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琦)5月19日,成功美术馆举办了青海省美协副主席张权先生的大型画家日笔会活动,并在现场进行人物画创作,吸引了大批书画爱好者、收藏者以及艺术类学生前来一睹画家风采,并利用这个机会与画家零距离交流沟通。成功美术馆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了张主席,听他讲解他的人物画创作理念和心得。

张权侃侃而谈
采访者:张琦
受访者:张权
采访时间:2012年5月19日
记者:您的青藏高原人物风情画独具魅力,请谈谈您的创作心得?
张权:我的画与我自己的经历有很大关系,我是1989年去的青海,在青海生活二十多年了。青海大部分是藏区,分布着藏族、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我主要以藏族和土族为题材,常年深入生活、收集资料、去牧民家中做客,致力于反映青藏高原的雄浑大气,尤其对藏民族题材倾注的心血更多。目前国内很多表现藏族题材的作品大部分都以西藏、甘南等地的风情为主,表现青海的却不是很多。青藏高原这个题材很值得表现,但其人物画会比较难,因为既要表现出青海藏族人物的特点,又要表现出高原的雄浑。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创作要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脱离了生活的作品就没有了可看性。对于人物画,我投入了很多精力:最早注重线条,后来用墨表现,再到后来运用一些技法来充实苍茫雄浑的高原感觉,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对人物画的把握更加的娴熟、基础也更加的深厚,不想过去那么单一了。总之,要想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和源泉。

张权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作为一名军旅画家,您的作品表现了丰富的部队生活,在描绘当代最可爱的人时,您有怎样的创作体会?
张权:我1982年入伍成为了一名战士,从当战士到上军校,我一直都坚持进行绘画创作。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对部队生活特别了解,对部队题材也非常熟悉。这种部队生活的经历让我在表现部队题材时得心应手,表现部队人物时也觉得很亲切。青藏高原的战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他们生活在平均海波3000米到4000米的高原缺氧的艰苦条件中,脸部有明显的特征,即使刚入伍时白皙的战士,在藏区生活一段时间,皮肤也会变得和当地老百姓一样了,所以部队人物的表现技法和表现方式与藏族人物画有相似之处。这十几年来,我创作的部队题材作品参加过全国、全军的展览并多次获奖,也被很多机构收藏,当然今后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补充的地方。

张权进行现场创作
记者:您的作品充分发挥了线的表现功能,使笔下的人物千姿百态,能谈谈您对国画线条的感悟和理解吗?
张权:在古代,南朝的评论家谢赫曾提出评画的六项标准:一、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洋溢的状态;二、骨法用笔,指内容要有骨气,即精神气质;三、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四、随类赋彩,指彩色与所画的物象相似;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作品。尤其是骨法用笔,要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心灵,讲究中锋用笔以及顺锋、逆锋等来表现线条的丰富性。几千年来人物画都讲究用线表现,历代都不乏这样的高手。在表现人物时,线条是最强的绘画语言,离开线就无法体现出人物画的感觉。当然也有用墨表现的,但用线更能表现人物的气质,因为线条的变化非常丰富,通过轻重缓急、浓淡干湿来表现衣服、表情等不同的效果。我现在对线的理解比过去更加深刻,人物画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各种质感、工笔画的线条比较花哨、写意画的线条则是一笔定乾坤。总之,人物画的线条,讲究根据形来用线,以表现人物丰富的状态和内在精神。

聚精会神创作
记者:您的作品中既有中国画的传统笔墨,又融合了西画的色彩、光线等表现技法,您是如何把握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的?
张权:我学习中国画是从传统入手,临摹古代大师的作品,从而逐渐积累了中国画的基础,掌握其技巧及精髓。在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我学习了素描并大量练习,将素描融入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中。素描讲究写实,当年徐悲鸿等大师就将素描引入到了中国画的创作中。我在创作中,基础是传统,表现手法上引入了西方画的色彩、光影等技巧,是一种创新。我觉得我们应该继承传统,但不能拘泥于传统,要结合西方的元素,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当然,我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充实。

现场创作完成
记者:可以谈谈您今后的创作规划吗?
张权:过去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创作,时间很少,都是利用节假日和挤出来的时间来创作的,今后退休了,我可以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用在创作上了。我今后的创作仍然是以高原人物画为主,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学习别人更好的技法:第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并从山水、花鸟的画法中借鉴技法运用到人物画创作中;第二,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多看一些评论家的文章,在理论上提高自己;第三,加强书法学习,因为国画的用线用墨都离不开书法的修养;第四,深入生活,多收集资料,尤其民族风情的人物画要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第五,多参观一些国家级的大展,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