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有缘挹心香——著名书法艺术家李豆罗小记

2012-05-11

文章来源:
346次浏览
 
编者按:
        书法是一门富有感情的艺术,书法的线条是书法艺术的生命,是情感宣泄的载体。青岚农夫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作从行草入手,集中调动了书法的审美语言,自然畅达,墨趣横生,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不仅让人们在作品中感悟到作者静泊淡雅的情怀,而且还能领略到作者意想联翩,不落窠臼的艺术创新精神。青岚农夫通过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展现形式,向人们传递着美好的音符,勾勒出和谐温馨的世人家园,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静泊淡雅,淳朴严谨的当代书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崇高的情操。
 

 

李豆罗作品欣赏

 


        当你踏进南昌这座城市,你会扑面感受到新潮,胸襟顿时开阔起来,眼前浮现的尽是盛世的光华和绚丽的憧憬。
        城市建设是美的艺术,也是理念的结晶。有幸的是,当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江西,首选要发展南昌”的决策时,刚上任市长职位的李豆罗便将南昌市的建设就融入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现代理念,一支如椽的大笔绘制出了一幅全新的蓝图。接着,是与城市环境巨变联袂而来的外来投资的大量注入。“成本最低,回报最快,信誉最好,效率最高”,成了吸引内外客商的强大磁场,南昌这个世界动感都会和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被众多的慧眼所认识,1000多亿的资金则铿锵作响地落在了南昌的一江两岸。南昌,这座自汉代灌婴筑城至今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经历了太多的彷徨之后,终于在21世纪开始重铸了它骄人的辉煌!
       在这“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面貌为之一新”的时刻,英雄的南昌人民不会忘记这位“高品质做人、低格调为官、严要求办事”的市长李豆罗,是他用“白天加班加点,晚上干过零点,逢年过节照常到点,一年四季无时无点”的实干精神,感召着广大的人民群众,挥动着如椽的大笔绘制出一幅全新的蓝图,也是他用“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高素质塑人”的新理念,把大家引向了富民强市的新目标!
 

 

李豆罗作品欣赏

 

       李豆罗不仅是城市建设方面的大手笔,而且是文化建设的推崇者和组织者。在市长任上,他把文化立市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南昌市的文化建设是好戏连台,高潮迭起,出版了大量书刊,组建了南昌画派,举办了中国九大画派南昌联展,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国楹联文化艺术节,邀请了600多位国内外楹联名家相聚南昌,挥毫泼墨,吟颂唱对,打造了三条楹联文化街,兴建了水上楹联宫,南昌成了中国唯一的省会楹联城市。与此同时,他还将文化融入大局,组织了“百台歌舞”、“百部电影”进社区活动。在新崛起的红谷滩新城的赣江之畔,建起了“秋水广场”,并把这一景观沿着赣江向南延伸,打造了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沿江文化公园,融赣历史、赣文化、赣风情、赣名人的为一体的风光带。李豆罗所作的一切,诚如他在一部书中所说:“历史是城市的脉络,而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彰显城市个性、文化品位和特色魅力的最佳财富,而且是无可替代和不可杜撰的。因此,世界上成功的城市建设经验表明,文化才是城市的立城之本。”鉴于这种认识,他总是鼓励作家、诗人和艺术家们,抖擞精神,拿起手中的笔,为时代呕歌,为建设新南昌出力!
 
        在李豆罗的人生路上,也曾有过艰难、险恶、挫折和失败,但没有低头,没有退却,他时时激励自己:“一个人活着,一定要有志气,一定要对人民做点有意义的事。”他出生在江西进贤县的青岚湖畔,这里文风兴盛,治学严谨,使出身寒门的李豆罗从识字时候起,就萌发了对文学和书法的向往之情。可是,由于贫穷无奈,高中未读完就辍学回家。但坚毅、果敢、务实的他,穷不夺志,更加发奋自学,并以历代的诗词歌赋为学习的典范,传承历代名人遗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未间断过对史籍的学习和对书法的钻研,即使外出开会,行囊中也少不了书贴和笔砚。有时书兴突起,竟会以手凌空挥写或在膝上涂鹊,几成“痴迷”。在同人们心与心的碰撞中,信念与执著,勤奋与坦诚,全化作翩然奋飞的凤凰,在熊熊的烈焰中涅磐!2005年6月18日,《中国书画艺术报》在一版用整版的篇幅刊载了李豆罗8幅书法作品,并对他的书法艺术作了全面的介绍。
 
 

 

李豆罗作品欣赏

 

        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李豆罗的一面镜子,都是他用才思奏响的心灵回音!面对喧闹躁动的当今世界,李豆罗深谙全力追求事业与生活完善的人,尤其是试图活得洒脱自如不同凡欲的人,是何等劳累,何等不易。可他却偏执地选择了书法这条路,即便独守清贫,他也愿以乐观豁达的气度去实现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他常常怀着一份纯洁的痴迷和真挚,在与文朋艺友的交往中认知自己的责任,探求美学的真谛。他就像一个刚进校园的小学生,对书法界的名流巨匠充满近乎虔诚的景仰,对书界同仁朋友则报以既钦羡又似嫉妒的复杂心情,探求他们的人品与文品,因而总是试探着走向他们的心灵深处,然后用求新求变,创出自己的特色。瞧,他篆书的扇面“天趣”,虽为一幅小品,但大气酣畅,锋正笔圆,不失天真。“厚德载物”,用笔朴拙,却构图新奇,可谓上乘之作。团扇“人和”,用笔平淡中有变化,结构稳中求奇,疏密有致,可谓笔到意到,书为心画。当人们把玩他的书法作品时,便会发现其作品既有道法自然的酣畅之气,又有巧构无心的禅意天趣,更有虬枝入墨的古朴和荡气回肠的律动,特别是他的行草,读之但觉满纸烟云浮动,更兼闻风雨飒飒之声,因而在海内外书法界,声名雀起,享誉四方。据2000年文化部ISC2000评审,其草书价值达1800元人民币/平方米;2001年经国际美术家联合会ISC9000A评审,其草书价值达1000美元/平方米。
        作为一位书法艺术家,不仅要在书法艺术上有新造诣,更要在艺德上有所修养。李豆罗在自己走过的艺术生涯中深谙此道,他不仅以一个虔诚的学子风度,对待每一位同仁和学长,而且在书法发展正随着专业化带来的功利性弊端的时候,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不雍拥附和,坚持以发展繁荣祖国文化艺术为己任,始终保持着一种与时尚相悖的非功利性心态,从不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商品去社会上拍卖,更不利用自己所持有的书法艺术去向别人索取钱物,积极维护着一个艺术追求者的纯真,这无疑是吻合了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其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
 

 

李豆罗作品欣赏

 

       人生如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李豆罗也亦然。不过成功的艺术家,必是幸运的旅人。2006年11月,他卸任市长职务,当上了市人大主任,但他对书法艺术的忠诚与执著仍然不减。当他捧出一瓣心香,将中华民族千年绵延不绝的真善美,如鲜花般遍植于浩浩寰宇时,他笔下的作品,定将与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灵魂在拥抱中获得永生。李豆罗的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全国性的大赛,并被中华书画学会、中国市长书画院、中国驻欧盟大使馆、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和新加坡总统纳丹、比利时副首相乔斯·夏贝等国际知名人士及日本、韩国、比利时、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国际友人收藏。个人传略被《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东方之子》、《国际现代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大典》、《中国市长书法精品选》等收入。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书展中屡获殊荣,不仅先后获得了“迎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金奖、中国百名市长书画艺术大展特别荣誉奖、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书画展特等奖、“鲁班杯”全国书画大展铜奖、“千龙杯”第二届全国书画大展金奖、21世纪海峡两岸书画大展银奖、布鲁塞尔首届书画艺术展最高荣誉奖,而且还获得了中国百杰书画家、中国市长书画院院士、比利时华夏书画艺术研究院永久名誉士等称号。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仍在向着艺术的高峰继续攀登!
        李豆罗的生活中充满了创意,事业中充满了创新,艺术中充满了创造,那是在一次次的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中,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生命之歌!
        这样的人生,亦如浩浩天宇有日月星辰也有五彩云霓相映生辉;亦如茫茫大地有江河奔腾也有雄州耸峙气贯长虹!
       这样的人生,才摇曳多姿富有光彩,就像冰雪消融山花绽放,更清纯更艳丽;就像穿越险滩激流入海,更磅礴更壮阔!
       于是,我想说:豆罗啊豆罗,你任重而道远!
       于是,我还想说:朋友啊朋友,责任未有穷期,奋斗未有穷期!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49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8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467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64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2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5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690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688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