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总经理刘尚勇的拍卖视角

2012-01-30

文章来源:
754次浏览
 
 
  刘尚勇: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
 
 
  2008年,北京荣宝拍卖(下简称荣宝)在前掌门人离任后陷入困境,当时正值金融危机,竞买人资金链的突然断裂,使得作为中介方的拍卖公司不能按时向委托人兑现。在一次次催款无果的情况下,一些失去耐心的委托方甚至要将荣宝告上法庭。“内忧外患”中,原荣宝副总经理刘尚勇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他是否真能扭转乾坤?
 
 
  临危受命赢得市场
 
 
  刘尚勇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仍不免带着感叹。“当时不仅董事会质疑我的能力,同事们也纷纷摇头。”一向以随和性格与人交往的刘尚勇,在令人感觉亲近的同时,仿佛缺少点儿管理者应有的威严。另一方面,刘尚勇当时在专业方面的知名度,也远远没有成为说服众人的理由。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危机,刘尚勇当时感到心里没底。“最困难的时候,连图录印制、人员工资等费用都要从荣宝集团借用。”他找到荣宝拍卖董事长马五一寻求帮助。后者只给了他一句话:“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刘尚勇始终在琢磨这句话的深意,却不得其解:“看到的只有困难,没有办法。”突然有一天,刘尚勇读到一位哲学家的一句话,深受启发:“寻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唯有打开公心。”言下之意,只有真正为企业、为员工考虑,别人才会把办法提供给你。
 
 
  刘尚勇果断地实施起颇为有效的奖励机制。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自己就好比《亮剑》中的李云龙,“无论员工用扁担、锅勺或者擀面杖往前冲,只要‘打死敌人’就奖励”。刘尚勇认为奖励机制是经济学中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确奏效,很快,荣宝的业务员如八仙过海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业绩大增,“在年底奖励的时候,有6名员工的奖金数额排在我的前面”。一年之后,荣宝走出低谷,并逐渐赢得了应有的市场份额。
 
 
  如实兑现藏品价值
 
 
  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刘尚勇被分配到北京市文物局,文物行业对于他来说是个需要重新学习的门类。“当时老师傅还是凭经验教授,比如今天拿着一个磁盘子对我说,小刘,记住这是康熙年代的。过几个月再拿出来问,这中间我已经看过不下几百件磁盘子了,哪还能记住这个盘子是哪个年代的?”刘尚勇认为,这种经验式的教授方式,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如果不是从小入门拜师,很难学习。恰好此时,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一批大学生,为当时著名的各门类文物专家整理经验知识,刘尚勇便是参与者之一。“把这些老先生的经验用我们新式学习方法进行逻辑性的排列和归纳,从此有了断代、比对的依据,文物行业终于褪去了神秘的面纱,可以系统性学习了。”
 
 
  做了快10年的编辑后,1992年,北京荣宝斋成立出版社,刘尚勇被作为人才挖来,主要针对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进行知识性梳理。1995年,国家开始重视艺术品拍卖,荣宝斋成立拍卖公司,一向具有经济头脑的刘尚勇如鱼得水,进入拍卖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自此,中国拍卖版图的风云变化,在刘尚勇眼中有了不一样的解读。
 
 
  刘尚勇说,“文革”后一些退赔给个人的古董艺术品掀起了中国内地拍卖的第一波行情。当时这批东西的主人大多已去世,后人对藏品价值不甚了解,同时,在出国潮的涌动下,很多人需要现金兑换外币。在这种情况下,拍卖行提供了兑现价值的平台。“结果很多珍贵藏品被拍卖行卖出,而买家大多来自境外。”然而这波行情大约只延续了一年多时间就戛然而止,“差不多都让境外的人买光了”。刘尚勇说,在1999年到2000年的时段内,拍卖行几乎无物可拍。
 
 
  没有想到,2003年的非典,却给予了拍卖市场第二次活力。“此前的中国人为了经济腾飞,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直到非典时,人们被迫留在家里,被迫反思自己的生活,忽然觉得,生活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珍爱享受生活?”刘尚勇说,一些人开始把自己积累的资本拿出一部分投向艺术品市场。“中国人开始将以前流落海外的东西买回来。”这波行情导致各大拍卖公司纷纷从海外征集拍品,有的拍卖场中,拍品60%都来自境外,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现象。
 
 
  不过好景不长,2006年,随着各大拍卖公司的不断征集,海外资源逐渐枯竭,回流的拍品质量大不如前,市场再次回落。然而,和前一轮的沉寂不同,这次回落后,恰逢海外资本操纵中国当代艺术,使得该门类在各个拍卖公司大放异彩,直到2009年金融危机后,遭受重创的海外资本撤资离开中国艺术市场,致使中国当代艺术一蹶不振。
 
 
  2009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领域各个投资环节的变化,一些基金、大机构开始瞄准艺术品市场,并在他们的注资下,将中国艺术品市场推向亿元时代。刘尚勇认为,这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次颠覆性改变,它所带来的视听冲击不仅震撼了艺术品市场之外的旁观人群,而且也令拍卖公司一时间理不顺头绪。“一开始我们也羡慕一件作品怎么卖那么贵,也希望创造自己的奇迹,但很快,我们发现这不是荣宝的方向。”刘尚勇说,快速拉升一件拍品的价格,过早透支其未来的行情,不仅会对今天的买家造成伤害,而且还会为拍卖公司本身的征集带来麻烦。刘尚勇认为,亿元拍品可以是市场偶尔出现的个案,但不应该是常态。
 
 
  明白了这个道理,刘尚勇说,荣宝的方向是兑现藏品的价值。拍卖行业中很多人还是比较冷静的,没有人天天想着发财,只要能帮他兑现价值就行,值100万的东西,能卖到120万,他就会很高兴。
 
 
  如实地兑现价值,是荣宝的方向,当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拍卖行业的整体方向。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508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79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4481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3079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934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961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700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705热度

最新文章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析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善璋书法作品(“

行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刘德升首创,后经王献之、张旭、怀素等历代书法巨匠

2025-05-09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闳肆见豁爽 质朴得真味——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范扬先生作

潘天寿《论画残稿》有云:“笔墨取于物,发于心;为物之象,心之迹。”笔者每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为成功梦而努力

人生三层境界: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5-05-09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让成功学校的特色更鲜明

兰州地区值得选择的学校不少,这些学校也值得选择,值得尊敬。感谢您选择成功

2025-05-09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浅赏

笔意骨气 墨韵彰显——安徽美协原主席张松先生山水画(“五一劳

江南的三月,草木葱茏,莺歌燕舞,花红柳绿,青山绿水间弥漫着春天的诗意,翠

2025-05-08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机杼独出 鹿鸣呦呦——当代著名青年画家李蒸蒸先生作品(“五一

绘画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贵在有个人面目的呈现、有个人风貌的反映、

2025-05-08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碧水脉脉可游 青山葱葱可居——中国美协理事李呈修先生手卷画作

中国的山水绘画,“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最高生命理想追求和澄

2025-05-06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