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岛风物传情 为琼州山水立传——海南画家张华忠访谈

2012-08-08

文章来源:
329次浏览

 

张华忠近照

 

本报讯(记者 冯宜玉)他是海南岛西风物的书写者,他是坚守岛西热土,潜心中国山水笔墨研究的画者,他始终默默守望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断追求思想与意境的和谐,让记者带你走近海南山水画家张华忠。 张华忠,海南省东方市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海南省工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书画院画师,高级美术师,海南省民族画院副院长,东方市美协主席,东方市文化馆馆长。作品《月光曲》入选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新声》、《月光曲》入选第九次新人新作展,《黎寨火凤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心中的歌》入选世界华人书画展。      

                             张华忠作品(一)

 

记者:张老师,我们知道海南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您的画也被誉为岛西系列山水画,您能谈谈岛西系列山水画创作特点和艺术基点?

张华忠:海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宝岛,其独特的海岛景观和浓郁的人文风情令人流连忘返,海南岛东部与西部,由于经度及周边毗邻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稍有差异,但给人感觉都一样的湿润、秀美,海南岛原住民黎、苗族同胞勤劳、热情,千百年来,以几近原始的方式,在这片热土上世代耕耘,如果细究,西部除了润泽外会略带野性,这么说吧!岛西风物给我的印象是除兼有东部的润泽、秀美外,更独具一种自然、野性的浪漫。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艺术家,我就是想通过手中画笔以物拟人,在展现岛西独特风物的同时,向观者传递出生于斯长于斯的岛西人热情、浪漫的生活情怀。

 

张华忠作品(二)

记者:张老师,近年来,美术事业发展不断产业化、市场化,许多画家为顺应新形势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书画市场的打拼上。您是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美术事业发展这样的现象?

张华忠:怎么说呢!咱们当今画家有体制内与体制外之分,前者按月支薪、衣食不愁,后者则须靠市场生存,不将更多精力放在市场打拼上他的艺术追求就无以为继,毕竟画家首先他要生存。如果这个前提成立,能以画养画,回过头来会促使画家更好的投入创作,进而提升作品的质量,在市场上又取得更好的回报,再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周而复始、良性循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是好事!当然,恶意炒作者另当别论。

                            张华忠作品(三)

 

记者:您是海南画风群体画家,您的画中表现了海南独具特色的风光,你能谈谈海南国画创作的特点吗?

张华忠:由于地理的原因,海南远离中国大陆孤悬南海,古代传统中国绘画的演变与发展在海南并没留下太多的痕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成熟的岭南画派对海南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各地画坛精英纷纷加盟,在我们的画坛上各种形式语言的画风都能见着,因了地域特色题材的新颖,海南中国画的整体面目在全国范围来说还是富有特色的,尤其是色彩的运用,对南方、尤其是海岛山水风物有独到的表现,具较强的地域色彩,这是我们的优势。  

                           张华忠作品(四)

 

记者:21世纪的中国山水画,面对传统与现代,如何用恰当的笔墨将海南自然风光表现成一种模式,并恒定它的地位,对于这个课题您是怎么思考的?

张华忠:这是摆在所有海南画家面前的现实问题,从个人角度来说,极尽丹青能事,为宝岛风物传情、为琼州山水立传是我此生最最重要的艺术追求,至于表现模式我认为不应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绘画艺术的迷人之处。

记者:您在您的山水画创作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张华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歌中还唱有誰不说咱家乡好,海南岛西的热土养育了我,作为画家,对她最好的回报就是挥洒我手中的画笔表现她的朴实、她的敦厚、她的优雅与浪漫,向世人展现她的韵致与风采,始终以感恩的心态回馈她的无私滋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602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84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57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135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79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8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776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778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化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班子调整、干部培养和弘扬成功文

新学年即将开始,战斗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团结一心,将本次校本培训研讨的成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坚定信仰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走到今天,如果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就会变成新的

2025-05-13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用心做好成功事业

我的投资三原则:一是能睡踏实;二是说话管用;三是把前两句话重复 一遍。

2025-05-13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形贵传神 神贵精诚——当代人物画家王有政先生作品(“五一劳动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当王有政先

2025-05-13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