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师友间交往的历史梳理

2018-10-09

文章来源:美术报|0
746次浏览
    文:王琪森

  原标题:吴昌硕师友间交往的历史梳理

任伯年墨竹王震补像任伯年墨竹王震补像

  综观吴昌硕相交的朋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如潘喜陶、施旭臣、吴云、俞樾、吴伯滔、杨岘等。吴昌硕真正的艺术创作开始于安吉县城郊桃花渡畔的芜园。年仅21岁的他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原来的七口之家仅剩他和父亲两人,从满目疮痍、一片废墟的鄣吴村迁徙至此,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和艺事追求。切莫小看这个景色朴茂野逸、条件简陋艰苦的芜园,这对年轻的吴昌硕来讲是他的凤凰涅槃之地。他在这里拜师交友,诗文唱和,书画雅集。

  却赋感事诗

  在芜园期间,吴昌硕先师从工诗擅画的潘喜陶,后又与才华横溢的施旭臣相交,甚有得益。吴昌硕26岁时又负笈西子湖畔,正式投入一代大儒俞樾的门下,从其学小学训诂及诗文辞章。在诂经精舍的日子里,俞师对这个来自乡村小城的贫寒学子相当关切,不仅认真授其书艺之道,还对其诗作的遣词造句、韵律用典进行了系统的辅导。更为重要的是俞师虽被弹劾贬黜,历经坎坷,但他的风骨襟怀与气度人格,对吴昌硕精神境界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吴昌硕在《曲园先生八十寿赋祝》中深情地写道:“先生历四朝,苍然乔松姿。山水阜灵秀,乾坤老经师……多寿不复喜,尤国无良医。不进介寿酒,却赋感事诗……”

  吴昌硕在杭州师从俞樾时,还结识了能诗善画的吴伯滔,两人性情相同,引为知己,多有诗文酬唱。伯滔曾以山水赠吴昌硕,并向吴求梅花,吴遂作诗记之:“堂上松树生十围,滔老不画还数谁。”可见他对伯滔的推崇。后来,吴昌硕在湖州名士、大收藏家、大藏书家、皕宋楼主陆心源家作幕僚时,与“苕上七子”之一的杨岘一见如故。杨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书法家、诗人、学者。中举后曾权领常州,因秉公执法、藐视上司而自号“藐翁”。他精研汉隶,为书坛所重。上海城隍庙大殿两侧柱子上就镌刻着他写的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他的诗作则文字清隽,内蕴深厚,风格犀利。杨岘要比吴大25岁,且人品学问、艺术造诣深得吴的敬佩。因此,吴备好了门生帖子要拜杨为师,但杨却婉拒了。他说:“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杨吴朋友之谊,维系终生。乃至杨去世13年后,吴昌硕见到了他的遗像,依然潸然泪下:“显亭归去十三春,板屋吴洲失比鄰。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

  诗成刘长卿

  吴昌硕自移居苏州后,结交了中年时期重要的朋友有吴云、翁同龢、朱孝臧、顾麟士、潘祖荫、吴大澂、任伯年、金铁老、沈石友等。吴云是苏州大收藏家、诗文书画篆刻造诣精深,尽管他当过姑苏知府,但为人友善,礼贤下士,对当时正在苏州鬻艺刻印的吴昌硕伸出了援手,婉请他到吴府设馆授课,使吴昌硕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从艺环境,并让他观摩自己的书画藏品,切磋笔墨、诗文唱和。吴府的听枫园,亦是当时苏州文人雅士、书画名家的雅集之地。吴昌硕正是在这里相识了文坛名家、书法家、日后被尊为一代词宗的朱孝臧,从此他们的笔墨文字之交延续了漫长的岁月。其后,吴昌硕又结识了清末重臣名儒、艺坛巨擘潘祖荫与吴大澂,从而使吴昌硕在艺事文脉及人缘社交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在《上愙斋(吴大澂)大中丞》的诗中,相当敬佩地写道:“文章德业倾中外……”

  1882年吴昌硕正式定居苏州,此时在姑苏城内一座建筑典雅、轩堂明丽的怡园刚建成,其主人是“过云楼”主,被誉为“江南第一家”的顾文彬。定期来怡园加盟书画诗文雅集的有吴谷祥、金心兰、胡三桥、倪墨耕、顾文彬、吴昌硕,被称为“怡园七子”。吴昌硕在《怡园》诗中以优美的笔调写道:“藤走修蛇影,苔披古佛衣。”1895年以顾麟士、吴大澂为领军,又成立了“怡园画社”,以“研习六法,切磋艺事”,其主要成员有吴昌硕、陆恢、顾沄、郑文焯、金心兰等,吴昌硕开始跻身真正一流的城市士大夫群体。在与吴昌硕交往的朋友中,吴谷祥是一位为人友善,功力深厚的画坛名家,他擅山水,亦工花卉、仕女, 俞樾评其画为“神品”。他曾在北京鬻画,深得翁同龢、王懿荣的赞赏。吴昌硕时常与他探讨笔墨,切磋画风,多有得益。沈石友是被吴昌硕称为“诗之师”的一位。沈石友是位藏砚大家,亦是诗坛名流,他才思敏捷,诗笔精湛,韵致渊雅。因此,吴时常将自己的诗作请其指正,并称沈诗谓“乐府鲍明远,诗成刘长卿。”吴与沈的诗砚之交,维持了30多个春秋,“石友介于石,镌肝淘俗尘。”可见他们肝胆相照的朋友之情。

  在吴昌硕的朋友中,一代硕儒、帝师翁同龢是相当特殊的一位,他们尽管缘悭一面,但却情感真挚、心心相印。光绪二十年(1894)的早春二月,吴昌硕远赴京城,带着好友、常熟名人沈石友、赵非昔的引荐信去时任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府拜望,可惜翁外出未遇,吴留下了自己为翁刻的印章。翁事后为致歉意,专门写了诗联:“玉德金声寓于石,明窗大几清无尘”托人赠吴昌硕。1898年冬日的清晨,迎着凛冽的寒风,吴昌硕走在常熟虞山鹁鸽峰下荒凉的小径上,前去拜望因参加维新变法而被遣返家乡、隐居在此的翁帝师。在清寂贫寒的瓶隐庐内,吴昌硕又未见到主人。翁归来后,见到吴留下的印章,马上备好酒菜,派人去追吴昌硕,吴已连夜冒雪返回苏州。翁亦以精心撰写的诗联回赠:“米老襟怀云山墨,莱公诗句野渡横。”

  在吴昌硕居住苏州期间的1885年,他写下了十七首《怀友诗》。1886年,他又写下了《十二友诗》。在这两组著名的怀友诗中,基本集中了他在青年、中年时期所结交的书画名家和诗人才子,特别是其后《十二友诗》中的张子祥、胡公寿、任伯年、蒲华等,均是近现代书画艺坛的领军人物,这也为吴昌硕苏州—上海的双城记打造了平台。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3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85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814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91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71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96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99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112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