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清成功美术馆展品:《松山雅集图 》136cm*68cm 整张 价格:10000元/平尺
本报讯 (记者 张琦) 余光清先生作画,在追求宁静、安谧田园、山居境界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把目光聚焦在民居题材的探索与创作中,他的“水墨都市”题材的作品,融入了现代意识与现代感,作品中明显地体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势、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前瞻性的襟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光清,聆听他的艺术见解。
余光清成功美术馆展品:《山里人家 》68cm*68cm 斗方 价格:10000元/平尺
采访者:张琦
受访者:余光清
采访时间:2012年3月27日
记者:您的画,很多表现的是与现实很贴近的景物,那么在您看来,山水画是否应该更应体现时代感呢?
余光清:这是肯定的,早在在几百年前,石涛就曾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当代画家更应该注重反映当代的事物,去关注、表现当下,去体现时代精神,这是作为一名画家的责任。
余光清作品欣赏:家园—重庆系列
记者:您的“水墨都市”题材的画作,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您能谈谈是如何用水墨表现都市风景的吗?
余光清:十几年来,我一直都在着力表现家乡重庆的面貌。重庆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我一直在反复思考:怎样在中国画的传统基础上,去表现当代的风貌。几经思量后,我把创作主题锁定在“民居”上。重庆的民居承载着很多我幼时的回忆,由于山城的独特地形,民居都是随势而筑,形成鳞次栉比的景观,非常富有层次感和美感。古老的民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而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民居,这是历史的印记,也是岁月的积累、历史的积淀,不能随着城市的发展就销声匿迹。有些人认为民居会让城市显得落后,我不这么认为,民居应该是一种艺术。曾经北京二环的城墙就由于城市建设而被推倒了,这是让人非常遗憾的,因为这是一种历史信息的消逝。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北京对现存的四合院都施行了重点保护,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非要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而是对民族精神、城市记忆的保护,让我们能够吸收历史的信息,倾听历史的回音。
对于选定民居作为创作主题,前辈们都评价我的这个主题很难,因为在中国绘画史上这种建筑题材没有借鉴性。于是我就深入生活去发现民居特色、体悟生活,然后借鉴西方绘画经验,运用直线、斜线、几何形体等元素,结合我的理解来表现民居。一个城市要有原貌的保留,它反映的是这个城市的内涵和文化信息。近年来,我的范围有所拓展,对江南民居、潮汕民居、徽派民居、丽江民居等也有所涉及,这些民居有其共同性,也有各自的地域性和民俗性,它们存在的民族精神相同,表现出的风格不尽相同。北宋时期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市井生活,折射出的也是一种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其艺术成就到现在都无法超越。作为当代画家,我们肩负着一种责任,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我们应该将历史传统与现实结合,再加以创新,为后人提供可以借鉴的艺术。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重复前人的内容是艺术的停滞,我注重的是将民居文化及其反映出的生态、习性、民俗表现出来。对此我还有些体会:现在有很多朋友去重庆玩时,都要求导游:“带我们去余光清画画的那个地方玩。”但是那些地方的景观都已经不存在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重庆还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东西,当时广州美院的画家来写生时,对我说“重庆真是太美了”,但是后来长江与嘉陵江两岸的民居都被推掉了。现在,重庆已开始重视对文化民居的保护,花了上亿元来保护“磁器口”古镇,这个古镇充分反映了重庆的码头文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失去城市记忆是很可怕的,到时候我们的后代恐怕都不会相信我们笔下的民居是真实存在过的。民居古镇充满了诗情和画意,这是印刷品无法表现的,需要画家用笔去描绘、去体现。

余光清作品欣赏:重庆民居
记者:您的水墨画,总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您觉得一个画家该如何将心灵感悟融入其中?
余光清:画家要用笔墨去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探索艺术创新。当然表现古人的题材也未尝不可,但那应该作为陶冶性情,而不是主要任务。我们应该去表现时代的特征、文化和信息。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这个时代给予画家很多机遇,画家们可以共同努力抓住让人眼前一亮的时代特色,表现不与古人雷同的时代题材,在传统上有所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物质、名利、浮躁气息所左右,那样迟早会被时代淘汰。我每年都会去外地写生两三次,写生对于画家来说是很重要的。现在有很多画家,在利益的驱使下,时间都被物质和名利占用了,根本不去写生,这是很可怕的。有一次我参加一个画家研讨会,整个团却只有我一个人在写生。有的画家去写生根本不动笔,甚至不带笔,仅仅照几张照片,回去再创作。照相机等高科技产品应该只是一种辅助设备,我们不能因为生活节奏快就完全依赖它。想当年,在交通极度不便的情况下,前辈艺术家们义无反顾的跋山涉水去大自然写生、创作,而现在交通如此便利,画家们反而不愿去写生,即便是去了,很多画家包括著名的画家都只是用高级相机照相而已,这值得我们深思。

余光清作品欣赏
记者:能谈谈您今后的创作规划吗?
余光清:我每一年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创作计划,我对建筑天生很感兴趣,表现民居也是上帝赋予我的责任。想当年梁思成先生,为了全国民居文物的保护呕心沥血,他曾为了保护北京的城墙,多次用数学家的理论分析劝说决策者,但劝说无效,城墙还是被拆了,现在北京就仅存几个“门”了。山西平遥是历史古城,当年很多文化学者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这座古城不被拆除。我去平遥旅游时,导游告诉我她一年的收入在二、三十万,我问她知不知道该感谢谁,她很迷茫,我告诉她若没有那些学者拼命保护,也就没有现在保存完好的平遥了。我锁定民居系列作为创作主题,目前画中国的民居,最近要去丽江,那里因古民居建筑而闻名于世,以后我还会去画国外的民居。在我看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都可以在民居中体现出来,我要好好的去表现它。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