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传承服饰中的东方美学

2018-11-09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0
802次浏览
       陈艺文

  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首部沉浸式创意时尚秀“52赫兹的鲸”华丽上演。其中,以中国宋瓷冰裂纹意象为灵感的“界”和以中国传统瑞鹤纹样为灵感的“鹤梦千秋”两个主题服装,为观众带来了独具东方美学意蕴的视觉体验。作为指导老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玲说:“让学生们通过服装设计实践去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我指导学生从事服装创作的基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动力

  在这场时尚秀中,张玲指导的两个主题服装作品流露出简约、清新、平易、典雅的艺术气息,营造出现代中国女性温婉含蓄、知性优雅的时尚品位。很难想象,“鹤梦千秋”主题中模特所穿时尚感十足的白色喇叭裤的设计灵感,竟来自中国宋代女性的日常服装。

  “在设计作品时,张老师启发我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采撷灵感,建议我以国内研发不足的针织女装为切入点,将传统纹样与现代针织技术相结合,实现古典人文精神的视觉转化。”“鹤梦千秋”的创作者顾安娜兴奋地说:“在张老师帮助下,通过反复实验与探索,最终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界”和“鹤梦千秋”两个设计还得到了“2017年度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毕业设计(创业类)项目”资助,并通过与针织企业合作,实现了创业转化,为中国针织产业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探索。

  怎样才能创作出有内涵、有灵魂的作品?怎样更好地捕捉灵感、确定款式、甄选材料、完善工艺?张玲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设计的精神动力。“一方面,我希望学生能在中西文化的双向比较中,探寻现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的新的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转译为现代服装造型语言;另一方面,我更希望传递出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为社会提供健康、积极、体现东方美学范式的服饰作品。”她说。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关注

  在夏季小学期实践环节,张玲曾带学生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调研,考察那些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服饰。学生们通过对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建筑遗存、传统服饰样态以及民间手工技艺的实地调研,感受到飞檐峭壁的苗寨古建、苍劲悠扬的苗家歌舞、丹寨苗族的蜡染技艺、古法造纸和充满乡土气息的苗绣工艺。

  “通过亲自制作蜡染,我感受到了这项工艺的精妙,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忆起在丹寨蜡染的经历,2014级戏美人物造型班的杨艺仍然很激动:“这是我们先人留下的瑰宝,这样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继承发扬。”

  采风归来,经过吸收沉淀与创意转化后,张玲和学生们一起举办了“黔行——贵州采风成果汇报展”。大家以服装语言为载体,探索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表达,在造型、图案、材质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新的尝试。

  “当代设计师应当从自身文化母体中找到‘有意味’的表达方式,这种文化母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玲说:“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增强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关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张玲在教学中,往往不急于把设计理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常常带他们去观摩。2016级研究生侯雅晨说:“我写论文时遇到一些难题,张老师就带我参观了北京‘无用’空间设计师马可的‘土地’展,在慢慢解读那些充满震撼力的服装设计语言过程中,我找到了思路。”

  致力传承服饰中的东方美学

  张玲在教学之余,还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无用”品牌设计师马可发起全球范围内“寻衣问道——找寻最有故事的手作衣裳”公益活动,张玲发现的“小红衫”入围10强。张玲说:“这个活动的核心思想是践行‘以衣载道’,一件件饱含温度的衣裳串联起的,是绵延不断的家国情怀、赤子深情。”

  2017年,一场名为“不忘来时路”的中国百年鞋履展成为张玲的教学实践场,她带领3名研究生参与研讨互动,通过鞋履探寻其背后承载的人文精神内涵,让学生在思辨中感悟中华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

  2018年,李少红导演的《大宋宫词》进入筹拍阶段,剧组邀请张玲作为服装造型顾问,在衣服的形制、尺寸、工艺等方面都力求还原历史。张玲说:“我非常愿意做这件事,因为这可以改善目前国内古装剧戏说历史、不讲究细节的流弊。”

  “以衣载道,立德树人,传承服饰中的东方美学,我会一直为之努力。”张玲表示。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8日 17 版)

注: 本站发表文章未标明来源“成功书画家网”文章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1047780947@qq.com

成功书画家网
张江舟
张江舟

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的画……是一个线条的组织。”,线条不仅透露出形

 5件作品 701热度

杜滋龄
杜滋龄

杜滋龄先生是当代画界风格鲜明而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其笔下人物汲取技法丰富,

 5件作品 1366热度

师恩钊
师恩钊

师恩钊先生的山水画,着力表现北方山水的奇峻风光,构图恢弘大气,笔墨雄浑苍

 6件作品 3787热度

张捷
张捷

传统和生活,是绘画创作的两大重要源泉。前者,不仅以古人浩如烟海的经验总结

 7件作品 2672热度

裘缉木
裘缉木

孙过庭《书谱》中,对古与今、旧与新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对比批评主张,

 5件作品 2552热度

李翔
李翔

关于中国画的“形神”之论,历代以来多有阐述。譬如魏晋南北朝谢赫的“应物象

 3件作品 3789热度

张松
张松

“张松先生的山水绘画,扎根于徽山皖水自然之中,家乡芜湖的山水风光、湖中烟

 5件作品 6182热度

王梦湖
王梦湖

清代画家龚贤说:“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对自然生活的感物历来是

 9件作品 8090热度

最新文章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布 局

布局的时候是快乐的,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神圣的向往。现在是辛苦的,不遗余力

2025-04-30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名作展)有感

百岁猫王 巨著皇皇——读孙菊生老夫子长卷(“五一劳动节”成功

提起画猫孙菊生老夫子号称“百岁猫王”,是介于曹克家兄弟的工笔和刘奎龄、刘

2025-04-30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取象惟诚 传神乃真——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选让先生作品(“五一

元代赵孟頫曾为画补跋云:“余尝见卢楞伽罗汉像,最得西域人情态,故优入圣域

2025-04-29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

天涯芳草 似水流年——读中美协副主席李翔先生的一幅画(“五

,画家用浅绿钩染着波澜起伏的青青草地,用浅绿加些许青色画出静静搁置的扇子

2025-04-28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赏读

挥彩写萱草 灿灿能解忧——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怡孮先生作品(“

读小学时学校的花圃中种了许多萱草,因为爱其岁岁黄花灿灿满园,于是向管

2025-04-27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功美术馆馆藏名家作品线上展)赏读

秋光明媚 光影互彰——官布先生《青山秋色》(“五一劳动节”成

“审美判断的基本内容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快感。这种形式之所引起快感,是

2025-04-27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今年以来,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新媒体宣传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微信采编和转

2025-04-25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成功在路上》第一卷(节选):成功事业阔步发展

一是新班子运行整体良好;二是暑假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三是各实体单位主要

2025-04-25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周矩敏十年新作展亮相昆山!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5月10日。本次展览展出了周矩敏近十年来创作的《

2025-04-25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一劳动节”馆藏名家作品展)漫谈

真山即我 我即真山——当代著名画家白云乡先生三幅山水画(“五

艺术其实是感性、直觉的东西,不是理性、客观的事物。清人恽南田说:“笔墨可

2025-04-25