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6
神州诗书画报社携全国百家知名书画网联袂推荐出“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10位中青年山水画家精品展”7月26日—8月9日 (参展画家:胡朝水 王本杰 王焕波 张耀明 徐会远 王信聪 王士生 郝立辛 张华忠 苏继海)
本报讯(记者 冯宜玉) 画家作品对于真、善、美的表现,也正是画家心灵世界的展现,是画家对艺术价值苦苦探寻的表现。本报记者带你走进成功美术馆“当代最具收藏潜力的10位中青年山水画家精品展”参展画家苏继海内心的真、善、美。
苏继海作品
记者:苏老师,您的有许多作品都是反映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如《更快 更高 更强》等。您在这些作品中要表达怎样的人文关怀?您个人认为绘画创作是怎样透过艺术作品体现时代精神的?
苏继海:我早期作品的主题有许多是在反映时代的最关注的焦点,如几届全国美展及体育美展,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艺术也随之繁荣。这个时期中国有能力更多的参加国际体育组织,申办亚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90年全国人民迎亚运,我创作了《团结 友谊 进步》参加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2008年咱们中国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创作了《更快 更高 更强》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作品题目引用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句著名格言。宗旨是倡导人们在各领域中不断进取,将奥运永不满足地奋斗精神体现在各个工作当中。虽然只有六个字,但其含义非常深刻,它不仅表现在竞技运动中,要有不畏强手,敢于拼搏、赢取胜利的精神。还鼓励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工作中,也不甘于平庸,要朝气蓬勃、永远进取、超越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限。通过这些作品创作将时代主题融入到作品中,旨在展示当今的时代创新的精神。
记者:古人评价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您的作品《观沧海》的创作中,您是否融入了曹操《观沧海》的诗意,您是怎样做到的?
苏继海:在绘画作品展示个性的绘画中,主体研究荷系列和海景系列,用静与动的表现“画中诗意”,抒发感情。其中我创作《观沧海图》的长卷,是多年长期深入生活,在海边的体验观察,画了大量的写生稿,然后将日积月累的创作构图和构思以及参考大量的海洋资料融合才完成的。
当我第一次来到海边,登上海边的礁石,得以观赏到大海的奇景奇观。望着海水的波涛,激荡万千的变化,心中的波涛也情不自禁的像大海一样起伏连绵。当你在海边宁静沉思的时候,萧瑟的海风和波涛声传入耳中。海面上掀起的巨浪在一层层的翻卷,在狂奔,在呼啸,似乎要将整个宇宙吞没。心中不禁感叹:“大海啊,多么博大的胸怀啊!随着日月轮回,潮起潮落,巨浪滔天搏击。这一切和宇宙一样永恒。”傍晚,潮落了之后海边的晚霞与夕阳的照映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交相辉映。到了晚上群星灿烂,银光点点的在海面上闪动。自己的胸怀也随着大海变得宽广起来,内心由衷的赞美大海。有了这些感悟并将之在绘画中表现展示出来,将大海本身波澜壮阔和心中对大海博大胸怀的向往之情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再将自己对曹操诗歌中意境的深入理解,融入其中。有了直观的感受,有了诗的思想,作品也就自然地体现出了绘画中的诗意。
记者:您的绘画创作的题材,涉及环境、体育、人文、自然等多个方面,而且都有代表性的作品。您能谈谈在这些题材的作品的创作上,您倾注的思想是什么?您思考的艺术基点是什么?
苏继海:创作的题材的多样性反映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和个性表现的有机结合。绘画创作的题材的焦点,与社会各个时期的主流思想是相一致的。题材的变化也是跟随社会的进程和发展而变化的,它代表一个时期的创作焦点。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产生了艺术创作理念的多元化,自“延安文艺讲话”提出艺术的创作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理念至今,艺术的的创作一直呈现这样一个状态,所以我在绘画创作题材上,从多个方面去做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想。
艺术作品不仅要表现浪漫的情怀,有创新的理念。还应该遵循它本身的发展规律,一旦脱离了这个规律,艺术本身也将无法生存。艺术创作要有“真、善、美”的表现,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在作品中的反应。艺术家本身的修养多高,他的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语言真实写照,也是艺术家内心真实写照。在创作中将内心的世界融入在画笔上,不断地提炼自我意识,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真实,将感情最大的调动起来,投入到画中去。同时以内心的真诚牵动视觉,与灵魂产生共鸣。这是对于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不是有了简单的超前思维就能做到的。理论的空谈得不到真实艺术生命,只有付出艰辛的劳作、不断地深入生活,苦行僧似的修炼。坚持投入创作的探索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收获。
苏继海作品
记者:您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赛事、国际大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您能就你参展的情况谈谈当代世界艺术界大师们的画吗?以及当代中国画在国际艺术界中的发展情况?
苏继海:我自八十年代初开始创作以来,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大展和国际美术展。也曾获得过一些荣誉和好评。在这些大展中,我常常被艺术家们作品所震撼,被深深的打动。艺术家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作品精益求精的不断追求,将一些传世的作品留给人类,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于世界艺术发展,让我们不得不由衷的佩服这些艺术巨匠。
纵观大师的创作经历和历程,不难发现艺术的风格多元化、个性化,从具体到抽象,从写实到印象,从工笔到写意,从水墨到泼墨等多种流派,艺术的形式美不断地超越发展。许多作品简单中蕴含有复杂,平淡中又有深意。中国画应立足于传统,融合西方绘画的元素,兼有雅境和俗趣。这样才能融入国际艺术世界,做到真正的有所建树,当然这还要更多的后人去努力。
记者:在当前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下,生活中充满了诱惑,您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艺术家因该如何守住自己的艺术理想呢?
苏继海:在当前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我们的生活中充满诱惑。各种各样的贪婪或欲望,使得社会中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潜心努力,创作出更好的、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供人们欣赏。
艺术家也只有真正潜心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人民群众才能肯定你,你的作品也才会有价值,社会也才会给予你回报。当然并非所有的理想都可以如人所愿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守住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只要努力了也就无憾了。这样的人生也才有意义,这样的生活也才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守住理想。(校对 何晓芳)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