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志刚
马国强先生之绘画特色可概括为六字体正、气厚、格清。
体正者,继承与创新之脉络明晰,线条简率泼辣,水墨清雅冲和,构图稳健饱满,表情晴朗真淳,可谓儒风习习、堂皇正大;气厚者,书法用笔,五笔七墨咬合无间,雄强浑沦,内力充盈;格清者,统观画面有超逸之气徐徐袅袅,不绝如缕,纤纤若初月之升天涯,泠泠比渊泉之鸣石罅。马国强先生精进不懈,一手上追任伯年,一手紧扣时代脉搏,冶传统与现实于一炉,取精用宏,形神并至,风格幡然而变,戛然开创了不同于师辈的自家式样。其意象、境界和笔墨之美,呈现出特有的艺术个性,在当今画坛独标一帜。

一、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冷静取材,藉以表达“为万千基层劳动者写真传神”之宏旨,是马国强艺术之首要特点。
在马国强先生笔下,没有牵强注解既有观念的先入为主,没有身在庐山不辨西东的莫名惶悚,却有着真切的感动和深入的思索。有对劳作艰辛的凝眸关注,有对晴朗笑容的由衷叹赏,有困境中的坚守、沧桑中的淡定,更有对时代心声的把握和对生活真谛的诠释。
马国强先生笔锋所向,大致有少数民族人物、古装诗意人物、中原地区基层劳动者三类。一直以来,这三类表现对象交杂于画家毫端,在艺术上各有优长。但近年来,马国强先生之创作明显偏重于后一类,作品多尺幅拓延、场景宏大、人物群置、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极强,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中原地区的基层劳动者形象,特别是在大平原地理特性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流动转移的社会特性两相交汇所构成的坐标上,几乎可以说,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上还是个空白。
马国强先生选择“二十一世纪的大平原基层劳动者”作为主攻方向,同样令人折服于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在这方面,以《建设者(农民工)》为代表的一批现实主义新作,已经峥嵘展露、其势咄咄。在这幅描绘了数十个人物的阔大作品中,画家创造了崭新的人物形象与笔墨意境。尽管现实中有着风雨霜雪,有着愁闷与烦忧,但他们在画面中所营造的群体氛围,却具有一种美好而抒情的意境,清新、欢快、潇洒、豪迈、乐观、坚毅。这是一种典型的大平原人的精神面貌,朴实而果敢,隐忍而开朗。画家用细腻而又奔放的笔触,充分刻画并完满展示了这种感人的群体气质,既有很强的现实感召力,又有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

二、在扎实的写实性基础上戮力托举中国笔墨精神,是马国强先生艺术之又一大端。
马国强先生的过人之处在于,苦修“技术”却绝非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写实是手段而非目的。西方写实主义的引进,无疑打破了空泛概念的传统水墨程式对生活的歪曲与束缚,但国画的核心内质是笔墨写意,是具象刻画基础之上的宇宙精神把握,舍此则势必沦入“反玉辂于椎轮,易雕宫於穴处”的泥沼。基于此,他的水墨人物画创作,时刻注意把握形体大局,关键处严格定位,非关键处适当放,有夸张有省略,以写实为基础参酌写意,寓丰富于简练,出繁杂以整饬,悦于目复能赏于心。

能从严谨的形式构成里潇洒迈出,实大不易。没有娴熟的笔墨本领,断不能达到自由抒写之境。马国强先生移植书法为完善水墨人物画之“写”所用,那顺逆绞拖变化如龙的线条,劲健爽捷的线质,有力衬托了水墨渲淡及画面布白之“虚”。马国强先生深谙“务虚”之道,破、泼、焦、宿多种墨法的交互使用,营造了雅逸悠远的画面氛围。而机动灵活的留白,一如闲云出岫雾满林岗,引人无限遐思。
挺括的用笔,明快的形象,简练的构图,丰盈的水墨随着中锋使转的笔痕欢快地浸洇开去,带燥方润,将浓逐枯,清新浪漫,虚实相生,构筑成一种似曾相识又多有陌生的审美系统。这些带有强烈个性化色彩的创作印记,处处志之,正是中国笔墨精神直通马国强先生艺术内心的路标。
三、在线条运用上独出新面,突破性地实现了造型感与书写味的统一,是马国强先生艺术协奏之三。

国画或书法,最基本的起点是线,最小的构成要素也是线,国画正是以具有书法趣味的线的造型别于西画。中国画这片以线构架的天地,包容了多种艺术种类的文化特徵,经由线条、点、横、竖、撇、捺、转折等有组织有规律地叠加而成。挥毫之际,线条似断还连,无形处神气萦绕,无笔处气脉关联,或妍美流便,或势巧形密,或天然神纵,多自成格局。
马国强先生将速写与国画笔墨很好地进行了结合。他的线条刚劲有力,激情内含,如绵裹铁,充满节奏和韵律,与任伯年庶几近之却又颇有不同。任伯年师法宋画的痕迹很明显,在观察方法上与宋人多有接近,同时也受到明代肖像画特别是陈老莲作品的影响。任伯年的线条非常简练、非常概括、非常强韧,很到位地表现了形体本身的特徵,芟冗除繁,强化了很多特征性的东西。马国强先生的线条在借鉴任伯年的基础上,愈加强调书法用笔,融篆书之圆劲与草书之飞动而一,辅以墨色润燥变化,清拔其体华滋其采,转折衄挫无不随心驱遣,突破了寻常人物画走线疲软靡弱之弊,无疑是对流畅、飘逸、潇洒可能带来的轻、薄、滑缺陷的一种反制。马国强先生虽不以书法名世,对书法入画的苦心经营却堪谓大痴。宏阔的艺术视野决定了他线条取法的高古,线条质量的迥出俗流决定了他画格的不同凡响,“马家线”事实上已经成为时下水墨人物画界之干将莫邪。
立足中原区域,在黄河嵩山护侍着的这片热土上,砖积瓦聚,旦暮相厮,穷数十年之功,终有今日之煌煌艺术,马国强先生之艺术脉络及艺术节点,足堪成为画人进渡之津梁。尽管艺海无涯,关山路远,马国强先生仍在鹰扬奋发中,但浩荡的东风与满目的葱翠,已经告诉我们,更加绚烂的春天正在接踵而至。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