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叶烂:我和荷花同日生

2012-04-16

文章来源:
382次浏览
 

 

《寒塘鸟停立》68cmx36cm

      叶烂,江苏省国画院花鸟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凭一池荷花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美展的大写意画家。提起自己和画画的缘分,叶烂语出惊人:“爱上画画是命中注定的事。我活着,就是为画画而来。”
 

 
《春来图》 198cmx96cm
 
    画画,是一辈子热爱的事
 
    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从青藤、八大、吴昌硕,到齐白石、刘海粟、陈大羽,无一不在传承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后继者却少见明显建树。江苏画家叶烂从审题、立意、构境、抒情、赋彩、用水、弄墨等诸多方面,用富于激情的画笔创造性地演绎了白石老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高论,做了个“时代的弄潮儿”。
 
    谈论起中国画,叶烂眉飞色舞,像初学者那般新鲜,又似刚刚觅得一个宝藏,无比兴奋。“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两岁什么都不会的时候也只会画画。家人没有刻意引导我向画画这个方向发展,可是我就是喜欢。爱上画画是命中注定的事。我活着,就是为画画而来。画画,是我一辈子热爱的事。”
 

 
《五月东山满树金》 68cmx68cm
 
    眼前的叶烂,既有北方汉子的粗犷,又有江南文人的儒雅,二者的结合就像他最擅长的花鸟画有浓烈诡谲的色彩,又有空灵的笔墨,冲突中有调和,让人印象深刻。叶烂1955年出生于江苏灌南乡村,绘画的启蒙教育是在对乡村自然美景的感知中完成的。他用树枝在河边画下池塘、荷花、老树、牧童,用稚嫩的双手描摹着眼中神奇的世界。高中毕业后,他幸运地结识了一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插队青年,开始了正规的绘画训练。
 
    21岁那年,叶烂应征入伍。在部队,他依旧利用一切空余时间练习画画,很快,叶烂的绘画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不久就被抽调到连队的宣传部门工作,叶烂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业余时间开始了国画创作。
 
    1980年,叶烂在部队首长的引荐下,拜著名花鸟画大家陈大羽为师,从此醉心于花鸟画的创作。陈大羽对他说过:学贵有恒,又为他的书斋题名“默耘斋”,殷殷教诲让叶烂铭记于心,一刻不敢疏懒。到现在,叶烂认为,自己如此钟情于花鸟画,和陈大羽老师当初的影响分不开。1989年,叶烂过关斩将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那时他就给自己立下远大志向:要给人们奉献好的精神食粮,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红莲沉醉白莲酣》 136cmx68cm
 
    认准的东西,就不会放弃
 
    “我觉得学画的人一定要有突破,不能总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在中国画的用色上,我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叶烂对自己的准确解读。
 
    画家之苦恼在于,出道未成名的时候,每有作品问世,受到的责难往往是“没有个人特色,到处模仿”;而一旦成名,有了个人特色,伴随而来的还有争议和质疑。在艺术创作上,叶烂拒绝艺术中中规中矩的陈词滥调,拒绝那些不绝于眼的传统翻版,执意在笔墨丹青中不效仿他人、不复制自己,求新、求力、求韵、求美,成为在写意花鸟画领域治疗“审美疲劳症”的高手之一。
 

 
《动人春色深》 68cmx68cm
 
    看叶烂的中国画作品,你会惊讶于他用色的大胆,连中国画里很忌讳的“广告蓝”在他的画作里比比皆是。对此,叶烂表示,自己要的就是突破。传统中国画以“笔墨”为主,但是叶烂的一些作品,甚至用纯色作画,没用墨。例如,叶烂有幅入选全国九届美展并获得优秀奖的《金色的池塘》,在2米×1米的画作里,一池荷花全用褚色、朱砂等中国画颜料勾勒渲染而成,没着一丝墨色,却依然感觉水墨淋漓,意境幽远。
 
    在他近期的作品中,用色更为大胆,甚而狂放:柠檬黄、玫瑰红、翠绿等色彩夺人眼球。有人惊呼:“你画的哪里是中国画,简直就是油画啊!”说起这,叶烂爽朗地笑了:“我的画作里中国画的魂没有丢。我是努力做到中西结合而已。我的用色和我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让人激动,好像没有那么浓烈的色彩就不足以表达它们似的。虽然一开始有些人会质疑我,也许到现在都有人在质疑我。可是我认准的东西,就不会轻易放弃。就算因此撞得头破血流,我也决不回头。墨色是美,可是生活中的五颜六色也同样非常美丽呀。”
 

 
《醉花阴》 68cmx36cm
 
    叶烂认为,他的花鸟画不追求一点一滴的得失和一枝一叶的意境,也不迷恋那种赏心悦目的“小美”,而是醉心于创造一种如真似幻、讲究整体效果的“大美”。他受教于陈大羽,得其磅礴之势,后长期探索别样情趣的花鸟没骨画法,才创造出这种朦胧迷离、亦真亦幻、水气氤氲的诗一般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粗笔湿色”的艺术特质语言。著名美术评论家马鸿增观其作品后由衷地赞叹道,其作品“意象的造型与心象的内涵相契合,灵性的神态与随机的生发相辉映。或许可以说,这样的大写意,既‘大写’出了花鸟世界的生命,更‘大写’出了画家自我的生命”。
 
    叶烂所坚持的这样浓烈风格的画作,近年来受到众多艺术品收藏家的认同,因为发自内心率真自然的作品总能打动人心。 早在300多年前,一代绘画大师石涛就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叶烂心里有一个梦,那就是找到一条中西合璧的道路,把中国画融进更多现代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热爱中国画这一传统的民族艺术。
 

 
《误入藕花深处》136cmx68cm
 
    爱荷花,是命中注定的
 
    叶烂爱画花鸟是众所周知的,花鸟画中,叶烂的荷花算是一绝。荷花在荷塘中呈现出不同美景,叶烂就能在自己的画纸上呈现出荷花的各种美景。叶烂告诉记者,50岁生日那天他曾在南京美术馆举办了一个“我和荷花同生日”为名的个展,展出了他各个时期的50幅荷花画作,姿态各异。一位评论家说:“叶烂画荷,把荷画绝了。”
 
    什么原因让叶烂如此钟爱荷花呢?这和叶烂的少年情怀有关。“我原来一直生活在农村,从小就见惯了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但是,我唯独对荷花情有独钟。因为我家屋前屋后都有荷花,从小给我的记忆就很深刻。”叶烂说,“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古时江南风俗中,荷花是有生日的。阴历六月廿四就是荷花的生日。而这个日子,也是我的阴历生日。所以,这真是命中注定的巧合啊。叫我如何不爱荷花。”
 
    他的这份钟情也得到了回报。1994年,叶烂以《秋塘染霞图》首次入选全国美展。1999年,江苏入选全国第九届美展的大写意花鸟画仅有两幅,一幅是陈大羽的《松菊颂》,另一幅就是叶烂的《金色的池塘》,整幅画面的秋荷,浸染在混沌的夕阳余晖中,给人以无限的惬意。2004年,叶烂又以清新淡雅的《荷塘月色》从数万件送评作品中突围,再次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以同一物象为创作题材并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美展,叶烂创造了一个奇迹。
 

 
《映日荷花图》136cmx68cm
 
    迎合市场,生命力不会长久
 
    在商品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画家、艺术、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市场离不开画家,画家离不开市场,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艺术家与市场的微妙关系,叶烂处理得很果断。“一个好的艺术家是不会迎合市场的。那些迎合市场的艺术家,艺术生命力都不会长久。”叶烂画画时从来没考虑过市场,“我知道,画家也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画家也需要生存,也需要考虑市场卖画。但是,我在画画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市场。我画自己喜欢的画,卖的也是自己喜欢的画。不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叶烂就画什么。而是,我觉得什么是有意义的,我才去创作。”
 

    面对有些画家过于看重和依赖拍卖市场,甚至与画商、收藏者联手操纵作品价格,把绘画变成牟利的工具,叶烂十分反感。他认为,画家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艺术、道德等诸多责任和义务。当画家和其作品经受了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时,才能真正称之为“画家”和“绘画艺术品”。
 
    环顾叶烂各个时期的画作,风格迥异,有的就像出自不同的画家之手。在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方面,叶烂一直是个探险者,他不断地否定自己,努力前进,于是有人说他“知天命之年,内心还是个率真的孩子”。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386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53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383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1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879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44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638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627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