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书画家网记者/李霞
军旅画家萧李雷以创作部队生活的作品为主,她认为表现部队生活,为官兵树碑立传已经成为她的使命。在采访时的谈话中,可以听得出萧李雷对部队生活的热爱。从头至尾,她都在强调一个词“使命”,可以看出,她的确已经将用绘画艺术表现部队生活,作为了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奋斗一生。
记者:您曾经喜欢山水画,但后来学习时却学了人物画,那您现在有没有想过再捡起当年您的山水画爱好,去创作一些山水画作品呢?
萧李雷:就目前来说,我还没有这种想法,但是,作为业余爱好,我偶尔会也创作一些山水小品。我认为,人物画最能反映发映出真实人物和生活。人物画较之其他画作有五个“更”,即就是:更直接、更形象、更生动、更典型、更迅速。长期地跟部队接触,让我对军人有了更为深刻地认识。表现军人、歌颂军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使命。所以,我不会放弃我的专业---人物画的创作了,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美术界也认可我的作品,这是值得欣慰的。

萧李雷 飞轮步兵
记者:您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表现部队生活的,您是如何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
萧李雷:主题性的作品应该说不是大部分而是全部都是在表现部队的生活。由于在武警工程大学教课,面向的就是官兵。官兵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东西。我的作品,主要有两大类:一,主题先行类。这一类题材的比如说,98抗洪、汶川地震。通过这些题材去表现部队的坚韧、刚强。尤其是在98抗洪中,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口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人感动,应该用画笔去留住这些感人的时刻。二,生活类。艺术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一边给学员教授文化课,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绘画创作,每天都会看着这些学员们刻苦的训练,我感触很深。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从他们身上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气息,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地训练中慢慢变得强大起来,每每看到他们,我就觉得我会被他们所感染。我通过绘画将他们的形象和精神都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官兵生活,也了解官兵的精神。这已经成为我责无旁贷的使命。
记者:您说过:“我是部队的画家,反映军人的情怀、追求、精神状态是我的职责。”您已经把绘画当做了一种职业,去发扬军人的精神,这是值得大家赞美的一种职业精神。那您觉得部队生活对您的绘画生涯有何影响?
萧李雷:部队带给我很多,总结出来有这么三点:一,军人意识不断增强。二,使命意识日益增强。官兵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他们的果敢、坚强、积极、服从、无私奉献,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为官兵树碑立传已经成为我的使命。三,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自豪。我觉得我的职业是光荣的,学员们的精神可嘉。前一段时间,由于钓鱼岛的问题,官兵们都上街游行,甚至有的都受伤了,可是,他们仍然积极地上街游行,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萧李雷 步调一致
记者:您的作品《给力》、《步调一致》、《踏浪》,均体现出了官兵战士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请您谈一下这几幅作品创作的具体情况。
萧李雷:是的,这几幅作品,都是在表现官兵训练的情景。年轻的战士们刚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作品《给力》中,年轻的士兵们是在常人难以想像的超常训练中百炼成钢的。在多种锻练体能、磨砺意志的方法中,“倒挂”仰卧起坐最单调、最枯燥,而又更集中、更典型、更给力、更有效;“仰卧起坐”的战士们那汗水浸透的衣衫、那扭曲的面容、那额头上暴起的青筋,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有时兴奋起来竟夜不能寐;于是我又一次次到战士中捕捉具象,勾勒草图,初步形成此作。其中,辅助练习的士兵所给予战友的力,更令人咀嚼、回味……
《步调一致》中,表达的是在艰苦、紧张的执勤、训练之余,官兵们绑腿前行的集体比赛,活泼有趣又兵味十足。它不仅在欢笑中驱散了他们身心的疲劳,而且在嬉戏中注入和强化着“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军魂。这种游戏强烈地触发了我的灵感。为此,我多次到部队观察、采访、速写、构图,初步完成此作。我力图告诉人们,部队是人组成的,游戏、娱乐是人的天性。但部队的欢乐、愉悦中就孕育着、贯穿着、强化着军人的品质。
《踏浪》中,大规模的的海训,充分体现着个体军人的勇敢,更鲜明地体现着部队整体的气势。这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整体气势,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重要保证。那一次次真实的训练场面强烈地冲击着我的心扉,我情不自禁地一次次地捕捉、勾画那种场面,又一次次地变幻人数、调整人物之间的距离,力图从整体上形成错落有致而又威武严整的大军俯冲之势,并以前方汹涌的浪花进一步强化这种大气和磅礴。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