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如何用五分钟成为开年网红

2018-01-22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0
509次浏览
《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

  高大上的国宝碰撞5分钟的微纪录片,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央视纪录频道的百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已经交出了答案:精美的视觉语言、丰富的文物知识、富有诗意的解说,以及与国宝对话的轻松姿态,让它成了无数观众的心头好,更以豆瓣9.4的高分成为2018年开年纪录片门类的“网红”。

  昨天,晨报记者专访了《如果国宝会说话》总导演徐欢,她从自己的角度解读了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在她看来,标题中“如果”二字,恰恰是一种有趣的象征手法,“它实际告诉我们,国宝不会说话,它需要我们激发观众与之沟通、对话。如果观众能捕捉到国宝的信息和价值,能够觉得它亲切,那也就达到了目的。”

  呈现文物不用公式或模板

  仿佛凝望着你的人头壶、形似“愤怒的小鸟”的鸮尊……《如果国宝会说话》在网络上走红,最初源于部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萌”的表达。总导演徐欢坦言,这些新的尝试,既是团队吸引年轻观众的一种尝试,也源于不同文物的定位与细节,“但你看‘国之重器’后母戊鼎,就很难做得‘萌’,真要如此,可能很多人要拍砖了。”

  事实上,《如果国宝会说话》对不同文物的呈现,用“量身定做”来形容并不为过。徐欢说,团队最初考虑找到一个呈现文物的通用“公式”或“模板”,“但最终我们还是觉得要按照每件文物的特点来”。比如,贾湖骨笛必须发出声音,才能让观众有直观认识; 曾侯乙尊盘的复制之难,只有引入多年研究失蜡法(注:曾侯乙尊盘的特殊铸造工艺)的匠人黄金洲的故事,才更有说服力。

  不仅如此,让许多观众称道的是,每集只有5分钟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出镜”的国宝却多得“奢侈”。拍摄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摄制组会一口气请出分散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大禾方鼎、社科院考古所的神人兽面形玉器等;拍摄三星堆青铜神树,旁征博引了其他文明对树的形态的表达。

  对此,徐欢笑说,这是希望能为观众呈现一部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我们希望从文明的历程去选取文物,这就要有旁证。纵向上,它可能在一定时期对文明进程有改变,有推进;横向上,我们想知道在世界语境下,这件文物对地球、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

  一件文物要看好多本书

  一件文物有一件文物的表达方式,拍一件文物要同时引入数件甚至十数件同时期的文物作为旁证……这样拍法说起来简单,对幕后创作团队而言,却是一场漫长的学习与探索。

  徐欢回忆说,《如果国宝会说话》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证工作,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加入核心团队共同研究,“一件文物要看好多本书,包括各种考古报告、艺术史。做纪录片需要实地调研,我们回到文物发现或者发掘的地方,有的导演不知去了多少次洛阳,我们也反复拜访社科院考古所的老师。很多人参与进来,为每一个5分钟反复讨论。”

  以颇受好评的第一集《最初的凝望:人头壶》为例,文稿不知写了多少稿,“好几个人写,折腾了很长时间。”徐欢笑说,许多分集导演带着对文物的敬畏、亲近之心,光一集就能打磨上大半年,时间久了,他们和文物仿佛也成了朋友。“如果我们对它的认识是夹生的,做出来的可能还是百科体。当然,百科体也挺好,大家需要知识的普及,但我们现在希望每一集都能激发大家兴趣,再去了解更多文物。”

  而谈到得到观众认可的“诗意旁白”,徐欢表示,在5分钟有限的时间里,文字必须简洁、准确,但又不能过于说明性,团队也希望能加入一些现代人的情感、认知与判断。“我们也怕说得太滥情,或者无的放矢,所以要求文字要有干货——抒情不是简单的感叹号,要带有人的思考,是有哲思的。”

  全集有望年内与观众见面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近几年,文博类纪录片频频在观众中走红。在徐欢看来,全世界范围都有这样的审美趋势,“从国家层面,我们谈论文化自信;从个人层面,很多人对文物感兴趣。年代近一些的瓷器、绘画,影响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同时快速发展的社会之下,很多人都愿意回头看,去思考文明的源头,从而关注更远古的文物。”

  而对年轻一代的喜好,主创团队也非常关心。徐欢透露,她最近正想研究一下网友们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弹幕评论”,“可能对未来创作有好处”。而听说许多中小学老师都将这部作品推荐给了学生,她颇感欣慰:“我们特别希望这会是一个美育的产品。”她说,《如果国宝会说话》曾有过一次针对小学生的试播,没想到孩子们的理解都很深入,“比如陶鹰鼎,有个小孩问,‘古人都特别正经,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正经的东西’,这个提问很好玩,说明他看出了文物的特点而且理解了。”

  作为百集微纪录片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如今第一季25集刚刚播毕,接下来的文物故事又会在何时与观众见面?徐欢透露,接下来的几季有望在今年全部播出,而随着时间线索迈入唐、宋、元、明、清等年代,片中可能出现更多观众熟悉的文物,“我们也在琢磨,观众比较熟悉的文物要选取什么角度,怎么增强表现力?熟悉的好处,是大家可能更容易打通和它之间情感、知识的关联;难点在于,我们怎么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这是一个挑战。”( 新闻晨报记者 曾索狄)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920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719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757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5098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407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485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503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2056热度

最新文章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课改的“ 十个三 ”

2025-08-21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传统课高效学习五部曲

2025-08-21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高中生要从错题中“ 淘金 ”

2025-08-21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025-08-21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

2025-08-21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复习方法

2025-08-21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由墨菲定律想到的

2025-08-21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学美国教学经验 促我校教研教改

2025-08-21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漫谈

蓬勃向上 明艳可人——黑龙江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魏运秀花鸟画(《

魏运秀的画充满生机和对世界的喜爱,故而能够坦然地画出自然的美,表达自己对

2025-08-21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