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流金四十年④)正本清源 版画40年的“承”与“变”

2018-11-09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0
645次浏览
    代大权

  花海   陈 超

  苏醒的大地     宋源文

  原野    贺 昆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版画锐意变革、力争主动的40年。在本体意识、审美追求、语言建设、未来发展四个方面,中国版画沿着正本、清源、包容、拓展的思路向前迈进。

  正本

  从鲁迅倡议的新兴木刻至今,中国版画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版画的三个时代,三代版画人纵贯一脉又各衔使命。

  第一代版画人在时代潮流中救亡图存,让中国版画浴火重生,注入新的生命。他们以主观的表现颠覆客观的再现,变复制的宿命为创造的新生,使技术的手段升华为艺术的追求,播种下新兴版画的种子。

  第二代版画人承前启后,披沙拣金,不但为中国版画构建了正规的教学体系,更拓宽了版画的表现空间,深化木刻版画的表现个性,倡导铜版、石版和丝网版等的应用,延展了版画语言的表现维度,将画家的人性与材质的物性之间的矛盾引申至更深刻的思辨场域。

  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第三代版画人与前辈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也面对着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他们在前辈的呵护指导下,懂得“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给予中国版画一个重启与更新的机缘。第二代第三代版画人抓住时代脉动,以创作实践再次肯定了新兴木刻运动的精神,明确了不脱离版画艺术本体价值的创造性、不停留在简单再现生活的现实性,用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局观来认识版画艺术发展的整体感。

  清源

  第二代第三代版画人以创作探索本体意识,以实践验证审美追求,以学养促成语言建设,以思考构想未来发展。

  因主张明确、思路清晰,中国版画与时代和社会互动的佳作频出。例如,最早感受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徐徐暖意,在宋源文的《苏醒的大地》中,通过自然的沉抑抒写心灵的郁结,接天连地的芦苇荡起伏着,惊起的雁群预示着苏醒与期望。广军在1979年创作的《一夜春风》,则是艺术家穿行于北京胡同小巷时体验到的浓浓春意:家家户户窗门洞开、庭院敞亮,枝头的鸟儿在绿荫中欢鸣啼唱……虽是黑白木刻,却让人感受时代的缤纷春意。史一的《大江春秋》以豪迈的气度一扫人们心头的积尘,“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刀刻斧凿的语言表现出对一个伟大时代的歌颂。

  从1978年开始陆续进入专业美术院校的第三代版画人及其成名作,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当然形象。如吴长江的《西藏组画》、徐冰的《打稻子的妇女》、苏新平的《草原主题系列》、于成佑的《遥望》、张洪训的《金风拂地》、李彦鹏的《割谷》、袁庆禄的《初升的太阳》等。第三代版画人不但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是这一时代巨变的见证人。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审美上有形式、有意蕴,更在精神内涵上有情感、有指向。

  包容

  改革开放让中国版画提高了对本体价值的认识,借由理念观念更新,直接影响和指导创作实践。尤其是在第二代版画人的培育影响下,第三代版画人从数量到质量都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创作在主题、审美、语言、表现、尺度、展示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改革开放对版画创作的重要影响:主题选择更加宽泛,既坚持现实题材创作,也对历史和未来给予关注和探索;既对代表人物精心刻画,更可以对人民大众倾情讴歌;既对社会热点加以关注,也对寻常生活寄托热情。

  题材的宽泛引领了审美的多元。画家从容表现,观者放松欣赏。大江东去与小桥流水都具有审美意义,艰苦奋斗与花前月下同样赏心悦目。

  主题宽泛和审美多元决定了表现语言更加个性。面对不同的创作主题,传统的版画语言显然不够,需要从当代文化与艺术中提炼新的语言元素。这种更深刻的语言探索在第三代版画人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蔡枫的《古树祭》、贺昆的《原野》、罗贵荣的《我和我的土地》、陈超的《花海》、郝平的《古瓶系列》、张远帆的《游记》,等等。

  萃取新的版画语言元素的过程,又因人而异地促进了个性的伸张。个性与共性在时代下相依互动、互补短长。这种共存也体现在许多中青年版画家的作品中,例如,季世成的《桃花吐》、刘波的《生命的映象NO.2》、卢治平的《海上》、郝彦杰的《马场说书》、戴政生的《头病医头》、张敏杰的《广场上的舞蹈》等。

  拓展

  如果说版画曾是匕首投枪般的文艺武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版画更可以是人性之美的花篮;如果说版画敢于挑战黑暗,那么它更应该善于歌颂光明。时代的巨变不但深刻了艺术,更深刻了人性。在如何理解与表现这种深刻上,几代版画家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果累累。

  第二代版画人中,有很多既是版画教育的开拓者,同时又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和推动版画发展的引领者,所以才可能坚持新兴版画的创造精神,探索版画艺术的客观规律,理顺中国现当代版画发展的逻辑关系。他们在对版画本体意识上的觉醒、对版画个性语言的提倡和对艺术发展规律的肯定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代版画人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不再纠缠于表现的手段,而更在意审美的名实;不再纠缠于画种的局限,而更追求表现的个性;不在乎社会地位的高低和功名利禄的盛衰,只在乎自己的创作是否坚持了艺术的纯粹。

  第三代版画人明白,只有坚持新兴版画运动的初衷即对艺术创造性的追求,坚持对版画自身规律的尊重,坚持艺术更宏观的立场,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关注时代,贴近时代,表现时代,才可能不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版画才能达到对历史与现实的跨越和发展,才能让前辈的籽种、苗木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绽放出绚烂夺目的版画之花。

  改革开放,让中国版画一代接一代的努力,变成一程更一程的前行。正如新兴木刻运动首倡者鲁迅所预言:“都不断的奋发,使木刻能一程一程的向前走”。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莫建成
莫建成

莫建成先生将工笔花鸟画的既定程式与西部地区的地理风貌和人文品格熔铸汇通,

 11件作品 1704热度

张谷旻
张谷旻

诗画俱佳的唐代大诗人王维说:“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也正如张谷旻先

 8件作品 4552热度

马西园
马西园

李苦禅先生曾跋其书云“西园先生书法近古,近代实不多见,可永宝之。绘画初学

 5件作品 4622热度

邓子芳
邓子芳

明代海南才子丘浚《题五指山》诗曰:“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

 6件作品 4960热度

张改琴
张改琴

石涛《画语录》中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于一个人

 7件作品 5268热度

冯大中
冯大中

近代画虎大家首推张善孖,他以观察真虎切入,改变了古人凭概念画虎的套路模板

 8件作品 7328热度

于志学
于志学

菜根谭有云:“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于志学先

 4件作品 6379热度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11836热度

最新文章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建华作品赏析

墨韵显华姿 密林隐清涧——《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四川女画家赵

水墨迷蒙处而见缥缈雾霭袅袅,也有参差峰影绰绰;线墨淋漓间而显横斜古木密密

2025-08-21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胸营丘园 家山情浓——西安理工大艺术学院赵新平教授作品(《西

徐悲鸿先生说:“画家应该画自己最爱好又最熟悉的东西,不应该拿别人的眼睛来

2025-08-20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有感

逸笔草草 意趣盎然——读王洪涛先生人物画四条屏(《西部成功

中国画的核心是“见性”,画家解衣盘礴、任意挥洒,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

2025-08-19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品赏析

氤氲朦胧 山雄水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画家王明泽作

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又内表画家的人格心灵。《西部成功书

2025-08-19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授作品赏析

落墨有寄 线写苍倔——《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西安美院王燕安教

“大老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饮食器具,也是极具关中风情的代表性家常

2025-08-18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简析

笔歌劳动 拙朴蕴情——陕西美协原副主席刘永杰先生作品(《西部

艺术对劳动生活的歌咏,从上古至今、由东方到西方都是永恒的主题,以音乐、

2025-08-15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苍朴浑厚 动静寄怀——西安美院原副院长宋晓峰先生作品(《西部

宋晓峰,,西安美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中国画学

2025-08-14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赵根成先生作品赏析

笔写清韵 画传高古——《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信阳美协名誉主席

中国画是线条的组织,那流动变化的线条,也总能透露出形象的姿态来,创作者的

2025-08-13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析

泼彩豪迈 山岚出岫——中国美协理事宋亚平女士作品(《西部成功

清代原济《石涛画语录》中说:“古者识之具也,画者识其具而弗为也。”所以学

2025-08-12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赏读

青山有寄 流水含情——当代青绿山水画家满维起先生作品(《西部

古人说:“画谓无声诗,乃贤哲寄兴。”绘画如若仅限于形式的炫目耀眼、新颖奇

2025-08-11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泰伟先生作品赏析

笔携清风 泼出荷韵——《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眉山市美协顾问谢

诗言志,画寄情。读谢泰伟先生的这幅荷花作品《风抹雨濯自晶莹》,而有

2025-08-11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女士作品赏析

形塑自在 神造静逸——《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当代女画家杨卉茹

何为静逸?宁静安闲也。赏读《西部成功书画家》刊载杨卉茹女士的这幅《品茗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