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铁 用精神书写飘泊

2012-05-22

文章来源:
340次浏览

  雍容浑厚 出入自然
  容铁的印章之精,在整个书画界是公认的。他以砖文、镜铭之类的字体入印,粗犷质朴、个性张扬、别具一格。10年前,刚刚到北京不久的容铁曾经拿着自己篆刻的印章拜访过冯其庸,但是冯其庸并没有太在意。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十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容铁的印张的时候,却使用了“耐人寻味”四个字来做为评价。
  “刚来北京的时候你的一方印卖多少钱?”记者问。
  答曰:“100。”
  “那现在呢?”
  “4000,”容铁不无得意的说:“还得排队。”
  10年磨砺,宝剑锋出,雍容浑厚,出入自然。容铁在艺术果园里的采摘终于获得了累累的果实。
  容铁在书画界的“不务正业”是出了名的。相比于那些把自己关在书斋里一心搞创作的人来说,他显得太活跃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制作了国内第一张书法软件光盘《中华书法大字典》;组织策划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中国邮政明信片的发行;创建了书画界的内部刊物《东方书法人物》杂志;组织策划了“首届中国书画之星精品大展”和“走进新疆——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并出版专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依靠其个人的力量,并没有求助于任何团体。这些在别人眼里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容铁却乐此不疲。
  电子《中华书法大字典》
  

行草 一榻百花七言联136cm×34cm×2  价格20000元

 

       说不尽的喜悦和辛酸
  容铁的活跃起源于制作国内第一张书法软件光盘《中华书法大字典》。1992年,当时的容铁还是镇江邮电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书法已经有了相当的造诣,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觉得如果将中国的浩如烟海的古今书法字帖输入到电脑里,制作成电子文本,即可以单字查询,也可以整篇欣赏,岂不是一大进步。这一想法的闪现使他异常兴奋。从此开始长达6年的漫漫征途。
  1995年,容铁到北京发展,简陋的环境和艰难的生活也没能挡住他的执著。他的时间、精力和生命完全与这部电子书法字典绑在了一起。
  1999年,这部凝结了几年的心血,耗资达到200万元的电子版《中华书法大字典》终于面世了。很快就在书法界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德高望重的书坛泰斗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容铁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当代书法字典电子出版物奠基人。”
  可惜的是,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就会成为美好的现实。容铁呕心沥血制作出来这部电子词典最终没能普及开来。原因很简单,电脑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想重新调整,但是已经没有后续资金。
  “书法字典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我当然会很伤心,这是先行者的悲哀。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毕竟作了一件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王安石 咏梅 136×34  价格: 10000元

 

      明信片的魅力

  现代青年已经很少写信了,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取代了传统的书信,明信片自然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是容铁却敏锐的觉察到明信片里蕴含的潜在市场。“明信片作为大众化的传递信息的工具的力量正在消减,但是如果改变思路,仍然可以重新具有生命力。”容铁的思路,就是将明信片由传统的信息“传递”功能变成“宣传”功能。
  1998年,容铁策划的“跨世纪书画名家精品系列”中国邮政明信片开始发行。这套明信片从开始就抱着不问出身、不问名气、不问年龄,只看实力的宗旨。只要是有自己的特点,有水平,都可以入选。
  “明信片仍然具有普及性,知名画家并不排斥。而对于还没有名气的画家来言,画册的成本太高,价格也比较贵,一般人很少购买。但是明信片就不同了,成本低,普及性强,而且有实用价值,从广泛性上来讲,明信片比画册更有力度。不仅可以在市场销售,而且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起到的宣传效果是画册无法办到的。”
  从1998年至今,容铁的书画明信片系列已经几乎将国内知名的和有成就的书画家“一网打尽”,总数达到3000多人,总发行量已经上千万套。
  精神的漂泊者
  容铁是一个开拓性的书画家,书法和绘画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他对水墨光韵画法运用得尤为独到。
  书画家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是众人皆知的事,容铁对此时时保持警觉,他是中国第一批书法专业的研究生之一,师从欧阳中石。2002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2003年到北京大学作访问学者。对文化修养的补充始终没有间断。
  容铁说:“我喜欢飘泊的生活,这并不是指生活上的居无定所。而是精神上的飘泊。因为飘泊是没有止境的,没有常规,没有定式,才会不断的寻觅,不断的进取,不断的收获。这种飘泊的状态让我感到开心,我想我也许永远也不会停止下来。”
  若干年前,一位女画家江碧波曾经这样写道:“野马不知何处是它的驿站,但是整个荒野都是它的家园。”这也正是容铁的追求。
  容铁告诉记者,他准备近期将《东方书法人物》交给别人来做,因为他需要腾出时间来“充电”。看来,他又准备继续“飘泊”了。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490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87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469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6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26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57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693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689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