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传贤成功美术馆展览作品
本报讯(记者 汪利利)狂草书兴于汉末,至唐,旭、素几成绝唱,自此以降,以狂草扬波者寥寥。回溯书法史,能在狂草上留名的代无几人,沈鹏先生曾说“当代林散之、毛泽东有些作品属于狂草或显示了向狂草发展的趋向。“当代写狂草者凤毛鳞角。”而潘传贤就是一位以“狂草”著称的书法家。成功美术馆和您一起走进潘传贤的狂草世界,感受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采访者:汪利利
被采访者:潘传贤
采访时间:2012年2月23日

潘传贤书法作品欣赏
记者:书法是线条艺术,线条可以最直观的看出功夫是这样的吗?线条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老师您看来是什么?
潘传贤: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透过书法,可以看出创作者的文化、修养、思想等。书法中的草书,尤其是狂草是最能看出一个书写着胸怀,气度的。最擅长表达出创作者对人生的沧桑,感慨。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在对厚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础上,一种灵感的迸发,是对生活、对时代的感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便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潘传贤书法作品欣赏
记者:写好“书法”的要点是什么?除了练习之外还有什么?
潘传贤:主要是摹帖与临帖,这是要学好书法的最基本要求。楷书的笔画,富有变化。楷书功夫不深,行、草笔力则不足。而楷书的是需要耐心的。我个人认为学习书法,应从楷书入手,待楷书有一定的基本功时,再练其他字体。 学习书法,贵在多练,借鉴前人的经验,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需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潘传贤书法作品欣赏
记者:老师在创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态 ?您如何看待现代书体?
潘传贤:我在草书创作时心无旁骛,赋予笔墨以生命,力求情绪抒发和书写内容的高度统一,所谓心手相应,物我两忘是也。草书有法而无法,源于书者对书法文化的深层次理解、感悟,源于日课不辍、笔耕墨耘的点点心迹之积累。我认为草书的最大魅力在于心手之间的行走感觉,或徐、或疾,直书性情,自然流露心迹。张怀瓘云: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我是苦学派,读书临帖,甘于寂寞,乐此不疲,沉浸于书学的浩瀚海洋之中,与古今圣贤对话,下苦功夫研习传统笔墨、塑造线条质感和书写节奏。师古人,亦须师造化。吾心仪大自然,流连忘情于山水泉林之间,体察品味自然造化之理。水遇山则让,树临崖则外伸,至于猿撼枯藤、渴骥奔泉之势,惊蛇入草、鹅弋碧波之迹,导之泉注、顿则山安之律,皆化为书外之功。大涤子石涛云:笔墨当随时代。吾从不排斥任何一种书风,亦不以自立书风为能事,吾看重的是草书艺术的历史传承。五十余载的书学实践,孜孜以求,始知草书之法,只有以史为鉴,承其书法艺术的经典精神,与时俱进,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书法作品。草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正道乃为大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潘传贤书法作品欣赏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