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求变、创新寻发展----山水画家王梦湖

2012-03-01

文章来源:
405次浏览
 
 

 
王梦湖作品欣赏
 
       青山绿水是他创作的源泉,立足传统是他创作的主线,求变创新是他取得成就的法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著名的山水画家王梦湖,一起去探寻他内心的山水世界。

  怪石嶙峋的群峰,潺潺流淌的小溪,汹涌澎湃的江河,凝神静观,你好似早已远离城市的喧闹,进入了美好的大自然,这就是著名中国山水画家王梦湖先生的佳作给人的第一印象。王梦湖,河北丰润人,生于山海关,早年学过西画,后来专攻中国画,并拜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白雪石先生为师,在中国山水画学习方面深得教益。他的老师曾如此评价他:王梦湖的绘画艺术,风格卓荣,雄秀天成,其作品有一股眷恋山水的激情,又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看王梦湖的山水,你会感到气势恢弘,崖岸高远,有撼人魂魄之势。而这种风格的形成都得于王梦湖的一个“勤”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就不断出外写生,造访名山大川,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用其深厚的传统笔墨技法,记录、描述、升华着现实生活的感受,寻找着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王梦湖山水作品欣赏
 
  王梦湖的画完整统一,厚重细腻,画面的形象选择、构图的位置经营、笔墨的语言表现的及其准确;山势来龙去脉的纹理、前后山峰的叠嶂层次、老屋房舍的结构布局以及环境相依的植树造林,表现的非常细微,他的画工熟得应用自如,巧夺天工;他的下笔大刀阔斧,痛快淋漓;而这些都在于他心中有山水和对生活的深沉积淀,他的作品即不是照搬自然的简单摹写,也不是脱离生活的凭空编造,是他把自己的审美理想、思想感情,以山水景物为依托,而营构出来的心灵深处的意象世界,在这种风格的探索中他不断求变、不断创新。
 

 
王梦湖山水画作品欣赏
 
  王梦湖正是凭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他敢于求变的精神,在全国画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得到了美术界的普遍认可,他先后为中央军委八一大楼绘制巨幅山水《红色瑞金》、《金沙水拍》、《铜墙铁壁》;为国务院绘制巨幅山水《九寨春涛》;为中南海绘制巨幅山水《春涛积玉》;为外交部绘制山水《湘西风情》;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山水《雪山情》;为北京航空大学绘制巨幅山水《晨曦图》等,是江泽民亲笔提写画名的《江山万里图》99米长卷的创作绘制主笔之一。虽获诸多成就,可王梦湖还是不断在自己已形成的绘画技法中寻求新的变化。
 
  王梦湖就是在不断尝试、不断求变和创新中拓宽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在他的艺术之路上从容而有执著的前进着。
 

王梦湖山水作品欣赏
 

      王梦湖的艺术走的是一条以传统笔墨为主线,适当借鉴西方绘画经验来完善自己的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道路。他没有受到急剧变化的环境的影响,更没有受到五花八门的观念的冲击,真正地把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咬定青山不放松”。研究传统、深入生活、观察自然是他进行创作并尝试创新的法宝和源泉。他研究传统,日课不辍,通过观摩、临摹来体会其精神,掌握其技法。他深入生活,通过不倦的写生,观察和研究自然,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为此,王梦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用其深厚的传统笔墨技法,记录、描述、升华着现实生活的感受。他的风格也在探索中不断求变,更反映出他不拘于传统,不满足于现状和能有所创新的愿望。因为他传统功底好,写实造型能力强,加之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现代思维、学识修养相结合,所以他的作品视野开阔,意境深邃。这也是王梦湖力求创新的本质所在。
 
       面对王梦湖的作品,凝神静观,你好似早已远离城市的喧闹,进入了美好的大自然。那幽谷巨石,或棱或圆、或凸或凹、或静或动、或亮或暗,又似乎向人们讲述着祖国山河的变化日新月异,惊天动地。用勾线定型用皴法营造加以体现,似乎让人感触到冲撞的铿锵之声。而其神姿又显得那么沉稳雄浑。春草秋实、流云晨雾、月夜风雨,点墨的聚散烘托,似乎多情地留住了气象万千的瞬时。这种情景交融、物我两忘,进一步深化认识、理解,使意象在心目中形成,并用具体的艺术手段来塑造眼前之景,处处浸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和理念。
 

 
王梦湖山水作品欣赏
 
       那树枝交错的线,那盘石叠嶂的面,那时隐时现的点,直接传递着王梦湖在营造作品时十分注重自由书写的信息,在“做”画成为时髦的今天,如此重视“写”的重要性,很是难得。在这里笔者不是反对“制作”“特技”等手段,但中国画还是应以“写”为主,“写”应该是“做”的基础,写出的点线,似乎更有味道,更经得起琢磨,更有那么一股子耐看劲。轻重、浓淡、干湿、粗细、虚实全在“写”中自然流露;中锋、侧锋、逆锋,笔在手中任意挥洒,灵动、趣味皆在其中,给画面注入节奏与韵律之美,更显自然,这是功力和修养的表白。
 
       王梦湖的江南山水风景作品,总是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一派水旺气生的景象,这就是用水得法。画家用水需要胆略和气魄,意在笔先,而大胆用水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这绝非一日之功,需经常摸索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观王梦湖作画时,常见他以大水破枯笔或以淡色破浓墨,用枯干浓墨擦湿润淡色,使枯湿相得益彰,出神妙之效果。从而出现水墨交融,色墨辉映的境界。
 

 
王梦湖山水作品欣赏
 
       观王梦湖作画,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画得“快”,一满张丈二匹山水最多不过七、八个小时,且完整统一,厚重细腻,不会让人有半点应酬之感;画面的形象选择、构图的位置经营、笔墨的语言表现都不会感觉有一丝敷衍。山势来龙去脉的纹理、前后山峰的叠嶂层次、老屋房舍的结构布局以及环境相依的植树造林,同样表现细微,所以王梦湖的“快”贵在“熟”,熟得应用自如,巧夺天工;“快”得大刀阔斧,痛快淋漓。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这就是王梦湖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和享受。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07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54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08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846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721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870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40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365热度

最新文章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