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官方动态
书画家
资讯
评论
访谈
展赛
交易拍卖
取象天地间 写真笔墨中——浅析著名山水画家程振国先生画作(《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的艺术创构
2023-02-23
程振国
2085次浏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程振国先生作品《
雨激峡江云起图
》
笔者题中所谓“艺术创构”何也?即为它的创作过程与构成要素,其本质上可谓涵盖内容极广极丰,实非三言两语能说的明白。近日笔者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数幅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程振国先生,不同时期的山水佳作,对其绘画艺术的构成要素略有所悟,对其创作过程亦稍有体会,故不惴浅陋之思、粗疏文笔,以“创构”为提要,试做一些极为浅显的分析。或有不当之处,但请方家批评!
一、鸠集诸元、深彻繁复的画图创作过程
近现代绘画艺术大家张大千先生说:“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可见画家于自然生活中细细观察,而储大千于胸壑的“体物”,对其之后的创作过程及一幅作品的最终呈现,是多么的重要。如此次刊载程振国先生早期的《忆写湘西路上所见》《湘西小景》,及近年所作《玉江峡关图》等作品,仅从题跋可知这些或大或小的山水画图,俱是画家以悠游于祖国大好河山间所见自然美景,统摄入其画图的艺术性表现,亦深蕴着画家取象天地的“感物”获得、“感兴”触发、“神会”蕴造、“凝虑”取舍、“虚静”之造及“理法”运用等创作的脉络过程。
程振国先生作品
《忆写湘西路上所见》
譬如《忆写湘西路上所见》《湘西小景》两幅,从“心师造化”的感物来说,即为以湖南“湘西”山河风光和人文风情入画的图构呈现。画中枝干纵横、浓荫繁密的草木荫庇分割下,伴于溪涧水岸的山石筑基、土木混建的湘西民居,阡陌纵横的一块块水田,水流奔涌的激荡山瀑,以及河畔石阶上的浆洗村妇,悠游于河水上的蚱蜢小舟等等,错落有致而气象俨然。这些出现在画家作品中具有鲜明湘西地貌风情特征的物象,俱是收入画家眼底的“湘西路上所见”现实之景,亦是这自然之象触发画家创作冲动的“得妙物于神会”(唐·李嗣真语)的“兴会”所致。
当然画面上的山水“艺象”表现,有了“师造化”“心会神融”的外物激发和主观体验之外,更需要画家以基于画理技法要求的删拨增减,及进入“澄澈”“虚静”之心境等的创作实践。故而如前作对“湘西路上”所谓“忆写”,实则是物象进入画家视野、存于画家心乡,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酝酿、思想加工的主观表达。其间溪瀑之远近高低,草木之疏密稀繁,舟舸之或泊或行,乃至笔墨之或纤或粗,色彩之或浓或淡,又都见画家主观神思观照客观山水景象的获得表现,也内蕴着画家的学养积淀、审美主张等。既为其“湘西山川”与之“神遇而迹化”的心物熔冶反映,亦见代这迥异于常“山川语”的写意传情抒发。
程振国先生作品《
湘西小景
》
程振国先生对外物自然的感物体验和传情写真,于其近年来所作画图中,愈加精微神妙。如绘于辛丑年的这幅《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