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歌墨舞 啸遨昆仑 ——记书法家王云

2012-03-07

文章来源:
418次浏览
       灵气崩发集笔端,一阵风雨满纸烟。
       笔飞墨舞龙蛇走,犹似钟张下尘凡。
       一位书画家在现场观摩了王云先生的书写过程后这样赞誉他。具有强烈地域人文精神和大胆创新精神的源上人王云先生,以其急风聚雨、闪电雷鸣而又雨过天睛的意蕴气象而称雄书坛。以其热情奔放、自由自在的超然心境,挥洒着青藏高原古朴、粗犷、豪爽、率真的情愫。以他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释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含和意蕴。
       王云先生以刻印起步而进入书法、绘画的殿堂。从一个工人成长为一名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执着和坚毅是他成功的秘诀。摒弃门户之见,厂采博取,不断否定自己铸就新我,汇古今于一笔、溶南北于一炉的博大胸襟,孕育了他的大气。对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精神的贯通,铸就了他的潇洒。如他自己所言:“书法是凝固在纸上的旋律和舞步。”欣赏他的书法如走进节奏的音乐中,有刚健的西部腰鼓,有江南轻歌曼舞的仪态,也有五线谱之跌宕变化无穷的韵律。
      

 

       王云先生十几岁便开始研习书法篆刻,同时关注绘画。他初学唐楷,继而上溯魏、晋、汉、秦。然后转至唐、宋、清、民,最后落脚于魏晋。在这一巨大的s形历史轨迹中,他操着一枝长锋柔毫,不分寒暑,孤灯相守,寂寞作伴,一走竞走了四十年,而使他寻找并真正确立自我的驿站应该是魏晋。魏碑的雄浑、质齐泻静穆苍劲,对于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王云先生来说,似乎与其审美心理和人生体验有一种先天的契合。他曾一度沉浸在北碑之中,凡能摄于手下的碑拓无不朝夕揣摩。与此同时,最能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行草书同样对他有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最终通过融会与创新,自成一格。而以碑法、帖意写出的楷书,凝重而不板滞,端庄而又洒脱,独具特色。立足传统,锐意创新,追求碑与帖、古典精神与现代意识、技巧法度与文化内含相结合,力创地域人文精神和自我个性相融合的书法风貌是先生不懈探求的目标。而多样的统一,矛盾的和谐成为他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王云先生的书法,其书沉稳中流露机智,行草书飘洒中时显庄重,体势变化莫测,笔法娴熟老到,不仅用笔的一招一式,点、画、提、按都非常讲究,通篇的布白更是成竹在胸,一泻千里。观先生作书,先濡墨以待,频频掭笔,旋即下笔。长锋横扫,如对敌阵。左冲右突似入迷宫。笔墨淋漓酣畅,结构跌宕多姿。急如风驰电掣,涩似耕牛犁地。俯仰、正侧、起承、转落如行云流水了无痕迹。转瞬间,烟云四起,满纸纵横。似江河之奔流,滔滔不绝,令人惊叹。及至落款,顾右文之气象而张罗,轻松随意,如小溪之潺缓,千姿百态,相得益彰。其用印别致,错落搭配,不作常态。人们常说观王云作书是一种享受。及至亲历,方知不谬。他那富有弹性的笔端如有魔助,牵动你心随他线条之起伏而律动,并为之跳跃,为之屏气,为之豁然,而进入忘我的境界。
       王云先生生为大山之子,有着与大山一样浑厚、朴实的性格和坦荡、率真的脾气。他对高原厂袤的原野,神奇、雄伟的昆仑、祁连风姿情有独钟,有着独特的理解。“草如流水楷如山。”就是面对大山时的深刻领悟。他把博大、雄浑的高原精神贯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把笔墨体验和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凝聚成具有生命象征意义的笔墨形态,探求着书法艺术的真谛。故他的线条是生动的,结构是鲜活的。郑板桥云: “不泥古人,不执己见,唯在活而已矣。”这一个“活”字,正是对王云书法风貌的诠释。王云以舞蹈之灵动,音乐之飘逸,使其书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于了新的哲学意识和生命精神,用他独特的书艺抒写着自己的感悟,展示着自己的人格和文化品位。
      

 

       王云先生历四十多年的临池体验凝聚成独标高致的艺术风格,成为西部书坛的领军人物之一。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西部艺坛,为一西部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王云先生桃李满河湟,然而他从不居功自傲,以平常心善待一切。“四十三年贫贱身,文凭学历手双空,不同桃李争颜色,敢问鬼神造化功。”这首《生日述怀》透射出他在生活中淡泊名利、事业上敢为人先的高尚品格。
       年届花甲的他精力不减当年,频频深入基层献艺,出入江河大山写生,以其独有的笔墨形式描绘着昆仑的气派,祁连的葱郁和黄河炽烈似火的丹霞风貌,完成着一个生命不懈的奋斗历程。
       染翰操觚四十年,孤灯清酒苦参禅。
       胸罗万象吞云雨,笔洒三江起紫烟。
       白发不知老将至,丹心只为青出蓝。
       经历风霜身尚健,扬鞭策马昆仑山。
       从这首诗里我们领略了先生为艺术历经苍桑,痴心不改,老而弥坚的崇高情怀。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艺术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我们祝愿先生青春永驻。祝愿先生艺术之帆扬的更高、更远。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9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60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177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89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778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895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473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466热度

最新文章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