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诗书画报社携全国百家知名书画网联袂推荐出
“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10位中青年山水画家精品展”7月26日—8月9日
(参展画家:胡朝水 王本杰 王焕波 张耀明 徐会远 王信聪 王士生 郝立辛 张华忠 苏继海)
王士生的作品立足于传统,从文人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但师古是为了开今。这位画家虽然对古人怀有敬意,但他不愿意重复古人,他始终在寻找具有当代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总的来说,王士生的画作笔法稳健却又不乏奔放的动势,画中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其造型手法却又具有概括性,其笔墨语言既保留了传统的内核,又具有明显的现代意味。
采访人:李霞
受访人:王士生
采访时间:7月30日
记者:任何艺术创作者都带有个人特性,您在艺术上想形成怎样的创作风格?
王士生:我的作品是立足于传统,从文人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又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学习传统,但又寻找当代生活气息的表达方式。我的作品有一种奔放的感觉。我主要以自然风景的创作为主,用传统的笔墨语言加上时代气息,就形成了我自己的笔墨形式。由于,山水之姿变化万千,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也与古人有所不同,要满足今人的审美需求,除了勤于写生外,还要自觉地去求新求变,勇于突破,打造固有程式带来的单调感,注入时代的血液,才可以让作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是说风格的话,我目前还在继续探索,让作品特点更为稳定和突出。
记者:谈谈您目前的生活状态以及创作的状态?
王士生:作为画家,每天的工作就是画画。因为喜欢,所以,每天都会不停地画。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画画了,晚上往往会画到1点多两点。可是,我并不觉得累,因为画画,就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一直在不断探索,努力去尝试加入新的元素,画出新的东西。

记者:您对自己的艺术市场是如何规划?王士生:我认为,市场就应该是顺其自然的,而不是刻意地去规划成什么样子的。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规划和打算。
记者:太过于强调艺术性的作品会不会拉开与大众欣赏口味的距离?怎么才能保证作品能达到“雅俗共赏”呢?
王士生:作品必须要具有艺术性,而不是去迎合市场。艺术的价值是无穷的,迎合市场的画,必定不会有好的未来的。艺术家,就应该向着真正的艺术进军,而不是为了市场而忽视了对艺术的追求,市场并不重要,只要自己将学术做好了,迟早会被市场所认可的。而“雅俗共赏”,真正能做到的不多,“雅”与“俗”共同体现在艺术中,这种关系是较为微妙的。
个人简介:
王士生 1963年生,山东宁阳人。1986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修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院特聘画师,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委员会委员,美术教育副教授。
作品参加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展,澳洲中国名家水墨画展获优秀奖,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2003年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第二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山水、风景画作品展,中央电视台2003年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青年国庆书画展,“时代风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北京美术作品展,纪念齐白石诞辰140周年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纪念抗同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首届中国写意画展,太湖情·中国画作品提名展,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大展获优秀奖,菜乡情·全国百名画家邀请展获优秀奖,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获优秀奖,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第二届(湘潭中国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齐白石奖”中国画作品展,纪念叶浅予百年诞辰中国画提名展,全国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