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方笔
什么是方笔?很多人都不知道,因为在中国的字典中就没有这个词,在专业的典籍书稿中也很难找到这个词,有人说它就是排笔、有人说它是书法中的侧峰、有人说是把毛笔剪齐重新制作的特种工具,这些都是错的。其实在书画家互相传授技艺时口授中常有这个术语,在书画创作中也常用到方笔,只是没有人认真的研究过方笔,因此对方笔的理解、认知和运用是中国书画艺术对毛笔这种特种工具的笔法研究和运用的缺失。
中国书画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墨和宣纸。其中毛笔是我们几千年来书写和绘画的第一工具,也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毛笔是用各种不同的毛毫制作而成,故毛笔的特性是笔头的形状是变化的,不像硬笔也不像排笔那是定型的。毛笔笔头形态的变化无穷,这是毛笔的奥妙之处,而这种笔头形态的变化主要有两种,即笔毛既可以收拢聚合在一起又可以分散打开,而分散打开只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无序的向四面打开,一种是有序的向同一方向打开,因此在书画使用中毛笔笔头的形态只有三个常态,具体如下:
1、圆笔:毛笔沾墨或笔头含水,笔毛粘合在一起,通过梳理形成锥子型,这个就称之为圆笔(见图一)。这是我们书写和绘画中一直追求和使用的毛笔形态。历史以来中国书法用笔和绘画用笔的各种不同的笔法都来自对圆笔的研究和运用。
2、散笔:毛笔沾墨或笔头含水,将笔毛向四面打开,随意无序,这就是散笔。(见图二)。在古代绘画中也常有这种笔法的运用,可真正将散笔笔法推至极致是由近代大师傅抱石先生创造,他通过对散笔的研究和运用,创造了“抱石皴”。他让毛笔笔头的每一根毛豪都能得到充分的运用。
3、方笔:毛笔沾墨或笔头含水,将笔毛按同一方向打开,梳理成扁平状,这个就是方笔(见图三)。这种状态在我们书写和绘画中有意无意常会出现,人们也常用之,但很少有人刻意为之,更没有人对这种形态笔法进行研究。
二、什么是方笔笔法
在中国书法中,最主要的技法就是对毛笔笔法的运用,中国画是从中国书法发展而来的,因此笔法的运用也是中国画的第一主要技法。而毛笔因形态变化无穷,以至毛笔笔法千变万化,从而成就了中国书画的奥妙和神奇,也成就了毛笔成为中国书画不可或缺的唯一用笔工具。因为毛笔的形态拥有三种常态即圆笔、散笔、方笔,因此毛笔的笔法就包含了圆笔、散笔、方笔三种形态的用笔方法,但古往今来,人们在书法和绘画中主要是对于圆笔的使用,故中国书画的笔法主要依承于圆笔笔法。散笔在书法中几乎没有,在绘画中直到傅抱石才把它发扬光大,形成了一整套散笔笔法运用的实践理论。方笔在书法中常被使用,如隶书、魏碑中就有方笔的运用,清代大家金农则推出了一整套的方笔书法,但由于中国文字的形态限制,以及方笔的异形导致方笔使用的笔法单一,故没有人能继续认真研究。在绘画中方笔也常有出现,但画家们亦只是偶尔为之,不敢多用。然而方笔在绘画中却得天独厚,别有另外一方天地。其笔法亦如圆笔笔法变化万千。

1、方笔不同于圆笔:历史以来中国书画以圆笔用笔为本,其基本笔法是中锋用笔,在中国画中则有侧锋、顺锋、逆锋、虚笔、实笔等基本笔法,由于圆笔笔尖是一个点,因此其笔法中使笔肚、笔根都得到了充分使用。方笔笔法要求也是中锋用笔(笔杆垂直于纸面),亦有侧锋、顺锋、逆锋、虚笔、实笔等基本笔法,方笔笔尖是一条线,出笔就是一个面,因此方笔笔法另有方向性,如竖笔、横笔、斜笔,根据笔尖落纸的不同,又有角笔、弧笔等笔法。竖笔是宽线,横笔是细线,斜笔是宽窄变化的线,角笔是角型异型线,弧笔是使转宽窄变化的圆形线,方笔的点按笔法亦有大点、小点、四方点、三角点、多方型点、异型点等多种点法。由于方笔出笔成面的特点,故方笔主要是笔尖的运用,很少涉及到笔肚和笔根,因此方笔笔法充分体现了书法的书写性,同时在绘画中具有大写意的特性。
2、方笔不同于散笔:散笔笔法主要是对毛笔笔毛的单根或多根组合的使用,它极尽了每一根笔毛的作用。方笔则是对毛笔笔毛整体排列使用。
3、方笔不同于排笔:方笔是毛笔的一种常态,毛笔和排笔是形式和性能都完全不同的两种笔,因此方笔和排笔从技法到表现效果都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三,方笔在绘画中的独特性
方笔入画自古有之,然前人只是偶尔为之,因无人认真研究,方笔线条使用单一,更没有笔法所言,故单一的方笔用线有“呆”“板”之嫌,书法中的方笔更是有一种苦涩之味。然而通过对方笔笔法的研究,全部用方笔作画,这在绘画中方笔就凸显了它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别具一格。
首先,具有强烈的书写意识,在书法中的方笔因为受到汉字形态的限制,方笔用笔单一,线条板结,在绘画中正好由于方笔笔法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在造形造景中可自由发挥,而方笔用笔要求全部是中锋用笔,因此作画时通篇都是书写而成,相对于圆笔绘画时多用侧峰或笔肚、笔根那种皴擦留下的苦涩味完全没有,通篇流畅自由、明快抒情。
其二,有强烈的大写意精神。由于方笔笔墨形式多变,笔法神秘多样,点线粗犷,简洁明快,如方笔线条既可宽平似面,又能曲窄细如游丝,方笔的点可方可圆可异可大可小,因此在对物象的描述和画面组织中概括性强,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大写意风貌。
其三,有强烈的现代平面空间意识。由于方笔的笔尖是一条线,出笔就成面的特性,因此方笔画的画面从整体到局部不仅是点线面的关系,更是充分体现出面与面的组成关系,打破了圆笔绘画时彻底的点、线、面的组合形态,故方笔画呈现出的是一个崭新的现代的平面构成空间世界,同时也让中国画走进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审美领域。
四,方笔山水画的来由
早些年,常研习古人,临摹古人。尤其是清代大师龚贤、石涛、虚谷。龚贤的笔墨无论多厚、多重,都非常透明,石涛的线条变化万千,具有很强的音乐感,虚谷则依心而行,其笔墨破自然而得超脱,非常奇妙。大约在1993年,在临摹一副古画时,无意中发现一种很宽平的线条,遒劲有力,有大写意的风范,墨色淋漓、变幻莫测,后来在很多名家作品中,都有它的存在,虽不常用,但偶有为之,我被迷住了,于是将其理出认真研究,几年后,通过询问其他老先生,方得知其为方笔。
常年多走山越岭,外出写生。在大别山、幕阜山、湘西写生时,由于这一带属亚热带气候,植被茂盛,以阔叶林居多,在阳光的照射下,山石林木无规则而有序地平露在眼前,于是找到了方笔山水的感觉。借用西画的光理,结合方笔笔法的特性,形成了一套用方笔描述自然物象的符号图像模式,之后又在全国各地的写生中,不断地摸索,逐渐形成了方笔山水的绘画模式,因通篇皆用方笔,有同行提议加强它的特点,取名“方笔山水”画,那时已是2003年了,于是,“方笔山水”画面世,令人惊喜的是,不断得到同行和理论家的赞许,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完善,所以有人问我画方笔山水是不是为了标新立异刻意为之,我只能说只是一次偶然喜欢上了这种方笔,通过十多年的摸索,无意中形成了这种绘画模式。
重复历史,重复他人,那是继承,继承也是一种贡献,但艺术不是重复历史,重复他人,也不会重复自己。唯一性是艺术的生命,个性则是艺术的追求。每个画家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学古人,学历史,在继承中应该有探索、有研究、有突破,从而找到自己,艺术的最大价值就是在继承中的开拓。从我早年的重彩泼墨到西部水墨,都有强烈的个人面貌,但这种画离传统较远,几乎抛开了笔的使用。虽然当时大家觉得还好,但我义无反顾地放下这些,回到了方笔山水的研究上,觉得通过绘画对中国毛笔方笔笔法的研究和推广很有价值,它是中国绘画中很神秘、很精髓,而前人没有重点研究的部分,我希望找一条在大的传统基础上,有自己个性和特点的东西。
五,关于对方笔画的探索和研究
中国书画的基本技法是笔法,中国画技法虽然由笔法、墨法以及用水、用纸和用色构成,但是离开了笔法中国画就失去了依承,方笔笔法的缺失,也就是毛笔笔法的缺失,能认真研究方笔笔法的应用,就是对毛笔笔法缺失的补充和扩展,使毛笔本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更加厚实,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动和发展。但一切理论成果都来源于实践,方笔笔法的理论只能从中国绘画中寻找,因此方笔画的探索就是对方笔笔法的研究,如同傅抱石先生为了表达风雨的感觉无意中使用了散笔,之后他通过认真研究创造了“抱石皴”,同时也完善了中国毛笔散笔的笔法理论,因此对方笔画的探索,无论是对中国画的发展还是对毛笔笔法的拓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