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成功美术馆·胡朝水山水作品 68cmx68cm 协商
胡朝水,一位用色彩描绘自然地山水画家,他的作品永远洋溢着阳光的气息。胡朝水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大胆的吸收了一些民间年画中的造型特色,亮丽的色彩,还吸收了欧洲经典油画的用色方法,融汇到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当中。所以我们看到的画让人看上去耳目一新,即不同于传统的青绿山水,但看上去又是纯粹的中国画,色彩又非常的亮丽,又有些民间艺术的倾向,也有西方油画的感觉,所以无论是喜欢传统艺术的高雅人士,还是喜欢油画的人都能接受胡朝水的作品。
成功美术馆邀约重彩画家胡朝水,听他为我们讲述他笔下的时代色彩。
采访者:汪利利
受访者:胡朝水
采访时间:2012年7月26日

兰州成功美术馆·胡朝水作品 《山映斜阳》96.5cmx178cm 协商
记者:胡老师的重彩备受广大的书画爱好者喜欢,就您的创作倾向看,您的语言和内涵以及样式有着独特性,请老师谈谈您的重彩画创作历程?
胡朝水:我自幼生长在泰山脚下,又在泰山下学习、工作,三十余年来,朝夕与泰山相对,学习中国画近十年,自然而然,山水成了我的主攻方向。雄伟壮丽的泰山风光是我描绘的对象,而泰山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更给了我丰富的滋养。十年来我写生的脚步遍及泰山的山山水水。面对厚厚的画稿,我却若有所失,总觉得黑压压的水墨画,与心中的山水风光相去甚远。我用心体味泰山的风晴雨晦、云起云收、四时之变,当一摸秋阳将泰山染成一片金黄时,我深深地被震撼了。我毅然决定将重彩引入我的水墨画。
创作了《秋山向晚》,运用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使作品凭添了富丽的景象,并获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先后创作了《山水晗清晖》、《乡梦》等一系列的获奖作品,便是在这种思路下彩、墨并施,在墨色的渗化晕彰中完成了色彩的表达。我所用的仍旧是生宣纸、中国画颜料以及水墨等基本材料,这些中国画材料的选择是由于我的绘画语言的探索方向不是朝着与传统的反叛与决裂,而是对传统语言的延续和变奏。企图通过这种变奏,展示一种既不失传统韵味又能传达新的视觉效果的绘画样式。 古典中国画越往后发展,越凸显其“书法性”而远离“绘画性”,现代的某些彩墨画家则更强调“绘画性”,更多地使用诸如厚涂、拓印、肌理等制作的手法。我的彩墨画则更接近古典的写意精神,强调书法用笔和点线的表现性,充分发挥水与墨的自然渗化效果。不仅凸显了笔线墨韵之美,更有意识地使线条墨块穿插于色块之间,使其更加协调与稳定。“以色助墨光,以墨显色彩,要之墨中有色,色中有墨”(唐岱《绘事发微》)令色墨交融,而又各显其能,相互衬托。在铺陈水墨时,墨块在宣纸上的自然渗化具有不确定性,这种肆意的铺排,使作品具有了活泼的节奏感,气韵也由此产生。

兰州成功美术馆·胡朝水作品 《秋水》 68cmx68cm 协商
记者:在看一幅画的时候,评判画好与不好的关键看意境,您在绘画的时候怎么把内心的境界和思想,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胡朝水: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说得抽象一点就是艺术家的一种感觉,你想表达的一种情绪和意象是否表现出来了,一幅画我可以画得很完整,大家都说好,但是我觉得我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那它也是一副失败的作品,可能有些作品寥寥数笔,大家可能觉得没有完成,可是我认为它完整了,我表达充分了,那也是一副好作品。所以是不是一个好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他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我武断点的认为,是不是好作品,首先是画家自己这关要过不过得了,如果自己不认同自己的作品,那别人也不会认同你的作品。
我的重彩山水相对于传统的青绿山水来说又拓展了一下表现形式,因为我来自山东,山东的民间年画非常丰富,我大胆的吸收了一些年画中的造型特色,亮丽的色彩,还吸收了欧洲经典油画的用色方法,融汇到我的青绿山水当中,所以我的画让人看上去耳目一新,即不同于传统的青绿山水,但看上去又是纯粹的中国画,色彩又非常的亮丽,又有些民间艺术的倾向,也有西方油画的感觉,所以无论是喜欢传统艺术的高雅人士,还是喜欢油画的人都能接受我的作品。这就是我作品的整体面貌。

兰州成功美术馆·胡朝水作品 《秋云》 68cmx68cm 协商
记者:画家的作画风格会随着年纪和阅历发生改变吗?
胡朝水:肯定是随着改变的,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在于创新,像我的作品,别人觉得很创新了,如果我只停留在这个阶段,没有继续给艺术贡献新的东西,就展现不出艺术家的价值。对艺术家来讲,他只要活着,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不能固步自封,吃老本,他应该不断的为艺术创造新的形式。你看毕加索之所以伟大,他的任何创作时期,就改变自己的画风,我觉得改变并不是有意识的像换套衣服,而是由于艺术的发展,由于水平的提高,更由于他作为艺术家的责任心,为社会为艺术史贡献更美作品的责任心,促使他不断的去创新。我一定也会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创造新的艺术作品。

兰州成功美术馆·胡朝水作品 《碧云天》 68cmx68cm 协商
记者:有人说:“当今画坛不缺名家,缺的是真正的艺术大家”。您同意这种说法吗?在您的绘画学习中,有没有受到前辈的影响?
胡朝水:这个可以说是没有。我早期学画的时候,说实话我们本地也没有什么名家,我的艺术更多来源于对传统艺术自修自学和更重要的是山东民间艺术的熏陶,民间的年画、剪纸、皮影这些东西,就像血液流淌在我的身上一样,它自然而然的就反映到我的艺术当中,我的作品灵感来源于三大块:传统水墨山水画系统的学习和平时的临摹,另一方面是山东民间艺术,第三块就是西欧油画。我把这三块进行了有机的尝试和系统的探索之后,后来我到北京遍访各位大师,得到了国画大师宋雨桂先生也是我的老师,龙瑞等这些大师的接受,包括艺术评论家邵大珍对我的画做过指导,受益匪浅,这几年我觉得在他们的指导下,我的画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
(图片来源:成功书画交易网)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