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的喜鹊、宁静的山花、艳丽的果子、淡远的翠竹……观赏湖北美术学院陈运权教授的写意花鸟作品,总能让人感悟到温文典雅、天人合一的宁静与淡泊。

陈运权作品欣赏
已届“知天命”年龄的陈运权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乡村生活的朴素与生动让他从小爱上了大自然,他要用画笔去反映这一切,却没有条件学画。一次,他从一位同学家发现了几箱旧书,不少都是关于绘画的。激动之余,他便借来抄,《砚边点滴》、《芥子园画谱》等,他都逐页抄录,插图也一并描绘,如此抄了十多本书,他竟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
顺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后,陈运权也完成了从蛹向蝶的蜕变。那时岭南画派领军人物黎雄才当他们的系主任。黎先生为人豪爽,与叶浅予、黄胄、程十发、李苦禅、关山月等一大批顶尖画家都私交甚好。由此,陈运权也有机会目睹这些前辈老师亲自作画,聆听大师们的悉心教诲。同时,利用学校的馆藏,他有幸见识了宋人及现代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不少真迹,真切地领悟到了中国绘画的博大精深。
陈运权以全班最好的专业成绩毕业后,即进湖北美术学院当老师,几十年来在教书育人中充实着自己的人生。
陈运权的勤奋是全方位的。作为大学老师,他总是尽心上好每一堂课,他从不认为教学会影响自己的创作,对学生既严格又关爱。正因为如此,前些年他陆续推出的《当代高等院校中国画名家教学系列.陈运权课稿》等教课用书,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评价。
陈运权作品欣赏
作为一名优秀的画家,陈运权的“不用扬鞭自奋蹄”是大家公认的。有课时,他利用课余作画,无课时,他几乎一整天都呆在画室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他平均每天花在绘画上的时间不会少于五小时。
在采访时,陈教授随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些纸片,上面是一些钢笔素描。他说,这是在火车上画的,这几十年来他已经习惯了随时随地作画,“对于真心喜爱绘画的人而言,画画是很幸福的事情”。
陈运权作品欣赏
陈运权的勤奋,同样体现在他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上。他说,他们那代人小时没有受过很好的国学教育,许多画家在文化上都是有欠缺的,所以只能“恶补”。陈运权对学习十分痴迷,他大学时代就争分夺秒系统地阅读了许多哲学、文学、历史和艺术方面的专著。工作后则深研古典文学,对于喜爱的唐诗宋词、明清小品,他总会在绘事之余勤加研习,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陈运权作品欣赏
五十左右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正是黄金时期。陈教授的辛勤付出也获得累累硕果:作品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国画家学术奖。两百多幅作品被国内外专业杂志作重点介绍,出版了五十余部大型画册。 回顾自己的艺术之路,陈运权教授感慨最深的是:作品是心灵的产物,是一个人魂牵梦萦、竭尽心智而又具备平常心、爱心与刻苦作画的劳动的产物。
正是怀着这种农人一样纯朴的观念,陈教授兢兢业业地迷枰醉在自己的绘画天地中,在当代太过喧嚣的画坛中,这种品性显得十分珍贵,有理由相信他的作品,也会因“珍贵”而被人深爱。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