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与嬗变——杨霜书法作品赏析

2012-05-03

文章来源:
360次浏览
 

 
杨霜作品赏析

      个人书法作品展最难避免的便是书风和书体的单调。有的书家展示其一、二幅作品,确实形、神俱佳,让人赞赏;有的作品甚或精彩迭出,给人震撼。然而,如果让他拿出自己的几十幅作品汇聚一堂,要么良莠不齐,要么风格雷同、单调,观众看久了,不仅认识到这位书家书路不宽,趣味单一,而且还可能会对当初观赏其一、二幅作品时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此类书家,我们可以说他为不擅“藏拙”。能将近百幅作品集中展示,而又让观者始终兴趣盎然,这确实需要创作者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杨霜书法作品展正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展览,杨霜正是一位艺高胆大的书法家。
 

 
杨霜作品赏析
 
      作为长期从事书法组织工作的书家, 杨霜首先倾其热情为全省书家和书法工作服务。而书法组织工作也在无形中开拓着杨霜的心胸和视野。在生活和工作上, 杨霜朴实端方, 正直善良; 在艺术上,他却是一个不安分者,一个永远向新的艺术领域跨越的探险者,一个近乎传奇式的人物。诗与书法是杨霜从小便接触到的两门中华传统技艺 ,他从小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册《 品石斋自 书诗稿》便留下了他诗词吟咏近4 年的心血结晶.杨霜的诗词,以其声律雅驯,意象丰赡,情感充沛, 深得老一代诗家涂月僧,李大光,王萼华等的嘉许。杨霜诗思敏捷,每有书画笔会,常即席赋诗,顷刻书就。或有画家画后索题 , 杨霜援笔而题 , 往往紧扣画境 , 生发出画中的诗意来.杨霜曾撰写过《 马陵道》、《 ,颜真卿》 等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和小说。前者曾有电影厂欲拟拍摄;后者则曾发表于报刊。杨霜还创作过大量的根雕艺术作品,其根艺或取其神,或取其形,明快简约,因材就 形,命名又富于诗意和文化内涵, 在省内展出后, 观者甚多, 颇得好评,中央电视台也予以报道.杨霜亦喜绘画,尤擅画梅,其梅花深得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 , 李方膺的梅花精神.杨霜的书房名“品石斋”顾名思义,其爱石也成癖也. 杨霜喜收集印章石, 刻印亦为其雅好, 偶 有所作,令人把玩不已。
 

 
杨霜作品赏析

      在书法上,杨霜最早习唐楷,习汉隶,在基础扎牢后,他又学宋代黄庭坚,米芾行书,明代祝枝山,王铎等的草书。一段时间,他迷上了章草,对历代的章草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习.至今,他的行草书作品都带有章草的遗意。他喜欢民间书风的质朴,奇崛又去揣摩竹简,帛书以及民间砖,陶文字。对于现代书法,不少人将其斥为 异端,而杨霜则以其开放和宽容的心态加以接纳,他创作了一些注重画面构成和笔墨趣味的作品。近年来,他又对篆书的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大篆作品,古朴奇奥,有的用字极其罕见。最初,我私下以为其用笔结体是出自南岳衡山的《 禹王碑》《(禹王碑》文字至今无人确解) , 后来向杨霜请教, 才知道他取法的是西周《小子逢卣》 铭文。他在一幅临写这篇铭文的作品的上方题 款道: 《小子逢卣》 西周成康之际之器物也, 其书分行布白,上下呼应,左顾右盼,腾挪借让,争而不犯,浑融一体,自巧妙然 真可谓金文中之行书也。" 由此可见杨霜在书法上另辟蹊径,力求不与人同的特点。
 

 
杨霜作品赏析

      杨霜书法创作涉猎多方, 草, 隶, 真, 篆, 各体咸备, 既追求高古浑穆的气象, 又捕捉松动空灵的意境:既有“天风浪浪, 海山苍苍”的豪宕,又有“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典雅; 既有丈二巨幅横披, 也有 尺幅小品及方寸小扇面。楷书作品如约 作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颜体自作诗条幅,虽然规行矩步,但功夫扎实,平实中隐隐显出不平。行楷作品如自撰联“大道无门唯自悟, 奇书有味贵旁通”,用笔爽峻, 多方折, 有奇趣, 似有唐人写经书体的影响。行草书为杨霜平时写得最多的书体, 或显现功力, 或自出机杼, 但都笔飞墨舞, 表现出了一个诗人书法家的一腔激情。杨霜的篆隶作品大都追 求一种大气,古意。追求大气, 然好理自解;而追寻古意,其美学意蕴何在,却少见有人论及。在中国古代的书画论著中,提及与 " 相连的美学命题, 古" 不胜 枚举。如唐代书论家张怀瑾的品评书家时常以“古雅”为标准 , 他认为 , 钟繇书法“古雅有余”而王羲之虽,“运笔增华,而古雅不逮”,明、清之际的大书家, 王铎则说:“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古朴、古拙、古淡”等等,历史也都是书画作品的高度评价。那么,“古”到底美在何处呢?我以为“古”一是体现了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道家真理;二是对过度华丽、修饰、夸饰的反动;三是以古为新,从“古”中汲取新奇的因素,取得陌生感、新鲜感,增添新的表现手段。以此来反观杨霜书作中的古意,我想大致不错。
 

 
杨霜作品赏析
 
      杨霜的篆书作品,正如前面所述,取法《 小子逢卣》铭文较多, 然而西周金文《散氏盘》、《毛公鼎》以及《 石鼓文》等, 他也曾心摹手追过。篆书是贵州先贤书法的一个强项,莫友芝,郑知同,罗文彬,姚茫父,王仲肃,陈恒安等均为一时高手。对先贤篆书杨霜也颇为留意, 如其所书的一幅大篆《王维(渭城曲) 就明显受陈恒安大篆的影响。但抱着“同能不如独诣,众毁不如独赏”(金农语)的艺术见解,使他创作出一批面目新异、古拙古奥的篆书作品,客观的看,杨霜的篆书还未至通化之境,然而其强烈的求新求变意识,或许正孕育着能与前贤争胜的结构。
 

 
杨霜作品赏析
 
      杨霜的书法是以其丰厚的知识学问滋养而成的。因而,他对书法创作自有其一套书学思想。他认为,书法的承传与出新嬗变是不可偏废的两端,承传的目的在于了解优秀传统,夯实基础,神交古人;而嬗变则是熔铸自我,表现性情,自创面目。如果只执其一端,绝对不能行走书法艺术的大道上。“技生活, 道行境”,无技之法,是死法;无道之境,非书境”,他强调技法的锤炼,注重增加修养以“悟道”从而提高艺术境界。正由于此,他进而倡导诗、画、书、印一体的中国文人化艺术体系,认为这是中国艺术民族性,特殊性的集中体现。专工者固然可贵,而兼擅者则非大师不能为。故每每谈及苏东坡、米芾、赵孟頫、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诗文、书画篆刻大师,他的景仰之情都溢于言表。
 
      我们有理由相信, 杨霜正行走在书法艺术的通衢大道之上。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34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70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90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678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187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3031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4013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859热度

最新文章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老辣而野逸 劲挺且坚韧——甘肃美协原主席陈伯希先生作品(“五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丹丹花,即卷丹、天盖百合、虎皮百合之别名也

2025-05-15

秀润清新 宁静淡泊——重庆美协原副主席杨必位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秀润清新 宁静淡泊——重庆美协原副主席杨必位先生山水画(“五

杨必位先生两幅新作,妍润苍辣、引人细绎。这是他记录情感,讴歌自然的心血结

2025-05-14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

新学年即将开始,战斗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一心,将本次校本培训研讨的成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走到今天,如果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变成新的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我的投资三原则:一是能睡踏实;二是说话管用;三是把前两句话重复 一遍。

2025-05-13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当王有政先

2025-05-13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