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吞吐大荒”——许钦松访谈录

2012-04-28

文章来源:
370次浏览

 

 
晓云出谷,中国画,184x147cm   2010年
 
        
        本报记者  汪利利
 
    本报讯 4月17日,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政协书画室、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联合主办的“吞吐大荒——许钦松山水画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据了解,此次展览精选了2000年以来许钦松精心创作的60多件山水作品,其中有10多张是丈二整纸以上的巨幅作品。展览于4月24日结束。本报记者在展览结束后,对许钦松进行了电话专访。
 
记者:许主席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吞吐大荒”山水画展已经圆满结束,请谈谈这个画展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对您艺术的总结回顾还是一个新的开始?
 
许钦松:我是首次山水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因为年纪到60岁了,想对自己的艺术做一个总结,把2000年以后的一批作品集中展示给大家。希望同行和社会各界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使我在以后的艺术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这次展览既是一次回顾总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说是回顾总结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一次总结,只能算是从学习国画创作至今,其中的一个阶段的总结吧。新的开始,其实对一个60岁的中国画家来讲,他刚刚在一个节点上。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国山水画,相对于其他的画种,它是一门年老的艺术,就是说你没有磨砺到一定的岁数它出不来,所以说60岁是一个节点。
 

 
群峭碧摩天,中国画,184x147cm  2010年
 
记者:在当今强大的文化冲击之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精神?
 
许钦松: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冲击。其一、西方文化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其二、人们自身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文化等的冲击。对于弘扬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传统精神,也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精神层面的一种连接,中国从古至今文脉相通,文化是在不断地传承发展;二是文化艺术表达方法的一种继承,这一点其实不用去担忧的,虽然文化艺术在时代的发展中有所背离,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发展的。总的来说,时代在前进,但也不必担忧会有传统文化的消失,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艺术精神。
 

 
晴岚晓烟,中国画,367x147cm   2010年
 
记者:您开始是以学习版画为主,同时兼顾水墨画的是吗?
 
许钦松:我的老家是广东岭东的潮汕地区,因为有一批上海美专的毕业生回到老家担任美术教师。我学画画是从国画开始的,跟着文化馆的老师学习中国画,后来参加了版画创作班。考上美院的时候,到版画班学习,这段时间蛮长的。由于先入为主的状况,我对中国画一直没有放弃,到现在也有40多年的时间了。到了90年代中期,就开始把版画停下来,创作中国山水画。两个画种同时并行,到了新世纪以后,版画不画了,全心全意地画山水画。
 

 
舒卷因风
 
记者:许主席,您主要以创作山水画为主,那您是如何看待“当代艺术要介入生活”这一观点的,具体到当代的山水画创作,您谈一下您的看法。
 
许钦松: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理论最为完备,成就最为辉煌的一种形式。从我的山水角度来讲,当代艺术介入生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我的作品中更多的体现的是当代的一种价值,“当代价值”这个是很重要的,他是代表时代精神的东西。当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创造代表时代精神的作品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把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千年老树,那么这棵千年老树如何生长出新的枝叶,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中被人们不断挖掘创新出能够符合时代特征的东西。作为一个艺术的创作者就应该有艺术传承的责任,更主要的是在不断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去催生新的树叶。
 

 
云壑古道,550x230cm,中国画,2011年,许钦松
 
 
      我生长在乡村。在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跟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有哪些不同呢?我从小就赤脚跑在田野,河边,仅脚底就能真切感受到了土地的温度,出门能看到很多的自然景象。乡村的孩子,从小培育了一种感悟自然的能力,跟城里的孩子相比有一种不同的敏锐。在创作的时候,我总是把我在大自然里感受到的表达出来。因此,画面就没有重复的地方。我一直认为童年的成长环境对一个艺术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画面才有活脱脱打动人的地方,我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到外面写生,去感受自然。由于有这样的感悟,像《丰碑》,是到过你们大西北很多地方,看到本来的一片平原,由于水土流失整个峡谷都塌了下去。当看到由于时间的流逝,这些沟沟壑壑的造型,如同记录了一个历史的痕迹。所以,我就把它作为丰碑——这样一种直面自然的东西表达出来,让人联想到时间和历史的主题。对自然的敬仰、可望不可及的追求,表达了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岭云漫渡,182cmx145cm,   2009年
 
记者:多年的国画创作中您一直孜孜不倦的辛勤创作,那么您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评价,接下来您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计划?
 
许钦松:作为我本人来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这是很难说的,因为有同行,有广大的欣赏者,由他们去评说我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创作出好的作品。以前在学习创作过程中,也有过茫然、彷徨甚至痛苦。有的时候,年轻人会感觉到什么都爱学,看到什么好就去学。中国山水画在历朝历代都出现了很多大家,作为一个年轻人,好像是窝在各种高峰的脚底下,不知道从何突围,找不到发展的路线,这个时候就会很茫然、痛苦。走到今天,我感觉到,我已经看到我艺术的一个高点,依稀可辨。我已经明确了我的路线,我非常有信心往艺术之峰继续攀登。我这次的收获一方面是业界对我的肯定和大众的喜欢。在现场,观众看了我的画非常的喜欢,理论家对我的画也高度评价。实际上这给我一股很大的力量,我受到了大家的鼓励,我充满了信心。另外一个收获就是,我明确了我的路该怎么走,虽然我后面的路还会非常的艰难,但是我会非常坚定地走下去。
 

 
岭云带雨,中国画,215x628cm    2007年
 
      相关链接——
 
      许钦松艺术简历:
 
      许钦松  1952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中国画学会顾问、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2012(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艺术顾问。
 
      主要作品有:《潮的失落》、《心花》、《个个都是铁肩膀》、《诱惑》、《天音》、《南粤春晓》、《岭云带雨》、《高原甘雨》、《甘雨过山》等。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1992年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 ’91中国西湖美术节银奖(版画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等多项大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原中国版画家协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许钦松》、《许钦松版画集》、《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象外之象—许钦松山水画集》、《时代意象—许钦松艺术研究》、《年度大家—许钦松》、《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许钦松》等。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48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8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456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62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23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5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687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682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