届入选中国书法界素有“中国书法奥林匹克”之称的“全国书法篆刻展”。他创作的128幅才情四溢、翰墨飘香的书法作品当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曾轰动一时。骄人的成绩背后,是董文广数十载临池不辍的勤奋以及聪敏过人的天赋。董文广自幼硬笔书法较好,少年时代就对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的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们的指点下,董文广书艺精进。上世纪80年代初,董文广临汉碑《西狭颂》,继而临钟繇的《宣示表》。并且系统地临习了“二王”的《十七帖》、《姨母帖》,并涉猎怀素的《千字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董文广大量临习唐宋明清的作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前人那种无拘无束,潇洒飘逸的艺术效果,追求一种行如云,流若水的艺术风格。
据了解,董文广在楷书、篆书、草书、行书方面均有造诣。尽管如此,他依然虚怀若谷。董文广认为,任何一位书法家在成长的道路上都离不开众多老师的悉心教导。他与记者谈起著名书法家聂成文先生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董文广说,有幸得聂先生亲传,使自己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聂成文接受采访时,用八个字概括出董文广书法艺术的风格:飘逸洒脱、书形画意。聂成文充分肯定了董文广扎根于传统,同时吸收现代书画艺术的创作理念,对董文广深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画的做法大加赞赏。聂成文认为,这是研习书法艺术者必备的修养。董文广至今仍铭记师训:临帖用脑去临,创作用心去写。而书法艺术早已在董文广的心里扎下了根,渗透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